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中的造价成本控制与措施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4-01 23:43:14
/ 1

市政工程施工中的造价成本控制与措施管理

彭育华

身份证号码:430224198202030610


 

摘要:市政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造价成本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有效的成本控制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并促进资源合理利用。本文分析了市政工程造价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优化设计、合理安排施工资源和加强预算管理等控制策略。研究表明,成本控制应在设计、施工及后期管理阶段全面实施,通过改进管理机制和加强各环节协作,可以有效提升成本控制水平,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并实现预期效益。同时,智能化技术和大数据管理在未来的应用潜力也被展望。

关键词:市政工程,造价成本控制,预算管理,施工管理,资源优化

引言:

市政工程涉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桥梁、给排水、绿化和排污等,直接影响城市功能和居民生活质量。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市政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资金投入也逐渐增多。因此,如何在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基础上,有效控制造价成本,成为政府、项目管理者和承包商关注的重点。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不仅仅是降低费用,还涉及项目生命周期内的设计、施工、材料采购和设备使用等多个方面。因此,研究市政工程中的造价控制与管理措施,对推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效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市政工程施工中造价成本的影响因素

市政工程施工中的造价成本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影响着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首先,设计阶段的决策对工程造价有着重要影响。在设计过程中,选用材料、施工工艺的复杂性以及结构形式的不同都会直接影响造价。例如,采用高档建筑材料或复杂的结构设计可能会导致较高的项目成本。因此,设计阶段的科学决策和精准预算是控制造价的关键因素之一。

以张家界市杨家溪污水处理厂二期提质扩建项目为例,最初拟在原厂址对面的河边扩建污水处理厂。然而,设计院经过测算后发现,这样的方案将增加约1亿元的建设资金。因此,最终决定在原厂址进行改扩建,虽然需要拆除部分一期建筑结构,但通过合理的施工管理,能够节约大量建设资金。在二期施工图纸设计过程中,由于场地较小且需满足工艺要求,设计院与项目公司、政府方、外请专家和施工方等单位进行了密切讨论,最终形成了合适的设计方案。

其次,施工阶段是市政工程成本控制的核心环节。在施工过程中,工期的长短、资源使用效率、设备租赁费用、劳动力成本等都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施工组织不当、进度滞后可能导致工期延长,进而增加人工费用和设备使用费用。施工质量的控制也至关重要,如果出现返工或材料浪费,都会增加不必要的费用支出。因此,在施工阶段实施精细化管理,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期和资源使用,对于控制工程造价具有决定性作用。

例如,在张家界市杨家溪污水处理厂二期提质扩建项目施工策划过程中,发现建设资金有可能超出可研估算。项目方向政府报告后,提出尽快优化方案,确保资金控制在可研估算范围内。施工项目部结合益阳提标扩建项目的经验,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方案,其中最重要的是将生化池的止水帷幕措施方案改为基坑降水方案,并取消生化池好氧段的除臭系统盖板,最终节省了约500万元的投资。

第三,材料采购和运输费用也是影响市政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在市政工程中,建筑材料通常占据了较大比例的成本。因此,如何采购到价格合理、质量可靠的材料,并合理安排运输和存储,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如果材料采购和运输管理不善,可能会导致采购过度、价格波动、浪费等问题,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成本超支。

二、市政工程造价成本控制的关键策略

在市政工程施工中,要实现有效的造价成本控制,必须从项目的各个环节入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首先,设计阶段的优化是成本控制的基础。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应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选用适当的材料和施工方法,避免过度设计和不必要的复杂结构,确保设计既能满足使用功能,又能控制成本。设计团队应与工程管理团队、施工团队进行紧密合作,充分考虑施工的可行性与经济性,并在设计阶段就明确工程预算,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执行性。通过这种协作,能够避免设计更改和预算超支,从而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

其次,施工阶段的精细化管理至关重要。为了控制施工阶段的成本,项目经理应对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与监控,确保工期和费用的双重控制。在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尽量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法和优化方案,避免盲目增加工序和资源浪费。例如,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合理安排施工队伍、设备和材料,避免不必要的停工和浪费。此外,应加强现场管理,强化施工人员的责任心,杜绝因质量问题导致的返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

在材料采购方面,采用集中采购、定期供应等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同时,通过建立长效的供应链管理机制,确保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和价格的透明度,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成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检查和评估材料的库存和使用情况,避免材料积压或浪费。

三、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中的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科学的预算编制,可以为项目提供一个合理的成本框架,确保工程项目在预定的资金范围内顺利完成。

首先,预算编制应基于项目的实际需求和设计方案,充分考虑可能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详细列出各项费用,包括设计费、施工费、材料费、人工费、设备费等,确保预算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其次,预算的执行和监控至关重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者应定期检查和评估工程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纠正措施。例如,施工进度的延误或设计变更可能导致预算超支。项目经理应随时关注实际支出,并与预算进行对比,确保每一笔支出都合乎依据且合理。在此过程中,建立健全的成本控制体系,确保预算与实际支出紧密对接,从而有效避免成本失控。

四、现代信息技术在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已成为一种趋势。通过引入项目管理软件、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可以有效提升市政工程的造价管理水平。BIM技术通过三维建模,可以在设计阶段预见施工中的潜在问题,优化设计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BIM模型不仅能用于设计优化,也能用于施工管理和成本控制,通过数字化管理提高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可控性。

此外,大数据分析在市政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分析大量项目数据,预测项目成本的风险,优化资源配置,提升预算准确性。通过信息化手段,项目管理者能够更精确地掌握工程资金状况,实时监控预算执行情况,从而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五、结论

市政工程施工中的造价成本控制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的管理过程。通过优化设计、合理安排施工资源、加强预算管理等多种手段,可以有效控制市政工程的造价,避免项目成本超支,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在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将在市政工程的成本控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智能化管理和大数据分析将成为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的核心手段,为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更加科学、精准的支持。因此,市政工程施工中的造价成本控制将朝着更加高效、精确的方向发展,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尚菲.(2025).市政建筑工程施工与环境保护技术探究.科技资讯(01),153-155.doi:10.16661/j.cnki.1672-3791.2407-5042-7956.

[2]冯驹.(2024).绿色节能环保技术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12),103-105.doi:10.13655/j.cnki.ibci.2024.12.033.

[3]杨旭明 & 侯剑钊.(2024).市政工程施工节能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分析.(eds.)2024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智慧建筑与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四)(pp.47-48).西安市南郊市政设施养护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