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市政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以益阳南高铁站站场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5-24 16:52:21
/ 1

浅析市政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以益阳南高铁站站场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为例

蒋欣

湖南省湘钧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工程建设成为了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之一。在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作为道路工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本文基于益阳南高铁站站场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详细分析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技术。通过对项目实施背景、施工工艺、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的探讨,提出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优化措施,并结合实际项目案例,分析了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与未来发展趋势。本文的研究不仅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类似项目的施工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市政施工;施工技术;益阳南高铁站;道路建设

引言

市政道路工程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对市民出行和城市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作为道路结构中的重要环节,起着分散交通荷载、提供道路稳定性和耐久性的作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工艺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基层不均匀、压实度不足、材料配比不当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道路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益阳南高铁站站场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作为一个典型的市政建设项目,涉及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并且该项目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通过对该项目施工过程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的探讨,能够更好地总结经验,完善施工方法,为类似项目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基本概述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指将碎石、细集料与水泥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并加入一定量的水进行拌合,经过施工压实后形成的基层结构。这一结构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抗冻性和耐久性,能够有效地分担上部荷载,防止路面沉降,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通常应用于市政道路、机场跑道、停车场等道路建设项目中,尤其适用于承载能力要求较高的道路基础设施。

在施工过程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性能。因此,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是确保基层质量的重要保障。合理的水泥用量、拌合比例、施工过程中的压实工艺等,都是影响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

二、益阳南高铁站项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技术要求

益阳南高铁站站场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涉及到的道路建设包括城市次干路与支路的交叉,项目施工长度较长,且沿线与多条道路交叉。为了确保道路的平整性、稳定性和耐久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技术在此项目中得到了充分应用。

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土质条件、交通荷载、气候因素等因素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设计。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益阳高新区迎宾路以南,包括白杨路(云树路-凤溪路),永福路(绕城高速-康富南路),金山南路(云雾山路-关山路),站东路(云雾山路-凤溪路),土质以粘土和粉土为主。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土质特性,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材料配比需要精确计算,确保基层的压实度和稳定性。项目设计速度为40km/h的道路标准段宽度为26m,而设计速度较低的支路标准段宽度为20m,要求基层具有良好的承载力和耐久性。

其次,施工技术要求必须严格遵守规范。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时,施工单位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合理控制材料的配比和拌合工艺。施工单位还需要对基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每一段的压实度和强度符合要求。在施工中,基层的厚度、压实度、材料湿度等需要进行严密检测,确保最终成果达到预定的技术要求。

三、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

在益阳南高铁站站场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遇到了一些常见的技术问题。首先,基层的压实度不均匀是影响施工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施工过程中的机械操作、土壤的湿度等因素,基层的压实程度往往存在差异,导致局部区域出现沉降、开裂等问题。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施工方采取了分段施工、分层压实的方式,确保每一层基层都能充分压实,从而提高整体稳定性。此外,施工人员还加强了对压实设备的调试与维护,确保机械的稳定运行,避免因设备问题导致的压实不均现象。

其次,水泥的用量和配比不当也是施工中的一个问题。水泥用量过多可能导致基层硬度过大,降低道路的适应性;而水泥用量过少,则可能导致基层强度不足,容易出现沉降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施工方在施工前进行了多次试验,根据不同土壤条件和交通荷载要求,精确计算水泥用量和配比,确保基层的强度和耐久性。在施工过程中,监测人员对每批次水泥的配比和质量进行了严格检测,确保不发生因材料问题造成的施工隐患。

另外,气候因素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也有一定影响。高温天气容易导致水泥过快固化,而低温天气则可能导致水泥水化不充分,影响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针对这一问题,施工方采取了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增加养护措施等方法,确保基层施工质量。在高温环境下,施工方通过调整水泥的搅拌工艺,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在低温时,增加了养护措施,如采用覆盖膜保持基层温度,延长养护时间,确保水泥充分水化,提升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通过这些综合措施,施工方有效地克服了天气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不利影响,确保了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优化措施

为了进一步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质量,施工技术需要不断优化。首先,施工前要进行充分的地质勘探,深入了解土壤的物理性质和水文条件,根据不同土质设计合理的材料配比。合理的材料配比不仅能提高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还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确保水泥稳定碎石基层能够承受长期的交通荷载和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此外,地质勘探还能够帮助施工方识别潜在的隐患,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从源头上保证施工质量。

其次,要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确保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施工规范,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质量问题。施工人员需要掌握科学的施工方法、精确的施工操作和及时的应变能力,以应对现场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通过技术培训和经验积累,可以显著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减少人为失误。

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至关重要,确保每一层基层都能充分压实,避免出现不均匀压实的现象。施工过程中还应加强质量监控,采用现代化的检测手段,对基层的压实度、强度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通过智能化检测设备,施工方可以对施工质量进行全面、准确的把控,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五、结论

通过对益阳南高铁站站场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研究,可以看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通过科学的材料配比、合理的施工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有效提高基层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确保道路的使用性能。然而,在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如压实度不均匀、材料配比不当等问题,需要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优化来加以解决。未来,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将进一步发展,并在市政工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侯飞.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双层连铺施工工艺分析[J].四川水泥,2024,(01):275-277.

[2] 张闯.基于梁式试件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抗疲劳性分析[J].建筑机械,2024,(01):62-65.DOI:10.14189/j.cnki.cm1981.2024.01.005.

[3] 金勇.市政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3,(12):175-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