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烟叶生产质量管理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4-02 00:40:47
/ 1

加强烟叶生产质量管理的思考

陈麓峰

身份证号码:430181197707138018


 

摘要:作为烟草产品的核心材料,烟叶的品质优劣直接决定了产品的整体质量。在消费者对烟草品质追求日益增高的当下,标准化生产烟叶显得格外关键。烟叶的生成链条较长,涵盖了土壤养护、栽植、病虫害控制以及收成的后续加工等多个步骤,这些环节均对成品的品质产生决定性作用。制定一整套完善的生产标准化流程,不仅能有效提高烟叶的品质,还能促进生产活动的持续发展和对环境的友好保护。

关键词:烟叶生产;质量管理;措施

1基本情况

浏阳烟叶产业从1998年发展至今,已有25年的规模种植历史。多年来,从普通填充料到优质主料烟,从散户种植到全省重点基地县市,我市烟叶工作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打造了“全国有影响、全省有地位、全市产业树标杆、烟农烟基结硕果”的特色产业,产业规模稳居全省烟叶生产县(市)前三。在2022年全省烟叶收购会议上,浏阳烟叶产业获得了“浏阳烟叶引领全省”的行业赞誉。今年,我市启动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以“进”字打底、“稳”字描边、“融”字勾画、“优”字施彩,烟叶产业实现了良好开局。

2加强烟叶生产质量管理的策略

2.1推行烟叶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烟叶生产标准化体系

实施烟草规范化栽培过程中,需恪守技术准则一致性、育秧一致性、生产资料投入一致性、烤制一致性、分级一致性以及品质审核与认证一致性。秉承“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物保护策略,推崇运用生物有机肥料与生物农药,以降低烟草污染程度。此外,还需严格执行以下十个方面:第一,精确挑选种子,确保符合烟草工业原料的品种偏好,摒弃低劣混杂种子;第二,培养健康无病害的壮苗;第三,根据烟田整治与起垄的技术准则进行精确的土地整治;第四,增加钾肥、有机肥、饼肥的使用,严格限制氮肥施用量;第五,合理安排种植密度、挖大坑浇透水、细致封埯,以提升存活率;第六,准确覆膜,确保覆膜质量,做到覆土严密、光照充足,避免压苗和封膜不严的问题;第七,精确植保,选择合适药剂、准确配比、规范喷施,防止过量用药和农药残留;第八,精细铲趟,杜绝粗放操作;第九,精确灌溉,严格监控水质和灌溉时间;第十,准确留叶,及时进行平顶和化学抑芽处理,同时严格控制烟花和烟杈的生长。

2.2建立烟农小组数据库,实行烟叶科技员专职化管理

打造以烟农品质监管小组为核心的基础信息库,全面记录生产流程及各项技术实施的具体情况,并进行数据整合。按阶段对各个协作体内的烟草幼苗、成熟烟株、土壤条件及烟草相关物资进行样本采集和检测分析,将分析数据纳入信息库。通过这些信息库的数据分析,实现对烟草生长全程的监控管理。若在烟草交售与收购过程中遇到品质问题,能够迅速定位到具体协作体及烟农个体,深入分析导致品质问题的根源,为优化种植结构、完善技术手段、提升品质以及评估各层级、各部门、烤烟技术专员和烟农在质量控制措施执行中的成效提供数据支撑,进而确保烟草生产过程的精确管控和品质的全面追踪。

为确保烟叶生产精准管控与质量监控,必须设立专责的烟叶技术专员,对所辖烟农群体执行专门化管理。每位负责烤烟的技术专员需照料2至3个烟农合作小组,依照烤烟技术手册和烤烟生产指导方案,对烟农的烤烟种植及烟叶销售活动进行分组指导,并将烟农的生产细节、分级情况等一一记录在烤烟技术专员日志和烟农档案中。技术专员还需根据烟农执行生产方案的具体情况,逐项评定分数,并开展信用评级。此外,对烟叶技术专员应制定细致的审核机制和清晰的责任制度,并将他们的收益与奖惩与所负责烟农小组的烤烟收益绑定,以提升其责任感。

2.3探索“融”的路径,烟区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深入贯彻落实我省《支持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精神,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浏阳市烟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进一步推进粮烟协同发展,推动烟叶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建设“稻烟+N”产业综合体,高质量打造沙市镇中洲村国家级产业综合体1个,积极试点古港镇白鹭村、永安镇永和村等2个“粮烟双优复合产业示范村”,稳固淳口镇南冲村“千亩优质烟叶+千亩优质水稻”双优基地规模,辐射带动10个粮烟双优千亩村,形成烟叶种植与保障“米袋子”协同发展。重点帮扶10个以上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产业、项目、技术、资金等支持,引导烟农“主业增收+辅业创收”,新建淳口新舟烟叶文化屋场、沙市中洲和美塘里美丽宜居村庄,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增效,实现烟农富、烟区美、产业兴。

2.4做足“优”的服务,产业内生动力显著增强

通过“联社+联盟”组织方式,充分发挥浏阳市乡村振兴烤烟产业人才联盟作用,实行“线上直播+线下培训”教学培训新模式,打造“金叶讲堂•智汇浏烟”品牌直播课堂,累计开播26期,近4万人次观看。狠抓技能提升,推进乡村工匠培育,举办浏阳市第三届乡村烘烤工匠技能大比武活动,择优选拔农民烤师210人,评选“乡村烘烤工匠”15名。落实“六大”烟叶人才激励政策,组织质量效益最高的100名职业烟农免费健康体检。新成立烟农专业合作社2家,形成“一联社九分社”生产服务格局,实现全市烟区专业化服务全覆盖。搭建烟叶生产人力资源平台,注册务工人员1650人,外籍人员占比26.4%,2023年外省市来浏务工劳动力达2000余人,有效缓解生产用工难题。强化党建引领,设置党员“红色责任烟田”,打造基层“服务驿站”“烘烤110”服务队,选派“党建+粮烟双优”乡村振兴特派员13名,联系服务烤烟基地村10个,协助开展烟田机耕服务、烟叶分级服务等工作。组织“行走万(担)乡千(亩)村,夜话粮烟增收”、金融下乡等活动,今年以来协助烟农融资贷款7000余万元。

2.5推行烟叶质量目标管理,建立健全双向质量管理体系

实施目标管理,起初需确立具体可行的策略指标,所有活动均需紧扣策略指标进行。将总体指标逐年逐阶段细化,通过协商分配给相关部门的管理者和员工,明确各自的职责、权限及利益。在适宜的场合,将生产经营的品质目标管理与经理的任期绩效责任相结合,这有助于领导者妥善平衡短期与长期、局部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为人员和工作评估提供明确的定性与定量标准,确保质量管理朝向程序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演进。

在烟叶生产的各个环节,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和控制要点,以及各岗位的职责和任务目标,均须达到ISO9000质量认证的标准。执行“双向质量管理”策略(即对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的管理),提升质量管理的能力和效率,对烟叶生产的全程质量控制执行跟踪和追溯,推动技术标准和质量管理的实施、拓展与应用。

构建烟质监管的评价与审核体系,确立细致的审核标准,涵盖品质监管的各个阶段标准审核条款(涉及种植周期、种苗培育、用肥管理、田间维护、成熟度判定、分等打包等品质管理关键环节),以及品质监管的整体性标准审核条款(包括优质烟叶比率、烟叶交售的品质合格比率等具体监管指标)。对于达成品质监管目标的,实施优厚的奖励措施;对于未达成品质监管目标的,执行严厉的处罚规定,以此推动工作品质的全面提高。

结论

总的来看,推进我国经济进步的过程中,烟草产业的壮大发挥着积极作用。烟叶制造的品质监控在确保最终产品质量上占据着关键地位。所以,强化对生产流程的规范化管理至关重要。在烟叶制造阶段,我们不仅需要严格控制其品质标准,还需加大对生产环节的监管力度,以保证烟草行业的稳健和持续发展,进而推动国家经济向更高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1]王发勇,李平,杜永红等.农艺措施对植烟土壤条件及烟叶生产影响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23,51(23):9-11+35.

[2]陈姝觅,陈继进,田异颖等.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烟叶生产互助组织模式研究——以长阳县烟草产业为例[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3,(21):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