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施工后期养护精细化管理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5-24 17:35:22
/ 1

园林景观施工后期养护精细化管理措施研究

李阳焰

身份证号码:432924197606270018


摘要:园林景观施工后期养护是园林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养护措施能有效提高园林景观的质量和可持续性,确保植被健康生长,延长景观设施的使用寿命。然而,园林景观的养护工作往往存在管理不规范、技术不到位、资源浪费等问题。随着园林景观建设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养护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化城市园林景观的需求,因此,精细化管理成为园林养护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探讨了园林景观施工后期养护的精细化管理措施,重点分析了养护目标、养护内容及措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出了基于现代科技手段的养护管理体系,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提出了有效的改进策略。研究表明,通过精细化管理,能够显著提升园林景观的养护质量,并为园林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园林景观;施工后期;养护管理;精细化;可持续发展

引言

园林景观施工完成后,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不仅直接影响到景观的观赏效果,还决定了景观植物的生长质量及生态环境的稳定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景观的建设范围逐渐扩大,种类不断增多,传统的养护模式已无法适应现代园林景观日益复杂的需求。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的养护模式,强调通过科学、细致的管理手段,提升养护效率和质量。精细化管理不仅注重养护工作的每一环节,还要求在管理过程中引入现代科技工具,如智能化监控系统、数据化管理平台等,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养护水平。因此,对园林景观施工后期的养护管理进行精细化研究,对于提升园林景观的整体质量、提高养护效率、降低养护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一、园林景观施工后期养护的现状与问题

1.1 园林景观养护的现状

随着城市绿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园林景观的建设和管理逐步成为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尽管园林景观项目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施工后期的养护工作往往不能与其质量相匹配。现有的园林景观养护工作中,普遍存在养护管理模式单一、养护措施不精准、养护技术不到位等问题。在很多园林景观项目中,养护工作往往是按常规进行,缺乏针对性的养护措施和科学管理手段,导致景观植物的生长状况和景观效果不尽如人意。同时,养护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浪费现象,如水资源的浪费、施肥过量等,导致园林养护成本上升,影响了养护工作的可持续性。

1.2 园林景观养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园林景观施工后期养护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养护内容的粗放性和管理的低效性。一方面,部分养护人员缺乏专业的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无法针对不同植物、不同地块制定合理的养护方案,导致植物的生长受到抑制或景观效果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养护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部分施工单位和管理部门对养护工作重视不够,未能通过数据监控和实时反馈来及时调整养护策略。此外,由于缺乏精细化的管理手段,园林景观的资源配置存在不合理现象,往往出现人力、物力的浪费,导致养护效果不稳定、成本过高。因此,提升园林景观养护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园林景观施工后期养护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2.1 养护目标的明确与精细化管理框架的建立

园林景观施工后期养护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养护目标。精细化管理要求将养护工作细化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区域,确保养护措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养护目标应根据园林景观的类型、植物的种类、环境的变化等因素进行定制,强调生态效益、景观效果和经济效益的统一。首先,应该为每个植物种类和景观区块制定个性化的养护计划,确保植物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其次,建立精细化管理框架,将养护任务具体化,明确责任人,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和时间安排,确保每一项养护工作都能够按时、高效地完成。最后,通过建立健全的质量监控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保证养护工作的长期可持续性。

2.2 技术手段的引入与数据化管理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数字化手段已经成为园林景观养护的重要工具。在精细化管理中,技术手段的引入能够大幅提升养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通过物联网技术、智能监控系统、无人机巡检等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园林景观的植物生长情况、土壤湿度、空气质量等数据,从而为养护人员提供精确的决策依据。此外,利用数据化管理平台进行资源调度和养护任务管理,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提高管理效率。例如,智能灌溉系统能够根据天气和土壤湿度的变化自动调节水量,减少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2.3 专业化培训与人员管理

精细化管理不仅要求技术手段的引入,还需要专业化的养护人员。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到园林景观养护的效果。首先,应定期为养护人员提供专业培训,提升其对植物生长规律、病虫害防治、施肥灌溉等技术的掌握,确保养护人员能够正确、精准地实施养护任务。其次,应加强养护团队的管理,形成一支具备较高技能和责任感的团队,确保养护工作的高效实施。团队成员之间应保持密切配合,定期召开工作例会,进行工作总结与交流,确保信息共享与任务协调。通过专业化培训和团队管理,可以提高养护工作的整体水平,确保园林景观长期健康发展。

三、园林景观施工后期养护精细化管理的案例分析

以某城市公园景观的养护为例,该项目在施工后期引入了精细化管理模式,通过智能监控系统与数据化管理平台,成功实现了园林景观的精细化养护。首先,针对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制定了个性化养护计划,确保植物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精准调节养护措施。其次,采用智能灌溉系统,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变化自动调节灌溉量,避免了水资源浪费,同时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智能系统实时监测土壤湿度,自动调整灌溉周期,大大提高了水资源使用效率。此外,养护人员通过数字化管理平台实时获取数据,及时调整措施,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养护质量。通过这些措施,该公园景观达到了设计效果,并在植被健康、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提升了园区的观赏性和可持续性,也有效减少了养护成本,解决了潜在问题,为其他园林项目提供了宝贵经验。

四、结论

园林景观施工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是园林项目成功与否的重要环节,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提高养护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手段。通过明确养护目标、引入现代技术手段、加强专业化人员培训和优化管理流程,可以有效提升园林景观的养护效果,减少资源浪费,确保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理念的创新,园林景观的精细化管理将越来越成熟,为实现高质量的园林景观建设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曹辟,刘方宝,王琨,等.园林工程中绿化植物种植施工技术运用研究[J].陶瓷,2024,(10):161-164.DOI:10.19397/j.cnki.ceramics.2024.10.040.

[2] 严圣承.园林工程绿化种植及养护施工研究[J].居舍,2024,(29):133-135+138.

[3] 米世雄,崔迎,王海姣.新时代园林网格信息化管理路径探索[J].现代园艺,2024,47(20):123-125.DOI:10.14051/j.cnki.xdyy.2024.20.010.

[4] 余馨云.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背景下的武汉城市道路绿化提升策略及实践[J].现代园艺,2024,47(20):168-170+173.DOI:10.14051/j.cnki.xdyy.2024.2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