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宁河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宁河区 3015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市政工程建设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城市面貌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进度控制不力、安全管理不完善、成本控制不严格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市政工程的质量和效率,还可能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从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现状;改进措施
1引言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环节,对于提升城市面貌、完善城市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进度滞后、安全风险高、成本超支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市政工程的质量和效率,还可能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以期为提高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水平、保障工程质量和安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现状
2.1进度控制不力
市政工程项目往往周期长、规模大,涵盖多个施工环节与部门协作,但在实际管理中,许多施工单位面临进度管理难题。这主要体现在缺乏科学的进度计划,制定时未充分考虑施工条件和资源配置,导致计划不切实际;同时,进度监控机制缺失,难以及时发现并解决进度滞后问题;此外,部门间沟通协作不畅,也严重阻碍了施工进度的顺利推进。
2.2安全管理不完善
市政工程施工范围广,涵盖道路、桥梁、排水系统等多个领域,因此存在诸多潜在的安全风险。然而,在实际管理中,许多施工单位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主要体现在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缺乏有力的制度保障;安全培训和教育不到位,施工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应对技能;以及现场监督不力,无法及时发现并纠正安全隐患,从而增加了施工过程中的风险。
2.3成本控制不严格
市政工程因涉及巨额投资、多个施工环节及部门协作,在成本控制方面面临严峻挑战。部分施工单位在制定成本预算时未能充分考虑实际施工条件及材料价格波动,导致预算不准确;同时,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进一步推高了成本;加之缺乏完善的成本控制机制,难以及时察觉并解决成本超支问题,使得市政工程在成本控制上显得力不从心。
2.4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市政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但当前面临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具体表现为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支撑,难以实现系统化管理,导致施工过程和物料难以统一把控;同时,部分工程物料质量稳定性不足,无法满足施工要求;加之方案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可能引发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此外,项目监理的缺失或不到位,无法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剧了质量管理的难度。
3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改进措施
3.1加强进度管理
为了切实提升市政工程的施工效率与质量,施工单位必须强化对施工进度的管理,具体措施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制定科学的进度计划是基础。在制定计划时,必须全面考虑施工条件、资源配置等关键因素,确保计划既合理又切实可行。同时,为确保计划的灵活性,应建立进度计划评估机制,定期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必要调整。其次,加强进度监控至关重要。通过构建有效的进度监控体系,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进度滞后问题。在此过程中,可以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BIM技术等,实现对施工进度的实时监控和预警,从而有效规避延误风险。最后,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同样不容忽视。各部门应紧密配合,共同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推进。为此,可以建立部门协作机制,定期召开协调会议,集中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施工进度不受任何阻碍。
3.2完善安全管理
为了全面保障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施工单位必须着力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具体措施可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基础。通过制定详尽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与权限,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引入安全奖惩机制,对安全工作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以此激发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其次,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至关重要。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到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因此,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活动,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准确地采取行动。最后,加强现场监督和管理同样不容忽视。施工单位应设立专职安全员或安全巡查小组,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安全隐患,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3.3严格成本控制
为了提高市政工程的经济效益,施工单位必须在成本控制方面下足功夫,具体措施可归纳如下:首先,准确制定成本预算是关键。在制定预算时,必须全面考虑施工条件、材料价格等关键要素,确保预算既准确又合理。同时,为了保持预算的适应性,应建立成本预算评估机制,定期对预算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其次,合理配置资源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在施工过程中,应通过建立资源管理机制,对资源的采购、使用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避免资源浪费和成本增加。同时,积极寻求资源利用的最优方案,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最后,完善成本控制机制是保障。施工单位应建立有效的成本控制体系,及时发现并解决成本超支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可以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ERP系统等,对成本进行实时监控和预警,从而确保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4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为了全面保障市政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施工单位亟需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具体而言,应制定符合市政工程项目特点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明确管理目标、职责分工及工作流程,确保体系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同时,加强物料质量管理,从采购到检验全程跟踪监控,确保物料质量达标。此外,优化工程设计方案,充分考虑施工条件与材料性能,加强评审审核,确保方案合理可行。最后,强化项目监理工作,明确监理职责,提升监理人员能力和水平,全方位保障市政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3.5引入信息化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进步,信息化手段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施工单位可以积极引入BIM技术,利用其强大的集成能力,实现施工进度的可视化管理和精细化控制,同时提升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此外,物联网技术的运用能够实时监控和管理市政工程物料,从采购到使用全程跟踪,确保物料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另外,大数据技术也为成本控制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对成本数据的深入分析,施工单位能够精准识别成本控制中的问题与规律,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些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将显著提升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4结语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是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着进度控制不力、安全管理不完善、成本控制不严格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施工单位应加强进度管理、完善安全管理、严格成本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引入信息化手段提高施工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监督和指导,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共同推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帅.市政工程施工中质量的影响因素和项目质量控制[J].智能城市,2018,4(10):143-144.
[2]沈海,王淼杰.市政工程施工中质量的影响因素和项目质量控制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8):198.
[3]沈翼然.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居舍,2019(33):139.
[4]罗秀清.市政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与环境保护控制措施[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4):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