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4-01 20:05:24
/ 1

道路桥梁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运用

彭云峰

身份证号码:430181198012182658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进步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蓬勃发展,尤其是交通建设的速度更是日新月异。在这种高速发展的态势下,道路桥梁在建设过程中的标准愈发提高。鉴于此,我们必须强化施工技术的革新,优化施工方法,从而有效提高填石路基的施工技艺,保障工程项目的品质。本文旨在深入分析道路桥梁建设中填石路基技术的实际应用,以期对实践具有指导价值。

关键词:道路桥梁;填石路基;施工技术;运用

1填石路基的适用条件

填石路基作为道路桥梁建设中的重要路基形式,其适用性主要取决于地质条件、气候特征以及工程要求等因素。第一,在地质条件方面,填石路基特别适用于软土地基、湿陷性黄土地区、沼泽地带等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因为填石路基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有效分散和传递荷载,减少不均匀沉降的风险。同时,在岩石丰富的山区,利用开挖产生的废弃石料进行填筑,不仅可以降低工程成本,还能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第二,就气候特征而言,填石路基在多雨、高温、寒冷等各种气候环境下都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在多雨地区,填石路基的高渗透性能够有效排除积水,防止路基软化;在高温地区,石料的热稳定性可以减少路面变形;而在寒冷地区,填石路基的抗冻胀性能又可以降低冻胀对路基的破坏。第三,从工程要求的角度看,填石路基尤其适用于高等级公路、高速铁路等对路基强度和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工程。在此类工程中,填石路基能够提供更高的承载力和更好的变形控制能力,满足严格的工程标准。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填石路基的应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石料资源匮乏的地区,采用填石路基可能增加工程成本。同时,在一些环境敏感区域,大规模的石料开采和运输容易引起生态问题。因此,在选择是否采用填石路基时,还需要综合考虑环境影响、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工程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2道路桥梁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运用

2.1工程背景

某道路总长度为83.452公里,依照一级道路建设标准被划分为两个施工区段。施工中引入14处回旋线路以降低填土高度,从而将路基最大填充高度控制在6.7米以内。为了保证石质路基顶面的平坦度和紧实度,在其顶层30厘米的位置铺设了天然沙粒。经过对岩层特性和裂隙分布的深入分析,决定在风化严重且稳定性差的岩质坡面上使用C30级片石混凝土进行护坡处理。而对于耐侵蚀性较强的硬质岩石路堑斜坡,虽然整体稳定性较强,但存在石块滚落的风险,因此采用了斜挂式SNS主动防护网进行安全防护。

2.2施工前准备工作

将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应用道路桥梁施工中,首先,相关施工人员应对当前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有基本的了解,全面分析当前施工中相关结构、排水等情况,并对此进行相应的勘察工作,其主要目的就在于确保后期正式开展工程施工时的强度,确保工程施工稳定性符合相关要求,同时也为应用填石路基技术奠定基础;关于进行填石路基施工中用到的设备,应基于当前工程施工实际情况来决定,与此同时,还要对需要进行试验的路面做好相应准备工作,确保路面厚度、密实度等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另外,对施工中所用到的石料,通常为岩石,但是因岩石种类不同,其强度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之处,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在正式开展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前,根据相关标准以及行业要求对石料强度进行测试,明确填石路基的填筑厚度以及对施工质量的要求,并根据测试结果来选择之后工程需要用到的石料。

2.3填石料材料的选择与质量控制

该路基工程填方量达到437000m3,考虑到工程的规模和特点,选择填石料材料时必须确保材料的稳定性、耐久性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采用抗压强度高、耐久性良好的花岗岩碎石作为主要填石料。花岗岩碎石具有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能够承受长期的交通荷载,同时对环境适应性强,耐腐蚀性好。选用的花岗岩碎石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其抗压强度不低于200MPa,确保在重载交通和恶劣气候条件下的稳定性。此外,填石料的粒径分布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以保证良好的压实性和稳定性,同时有利于路基排水,减少水害风险。该工程采用粒径范围在20~40mm的碎石,可实现最佳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填石材料质量控制方面,要求所有填石料来源必须可靠,且供应商需要提供相应的材料合格证明及质量检测报告。填石料进场时,进行必要的抽样检测,包括但不限于颗粒大小和抗压强度,以验证其是否符合项目要求。现场需要定期进行填石料质量检测,主要检测颗粒级配和压实度等关键指标,确保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所有检测结果需详细记录,建立完整的材料检测记录档案,保证材料质量可追溯,便于问题发生时的快速定位与解决。

2.4填料高效运输及卸载方法

由于工程地处山区与丘陵交界地带,地形复杂,填料的高效运输及卸载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合理的运输路线,对此可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改造升级,必要时修建临时施工便道,确保运输车辆能够安全、快速地到达填筑现场。其次,由于路段存在片麻岩和变质砂岩,填料多为大块石料,因此应选用适合的运输车辆。大型自卸卡车是理想的选择,其不仅载重量大,还能应对复杂地形。为提高运输效率,可采用GPS定位系统对车辆进行实时调度,优化运输路线和时间安排。

应根据填筑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卸载方式。对于路基主体填筑区,可采用后翻卸料法,车辆直接将石料卸至填筑面上;对于边坡填筑区,则可使用侧翻卸料法,以确保石料准确到位。为防止卸料过程中发生滑坡或塌方,还需要在卸料区域设置安全护栏和警示标志。为了提高卸料效率,需要在填筑现场设置多个卸料平台,使多辆运输车辆能够同时作业;并配备足够的推土机和挖掘机,及时将卸下的石料推平摊铺,为后续碾压工序做好准备。

2.5分层摊铺

采取了类似挖掘机操作的流程,通过人工方式对地面进行精细整平,确保石块之间不存在显著的起伏。在核实车辆总数的基础上,指示进行土地平整(如有需求,可动用土地平整机械),优先处理中央及后方区域。依照既定的垂直角度,确保中央区域高于两侧,同时在水平方向设计2%的倾斜度。在铺设路面的实际操作中,工作人员负责将石块破碎,个别难以破碎的石头则被移走,完成平整作业后,再进行压实施工。石粒大小需符合规定标准,厚度不得超过三分之二。较大的缝隙可使用石粉或沙石混合物进行填充。铺设完成后,利用精确水准仪测量松散层的厚度,并根据实际铺装情况与计划铺设的基准误差进行对比分析,以为后续压实度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2.6填石料压实

在实际压实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预压实。使用静压路轮压路机对新铺设的填石料层进行初步压实,消除大的空隙;(2)主压实。切换至振动压路机,从路基一端开始,均匀覆盖整个待压实区域。每遍压实应重叠前一遍的1/3宽度,确保无遗漏区域;(3)压实度检测。使用压实度检测仪在不同位置进行压实度测试,确保整个填石料层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要求压实度不低于95%。在压实过程中,操作人员需密切监控压实机械的工作状态和压实效果,对于未达标的区域需进行重复压实,直至满足工程标准。

结论

在进行道路桥梁建设的过程中,施工环节对于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激发地方经济活力具有关键性作用。为确保施工品质,必须充分运用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在填石路基的施工中,必须深入剖析项目的实际情况,规划合理的施工策略,加大对施工关键点的监管,确保施工过程的标准化、技术化以及效率化,从而增强路基的密实性与稳固性,以期达到更优的施工成效,确保道路桥梁路面交通的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庞海瑞.填石路基施工技术在道桥施工中的运用[J].科学与财富,2019(4):170.

[2]吴坤.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9(5):62.

[3]红岩.论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筑与装饰,2019(3):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