长沙市岳麓区园林绿化维护中心
摘要:风景园林是以自然景观为核心,风景园林的打造借助人工布局与创意设计,构建出兼具美观与实用的空间,供人观赏、休憩与娱乐,旨在将自然之美与人文精神相融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园林建设质量的标准日益提升,不仅要求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高效整合,更强调打造出生机勃勃、视觉愉悦的植物景观,为人们的休闲活动提供丰富的场地。园林建设中的植物选择与搭配,涉及园艺学、植物学、设计艺术等多个学科,是一项综合性强的任务。探索如何在园林建设中选取恰当的植物并进行合理配置,以减轻后期养护的负担,同时满足人们对生活品质和审美情趣的追求,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议题。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选择;配置;策略
1风景园林施工中植物选择及配置的必要性
风景园林是推动绿色文明建设的关键一环,它在营造和谐社区、优化自然环境等方面扮演着极其关键的角色。随着时代的演进和社会的跃进,风景园林的建设技艺受到了社会众多行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公众环保和审美观念日益提升的今天,绿色生态的观念已经深植人心,这不但推动了风景园林建设的快速发展,也对植物的选择与布局提出了更为严格的准则。在进行风景园林施工时,应着重采用本地植物,依据它们的生长规律、生物属性以及彼此间的遗传差异和季节变化来凸显风景园林的特色,同时以景观为平台,积极传承本地文化,达成自然景观与人文元素的和谐融合。另外,植物的选择与布局是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关键步骤,选择是否科学、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施工的效率。若在植物选择及布局时忽视了其对本地环境的适应能力,或搭配方式不适宜,则可能导致施工中需要匆忙调整植物布局,同时也会增加后期的养护难度。因此,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植物选择与布局是确保施工顺畅进行的关键因素。此外,不同的植物选择与布局将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在施工阶段应结合大众的审美偏好和生活需求,挑选美观、适应力强、便于管理的植物,同时考虑植物的高低、形态,以达到布局的层次和空间效果,使得植物组合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是提升风景园林空间美感的必经之路。
2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植物选择和配置策略
2.1根据季节变化合理搭配植物
各类植物的成长周期均展现出一定的季节性特征,比如春日绽放、秋日结果,然而各类植物的具体花期与果期各不相同,适宜观赏的时间段也互有区别。在进行园林景观建设时,必须综合考量植物的这一季节变化特性。一方面,需挑选那些花期较长的品种以适应各个季节的观赏需求;另一方面,要在植物布局上巧妙安排,实现不同植物的花期与果期相互衔接,使得植物的色、香、型、叶、花、果等特征丰富多样,从而确保园林四季景色如画。例如在湖南地区,可供挑选的常用乔木有白玉兰、香樟、银杏、雪松以及月桂等品种。其中,雪松以其挺拔的树姿和浓密的树冠,作为一种常绿针叶植物,即便在寒冷的冬季也能为环境增添绿意。香樟能生长至30米以上,其树冠形状接近球形,叶面光滑亮泽,四季都展现出优美的绿化景观。而白玉兰则属于落叶乔木种类,通常树干高度在2-5米之间,搭配月季、迎春花、樱花等适合用于城市绿化和公园建设。
2.2注重色彩搭配与艺术化处理
在风景园林施工中,植物的色彩配置扮演着关键角色。恰当的色彩搭配能够引导观者的目光,凸显园林景致,同时,色彩的美学原理也能营造出令人赞叹的视觉享受,使园林成为人们休闲赏景的理想去处。园林植物色彩搭配通常采取以下三种策略:首先,采用单一色彩的广泛铺设,为避免色彩过于单一,需借助艺术手法提升色彩活力,例如通过调整色块形状,依据审美需求、园林主题和设计理念,打造出形态各异的植物色块,从而增强视觉冲击力,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其次,采用两种色彩的搭配,以色彩的对比和互补展现出生机勃勃的美感,彰显园林的现代气息;最后,采用多色彩的协调搭配,使不同色彩在渐变与对比中达到和谐。在植物的色彩布置中,多色彩搭配容易造成色彩混乱,因此需注重色彩的层次感和心理效应,同时考虑植物色彩与园林建筑之间的搭配,如通过鲜明对比来突出建筑特色,提升观赏价值。例如,湖南省在风景园林的布局与设计领域,成功发挥了其特长以实现目标,实际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循了国家推崇的理念与规范。花湖谷风景区内的大花海景区规划面积为11.6万亩,目前已有6万亩得到开发,并打造了16个集中展示珍贵花卉、稀有树木和高品质水果的示范园。紫薇园作为大花海景区的标志性区域,占地面积1.13万亩,融合了“紫薇文化”、“岳飞精神”及“民俗风情”等多种文化要素,其中包括18公里的岳王长城、6000米的紫薇长廊以及紫薇千禧园、紫薇祥瑞园、紫薇祈福园等景观,种植了超过110万株各类珍贵紫薇,成为国内品种最新、品质最高、种类最丰富的紫薇园林。当紫薇盛开之际,游客在花湖谷的紫薇园中能够领略到全国最为壮观、种类最多、景色最为迷人的紫薇花海。
2.3强调趣味性搭配
在当今的风景园林施工实践中,追求趣味性已成为设计的关键要素之一。为实现园林的趣味化设计,我们需要巧妙布局各类植物,摆脱传统图案的束缚。同时,巧妙融合石块、树木和花卉等元素,打造出五彩斑斓的园林风貌,展现出各式园林艺术风格。模仿自然地形,以彰显人工景观的独特魅力。再辅以色彩斑斓的植物,进一步凸显设计中的趣味元素。综上所述,在现代园林的建设过程中,趣味性不容忽视。通过巧妙搭配植物,发挥山石草木的装饰作用,模仿自然景观的轮廓,选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和花卉,科学运用植物的间距与密度,打造出色彩斑斓的园林景观,以此让游客在游览中体验到乐趣与趣味。
2.4合理规划利用园林空间
园林建设涉及多方面的技艺融合,其范畴不止于绿植的栽种,还涵盖各类人工构建的景致和小型景观设施。在打造花园空间布局时,必须全面考虑有限空间的局限性以及不同地域的自然风貌和人文特色,以追求最优的视觉享受。在这一过程中,植物作为花园的核心元素,其选择应着眼于空间安排与搭配,同时兼顾植物的生长习性、规律及其高低差异。通过绿化植物的错落有致搭配,打造出层次分明的视觉效果,营造出更加贴近自然的和谐氛围。即使在有限的空间内,也应精心使用植物,力求填充立体空间;同时,这也增强了园林景观的观赏性。因此,园林建设施工不仅要求精心选择和搭配植物,规划空间布局,也要求对人工景观和小品进行细致施工,以打造一个更加完善的园林空间。
2.5采取多样性的植物配置方式
在园林绿化的建设中,植物的种类搭配对于整体的美观至关重要。针对不同种类的乔木和灌木,我们可以选择孤立种植、成对种植、群植或是行列种植等多样化的布局手法:孤立种植适合于那些树形挺拔、姿态优美,具有观花、观果或观叶特点的植物,主要目的是彰显每棵树的独特魅力;成对种植则适宜于生长速度较慢的品种,它们通常沿着中轴线对称排布,两侧植物应保持形态和生长状态的一致性;群植则适合于开阔地带,常用于园林入口或弯曲小径周围,既能作为背景提升整体景观,又能引导视线。布局时,应尽量采取自然化的手法,避免过于刻板的规则,注重植物间的自然交织和动静平衡,以营造深远意境;行列种植则适合树冠形态规整的植物,常用于道路或建筑周围,可采取环形或直线型等多种排列方式。在花卉配置上,可使用花坛、花境等多种形式,注意花境边缘的轮廓及其与周围植物的和谐过渡,内部花卉通常以群植为主。花坛中的花卉配置应注重层次感,依据不同的观赏高度、角度和距离来选择植物,以达到“步移景异”的视觉效果。
结论
在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选取恰当的植物并进行科学配置,是打造和谐融合自然与人文元素的关键所在,也是确保园林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步骤,同时也属于优化园林空间美感的必要途径。在选择植物种类时,应秉持适应性、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根本原则,优先采用本地植物,以彰显园林的地域风貌和提高植物存活几率。在进行植物搭配时,应全面考虑植物随季节变化的特性,重视植物色彩搭配的和谐与对比,同时依据各类植物特性和不同种植区域的实际需求,采取适宜的植物配置方法。
参考文献
[1]关之晨.地域乡土植物在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3,3(11):129-131.
[2]郭妙.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植物选择和配置研究[J].四川建材,2023,49(6):42-44.
[3]薛茜元.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植物选择及配置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16):223-225.
[4]吴炳华.风景园林施工中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方式分析[J].园艺与种苗,2022,42(1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