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炼化企业党管人才机制的构建与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4-01 23:33:16
/ 1

浅谈炼化企业党管人才机制的构建与优化

李金水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化工分部


 

摘要:炼化企业作为国家能源化工行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在新时代背景下,党管人才机制成为炼化企业优化人才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本文旨在探讨炼化企业党管人才机制的构建与优化策略,以“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靠自己培养”为己任,通过分析当前炼化企业人才管理的现状与挑战,结合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索,提出一套涵盖人才培养、选拔、使用和评价的系统性方案,以期为企业提升党建工作效果、增强人才队伍建设质量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炼化企业;党管人才;人才培养;人才选拔

1引言

炼化企业作为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化工产业升级的重要使命。然而,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炼化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其重要性愈发凸显。党管人才机制作为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原则,为炼化企业优化人才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新思路。

2炼化企业人才管理现状与挑战

2.1人才管理现状

当前,炼化企业在人才管理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企业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上投入了大量资源,但仍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培训方式单一乏味,内容老生常谈,老师照本宣科,学生困乏无味,全程交流有限。再有,选拔和使用机制尚不完善,三支人才队伍成长通道不够畅通,导致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此外,人才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公正性仍有待提高,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尚不健全。

2.2面临的挑战

炼化企业在人才管理方面面临多重挑战,这些问题直接制约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首先,人才结构不合理成为制约炼化企业发展的瓶颈。高端人才短缺、高技能型人才匮乏,使得企业在面对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时显得力不从心。这种人才结构的不均衡,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技术创新,也限制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其次,人才流动频繁也是炼化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由于行业特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人才流失现象时有发生,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人力成本,也影响了企业的稳定性和凝聚力。再者,人才培养周期长、成本高,成为炼化企业难以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的一大障碍。炼化行业技术复杂、专业性强,人才培养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这使得企业在面对市场快速变化时显得捉襟见肘。最后,人才激励机制的不健全也是炼化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部分企业在人才激励方面存在“大锅饭”现象,绩效管理和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也制约了人才的个人成长和发展。

3炼化企业党管人才机制构建与优化策略

3.1构建“党建+”人才培养体系

炼化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需遵循党管人才原则,明确培养目标,实施分类培养策略,搭建多元化培养平台,并完善相关培养制度,以确保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性和高效性。首先,炼化企业应确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出发点,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实际需求,制定详细的人才培养规划和计划。这不仅有助于确保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保持同步,还能为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实施分类培养、因材施教至关重要。对于管理人才,需注重提升其政治素质、领导能力和战略眼光;对于专业技术人员,则需培养其创新思维、技术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对于技能人才,则需重点提升其操作技能、工艺水平和职业素养。这种分类培养策略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各类人才的潜能和优势。此外,炼化企业还需积极搭建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平台。通过建立实训基地、工匠大师工作室、技术论坛、送外培训、点题攻关、轮岗锻炼等,为人才提供实践锻炼和技能提升的机会。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最后,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制度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这包括建立健全培养了什么的目标指标体系,怎么培养的措施保障体系以及培养了什么的激励约束体系,以确保人才培养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通过制度保障,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的深入开展,为炼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

3.2优化人才选拔机制

在炼化企业的人才选拔工作中,需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拓宽选拔渠道,并完善选拔程序,以确保选拔出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一是德才兼备是人才选拔的重要标准。在选拔过程中,既要注重人才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也要考察其专业能力和工作业绩。只有综合考量,才能选拔出既有良好道德品质,又具备出色专业技能的人才,为企业发展注入正能量。二是拓宽选拔渠道是关键。炼化企业应打破传统的人才选拔模式,通过内部竞聘、外部招聘、校企合作等多种方式,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同时,加强对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建立“ABB”角人才梯队,确保企业人才队伍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三是完善选拔程序是保障。建立健全的人才选拔程序,包括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考察等环节,确保选拔过程的科学性和公正性。通过严格的选拔程序,筛选出真正符合岗位要求和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3.3强化人才使用机制

使用是最好的培养。炼化企业在人才管理方面,需注重科学配置、激发活力与促进流动,以构建高效、灵活的人才体系。一是科学配置人才资源是关键。企业应根据发展战略和实际需求,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素质,确保人才与岗位的精准匹配。通过合理配置,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提高人才使用效率,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二是激发人才活力至关重要。企业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对表现优秀的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对存在不足的人才进行辅导和提升,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良好氛围,推动人才队伍的整体进步。三是促进人才流动也不可忽视。企业应建立人才流动机制,鼓励人才在企业内部不同岗位、不同部门之间流动,拓宽其视野和经验。同时,加强与外部企业的交流合作,促进人才在行业内的流动和共享,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动力。

3.4完善人才评价机制

炼化企业在人才评价方面,需建立科学体系,注重绩效评价,并强化综合评价,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一是结合炼化企业特点和实际需求,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至关重要。通过设定合理的评价指标、权重和评分标准,对人才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有助于企业精准识别人才的优势和不足。二是绩效评价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需得到足够重视。企业应设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和考核标准,对人才的工作业绩进行量化考核。同时,加强对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将其与薪酬分配、职务晋升等挂钩,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最后,强化综合评价在人才评价过程中的运用也至关重要。企业应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等多种方式,对人才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和运用,为人才选拔、培养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确保企业人才队伍的持续优化和升级。

4结语

在新时代背景下,炼化企业党管人才机制的构建与优化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党建+”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人才选拔机制、强化人才使用机制和完善人才评价机制等措施,炼化企业可以有效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发展提供持续的人才支持。未来,随着炼化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炼化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机制的创新与实践,探索更加符合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管理新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小沐,曾梨花.创新驱动背景下国企党管人才工作的实践[J].企业文明,2022(07):101-103.

[2]谢敏振.新时代党的人才工作根本原则——坚持党管人才[J].求贤,2022(05):48-49.

[3]赵光辉.充分发挥党管人才制度优势的“五个抓手”[J].中国人才,2022(03):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