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创高建装股份有限公司 身份证号:420116199109161744
摘要: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正引领着建筑业的变革新潮流。这一技术通过融合精密传感、云服务、信息通信及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为建筑工程的高效运营和质量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不仅优化了建筑设计、施工、运维等各环节,还极大地提高了工程效率和质量。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建筑物能够更智能地响应环境变化,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本文将对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的内涵、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在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及应用
1引言
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作为现代建筑业的关键发展方向,通过融合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实现了建筑物的智能化管理和高效运营。尽管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系统性规划不足、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低等问题,但通过建立组织保证制度、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强化智能建筑设计以及改善人员管理方式等措施,可以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和工程质量。
2建筑智能化工程概述
建筑智能化工程是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深度应用,涵盖了多个智能系统,尤其是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控制系统。在生产建设和实际应用中,门禁、公共照明、弱电、监控等系统已广泛融合人工智能、GPS定位、精密传感等前沿技术。作为建筑行业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必然产物,建筑智能化工程通过集成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了建筑物内设备、系统的智能管理、节能降耗、安全监控及舒适体验,显著提升了建筑物的使用效率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3建筑智能化管理系统的特点
建筑智能化管理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建筑材料、设备、人员等建筑相关因素的信息进行融合管理,旨在促进建筑工程的高效实施。相较于传统管理,更注重信息的系统化和智能化处理,不仅要求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团队支持,还强调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信息的系统化管理,优化管理结果。此外,建筑智能化管理系统还具备集成性,能将建筑物内的各种设备、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升建筑整体智能化水平,便于后期的维修与保护。
4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建筑智能化工程带来了诸多优势,但在实际管理中仍面临多重挑战。首先,部分建筑项目缺乏系统性规划理念,导致施工人员技能与施工要求不符,设计院对智能化建筑的理解和设计深度不足,仅停留在传统弱电系统层面,缺乏全面细致的规划。其次,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低,工程管理人员准入制度不完善,施工人员缺乏现代智能化施工技术,监理方法传统,无法满足智能化建设需求。此外,设计过程中存在沟通不畅、需求理解不准确、设计单位与系统集成商协调不足等问题,导致设计方案与业主需求偏差,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土建设计脱节,造成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不达标等严重后果。
5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实施要点
5.1建立组织保证制度
在建筑智能化工程的管理中,强化目标管理至关重要。这意味着需要将工程项目的整体目标进行逐层分解,确保每个施工环节都能紧密围绕质量目标的实现来展开,从而构建起一套清晰、可执行的质量管理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应针对分部分项工程的具体特点,精心制定质量控制程序,确保每一步施工都有章可循。同时,健全信息反馈系统,定期开展质量统计分析,及时捕捉工程质量的变化趋势,为全面质量控制提供有力支撑。在此基础上,树立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尤为关键。企业应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引导全体员工深刻认识到“质量第一、为用户服务”的重要性,将质量意识融入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5.2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中,物资材料的选择与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关键环节。为了满足工程的实际需求,必须精心挑选那些信誉卓越、能够提供全型号规格和充足数量设备材料的供应商。这样的供应商能够确保工程中所需设备材料的一致性,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在物资材料进场前,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通过抽样检验、试验等多种手段,对物资的质量和性能进行全面核查。这一步骤至关重要,因为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必须确保所有物资都符合工程要求,才能放心使用。此外,物资验收环节同样重要。在材料验收完毕后,应及时、准确地填写《综合验收单》,详细记录合同单号、材料单号、数量、外观等关键信息。验收人员必须亲自签字确认,以确保验收过程的规范性和可追溯性。这样,一旦出现问题,就能迅速追溯到源头,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5.3强化智能建筑设计
在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设计阶段,设计方案需紧密贴合建筑实际需求,遵循多元化、个性化原则,为不同建筑量身定制。建筑设计人员与工程师需紧密沟通协作,将土建设计与智能化系统设计深度融合,确保建筑作品科学合理。设计过程中,应特别重视智能化系统的集成性和兼容性,通过科学规划与设计,实现各系统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这样不仅能提升建筑的整体智能化水平,还能确保各系统高效运行,相互协调,为建筑用户带来更加便捷、智能的使用体验。
5.4改善人员管理方式
在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提升管理水平与人员素质至关重要。为确保工程质量和效率,首先需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强化其细节管理意识,并优化决策流程,以此逐步提升管理效率与质量。同时,针对施工人员,应加强专业技能培训,确保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减少误操作,保障施工安全与质量。此外,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是激发人员积极性与创造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奖励优秀、鞭策后进,促使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更加投入工作,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6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关键施工技术
在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掌握关键的技术要点至关重要。首先,机房环境和电源施工需特别注意:机房应安装架空防静电地板,确保用电安全;提供足够高度以配线,满足配线架需求;电源应配置两路,末端可自动切换,并配备UPS供电,根据建筑物和设备分布合理选择。同时,机房弱电系统接地应采用等电位联结,弱电竖井设单独接地干线,确保用电安全。其次,缆线连接管理和色标统一管理同样重要。施工人员需准确掌握设计规范和要求,确保缆线正确连接和传输。采用色标统一管理,对不同类型缆线进行颜色编码和标识,提高施工效率和准确性。最后,智能化设备的安装和调试需严格按照合同和设计要求进行,与建筑装饰和机电施工协调配合,确保设备正确安装和定位。安装调试过程中,需对设备性能进行严格测试和校验,实时监测和调整设备运行状态,确保其稳定运行和可靠工作。
7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的未来发展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前景广阔。未来智能化系统将更加智能,具备自主学习、自我修复能力,甚至能预测用户需求,使建筑更人性化,提升用户满意度。同时,精准能源管理将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智能化系统通过优化调度和控制,显著降低建筑能耗和碳排放,为环保贡献力量。在保障建筑安全方面,智能安防系统将发挥更大作用,实时监测安全状态,提高建筑抗风险能力。此外,智能化系统还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提供个性化、贴心服务,如智能环境控制系统可根据用户喜好自动调节环境参数,提升用户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8结语
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技术及应用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通过应用智能化技术和管理手段,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和质量,改善建筑物的智能化水平。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进行解决。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更加美好的未来。相信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将不断突破自我,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李宇航.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建筑智能化[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24):42-43.
[2]黄祖平.浅谈新时代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智能化应用[J].河南建材,2018(06):223-224.
[3]饶宏博,陈宇收.信息技术在建筑智能化建设中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18(12):197-198.
[4]易燕青.新时期建筑工程管理方法的智能化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