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建工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50
摘要: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地铁车站作为轨道交通网络的关键节点,其安全、舒适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乘客的出行体验和城市的运行效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下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地铁车站渗漏水问题逐渐显现,成为影响车站运营和维护的顽疾。渗漏水不仅会导致车站内部环境潮湿,影响乘客的舒适度,还可能引发电气设备故障,增加运营风险。基于此,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车站渗漏水处理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车站;渗漏水处理;施工技术
1引言
地铁车站渗漏水问题一直是困扰工程技术人员的一大难题。渗漏水不仅影响车站的正常运营,还可能对车站结构造成长期损害,甚至引发安全隐患。因此,研究和应用有效的渗漏水处理施工技术,对于保障地铁车站的稳定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2地铁车站渗漏水的影响及原因
地铁车站渗漏水问题对车站运营环境、电气设备及结构安全均构成严重影响。潮湿环境不仅降低乘客出行体验,增加安全事故风险,还加速金属构件腐蚀,缩短设施寿命。同时,渗漏水可能侵蚀电气设备,引发短路、漏电等故障,导致高昂维修费用和运营中断。更为严重的是,长期渗漏水会腐蚀混凝土和钢筋,降低结构强度,甚至引发地基沉降,威胁车站稳定性和安全性。这些问题主要源于防水层破损、混凝土施工缝处理不当以及地基沉降等因素,需在施工、维护及设计中综合考虑,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3地铁车站渗漏水处理施工技术
3.1注浆法堵漏技术
3.1.1注浆材料的选择
注浆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地铁车站渗漏水处理的成败。水泥浆、环氧树脂浆及高分子材料等,各具特色。水泥浆成本低廉,固化强度高;环氧树脂浆固化迅速,耐化学腐蚀;高分子材料则柔韧耐候。选择时,需综合考虑渗漏水的性质、裂缝尺寸及施工条件。对于水量大、水压高的渗漏,应选用固化快、强度高的材料;而细小裂缝则宜用流动性好、渗透性强的材料。精准选材,方能确保注浆效果,实现有效封堵。
3.1.2注浆施工工艺
注浆施工工艺精细复杂,涵盖清理、查找裂缝、开槽、布管、封槽、注浆及后期处理。每一步都需严谨操作,特别是注浆环节,注浆压力和注浆量的精准控制是关键,确保浆液深入裂缝,形成坚实封堵。施工完毕后,注浆区域需细致修复与保护,旨在加固防水层,提升其整体效能。这一系列工序紧密相连,共同构成注浆堵漏的完整流程,确保地铁车站渗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1.3注浆法的应用效果
注浆法堵漏技术以其施工便捷、对运营干扰小及高效封堵著称。该技术能应对多种渗漏源,如防水层损坏、施工缝缺陷及地基沉降,通过注浆材料深入细微裂缝,构建坚固封堵层。此外,注浆法还能显著提升混凝土密实度与抗渗性能,为地铁车站构筑更可靠的防水屏障,有效延长结构使用寿命。该技术以其综合优势,成为解决地铁车站渗漏问题的优选方案。
3.2防水层修复技术
3.2.1防水层破损的检测
防水层修复前的检测工作是确保修复效果的关键步骤。常用的检测方法各具特色,其中红外热像技术利用热传导差异,通过红外摄像机捕捉车站内部温度分布,直观展示渗漏区域,为精准定位提供有力支持。超声波检测技术则凭借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特性,通过反射信号分析,深入探测混凝土内部的裂缝与空洞,精确锁定渗漏点。而电阻率法则通过监测地下水对电阻率的影响,间接判断渗漏水的存在及其大致范围,为防水层修复提供科学依据。这些检测方法相辅相成,共同构成防水层破损检测的全面体系,为后续修复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3.2.2防水层修复的方法
防水层修复策略依据破损程度分为局部与整体两种。局部修复,针对小面积破损,灵活高效,可通过涂刷高性能防水涂料、铺设专用防水卷材或采用注浆技术,精准封堵渗漏源,恢复防水功能。整体修复,则适用于大面积破损,需全面重铺防水层,确保结构整体防水性能。修复时,关键在于防水材料的选择与施工细节,需确保新材料与原防水层良好相容与牢固粘结,避免新旧界面成为新的渗漏隐患。两种修复方式各有侧重,需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选用,以保障防水层修复质量与持久性。
3.2.3防水层修复的应用效果
防水层修复技术可恢复防水功能,有效阻挡地下水侵入车站,提升结构耐久性与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但此技术需专业团队与先进设备支持,成本不菲。选择修复方法时,应全面考量车站现状及渗漏程度,力求在成本控制与修复效果间找到最佳平衡。合理规划与执行防水层修复,是确保地铁车站长期稳定运营的关键一环。
3.3变形缝堵漏技术
3.3.1变形缝堵漏材料的选择
变形缝堵漏材料的选择对于确保地铁车站结构防水至关重要。常用材料包括防水涂料、遇水膨胀止水条和注浆材料。防水涂料凭借其优异的粘结性和耐水性,能在变形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防水屏障。遇水膨胀止水条则利用遇水膨胀的特性,有效填充变形缝的微小空隙,阻止水分渗透。注浆材料则能深入变形缝的细微裂缝,固化后形成坚固的封堵层,进一步增强防水效果。在选择堵漏材料时,需综合考虑变形缝的宽度、深度及可能的变形量,确保所选材料能够适应缝隙变化,持久发挥防水作用,为地铁车站的安全运营提供坚实保障。
3.3.2变形缝堵漏的施工工艺
变形缝堵漏施工工艺精细,确保防水效果。首先,彻底清理变形缝表面,去除杂物与尘垢,为后续施工打下坚实基础。接着,安装遇水膨胀止水条,紧密贴合变形缝,利用其遇水膨胀特性,预填充缝隙。随后,涂刷高性能防水涂料,形成连续、致密的防水层,增强整体防水能力。注浆环节尤为关键,需严格控制注浆压力与注浆量,确保浆液充分渗透至变形缝的细微裂缝,固化后形成坚固封堵,彻底阻断渗漏通道。每一步施工均需严谨操作,确保变形缝堵漏效果持久可靠,为地铁车站防水安全保驾护航。
3.2.3变形缝堵漏的应用效果
变形缝堵漏技术针对性强,能有效解决地铁车站变形缝渗漏问题,提升防水性能,阻止地下水侵入,保障车站结构稳定与安全,延长使用寿命。但该技术施工难度大,需专业团队与先进设备支持,成本较高。选择堵漏方法时,应综合考虑车站现状、渗漏程度及经济因素,力求在效果与成本间找到最佳平衡,确保变形缝堵漏工作既高效又经济,为地铁车站的长期安全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4地铁车站渗漏水处理施工技术的优化与创新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猛发展和渗漏水处理技术的持续进步,地铁车站渗漏水处理施工技术正经历着不断的优化与创新。新材料如高性能防水涂料、遇水膨胀止水带的引入,为处理渗漏水提供了更高效、耐久的解决方案。同时,新工艺如高压注浆技术、无损检测技术的运用,不仅提升了施工效率,还减小了对车站运营的影响,提高了检测精度。此外,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如智能传感器和监测系统的安装,实现了对渗漏水情况和结构稳定性的实时监测,为处理和维护提供了科学依据,并提高了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5结语
地铁车站渗漏水处理施工技术是城市轨道交通维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渗漏水原因的深入分析,结合现代施工技术和材料,可以有效地解决地铁车站的渗漏水问题。未来,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地铁车站渗漏水处理技术将更加高效、环保,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同时,也应意识到,渗漏水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设计、施工到运营维护各环节的协同合作,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渗漏水问题的发生。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有信心克服地铁车站渗漏水的挑战,为乘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卓凡.地铁车站结构渗漏水防治处理技术研究[J].珠江水运,2024,(06):151-153.
[2]王晴.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车站渗漏水处理施工技术[J].工程机械与维修,2024,(03):78-80.
[3]张明伟.地铁施工中地下车站防水施工技术研究[J].新疆钢铁,2024,(01):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