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瑶族自治县教师发展中心512700
摘要: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小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各种物理小实验和探究活动,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小实验进行新课导入、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效率、树立学生自信。
关键词:小实验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 课堂效率 学生自信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学中,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发现、理论的建立,都有赖于实验,其正确性要不断受到实验的检验。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无数事实表明,物理学离不开实验”。新课标更是将物理实验教学贯穿于教材始终。可见,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
新教材中的”想想议议”、”想想做做”和”动手动脑学物理”等栏目中的”小制作、小实验”等内容占了比较大的比重,而这些活动内容大部分可以用我们身边的物品来完成的小实验。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各种物理小实验和探究活动,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另一方面,由于这些物品本来的用途并不是进行物理小实验,所以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在物理课堂中,如何充分小实验进行有效的物理教学呢?
一、充分利用小实验进行新课的导入。
实验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良好开端 。实验导入的主要任务是在学习者和新的学习课题之间建立起联系 ,激发学习兴趣 ,明确学习目的 ,运用已有经验和已学会的学习方法,促使学生进行新的思考。
通过演示小实验,教师利用学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现象,唤起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望;利用创造的神秘感,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和积极思考,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而创造一种解决实际问题 的情境来 导入新课 ,也会产生良好的课堂效果。如第一次接触物理学科 ,学生会对其产生一种神秘感,从而觉得物理难学,因此 ,在上第一节物理课时,教师可演示以下两物理小实验。
实验一:吞吐气球
用制取氢气的启普发生器的下部,将小气球置于瓶口,导气管连接抽气机,当抽出(或冷却)瓶内气体时,大气压使小气球被”吞”进瓶内,再将瓶倒置,向瓶内打气(或加热瓶内气体),小气球又被”吐”出。
实验二:吹不掉的球
一只手拿着漏斗使其喇叭口向下,另一只手托着乒乓球,如图所示。用嘴含着漏斗口向下吹气时,同时放开托乒乓球的手。此时,乒乓球在喇叭口内颤动,但不会掉下来。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告诉学生物理知识都是通过经历物理过程和认真观察总结出来的,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紧张感,从而使其可以轻松地学习物理。
二、充分利用物理小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
新奇的小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无论是新课伊始还是课堂进行中。富有创意的实验总是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同时又可 以让学生主动去思考 。比如 ,用牛皮纸盒烧水 ,水开而纸不着火,学生既感到新鲜又难 以置信 ,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再如 ,讨论”云的形成”时,可进行如下小实验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
思考:你知道天空中的云是怎么形成的吗?
材料:冷水1杯、剪刀或锥子1把、火柴1盒、吸管1支、橡皮泥1块、玻璃瓶(带可旋转盖)
操作:
1 在瓶子盖上戳个洞,在洞中插入吸管,并用橡皮泥将吸管周围密封。
2 在瓶子中倒入一些冷水,摇晃均匀,然后把水倒出来。
3 靠近瓶口,点燃一根火柴。
4 吹灭火柴,把冒烟的火柴扔进瓶子中,让烟进入瓶子。
5 迅速拧紧瓶盖,通过吸管向瓶子中用力吹气。
6 停止吹气,用手堵住吸管,使空气留在瓶中。
7 松开吸管,当空气冲出瓶子时,瓶子中就产生了云。
讲解:
1、往瓶子中吹气,增加压力。
2、松开吸管后气压下降,空气变冷了。
3、瓶子中的水蒸气附着在烟中的尘粒上,凝结成极小的水滴,许多的小水滴就形成了云。
三、充分物理小实验。使教学内容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 。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物理研究的是有关力、热、声、光 、电的现象 ,这些 内容 比较抽象 ,学生理解
起来较困难,而通过 物理小实验 ,可以把不 能看到 、摸到的现 象转化为能看到、能摸到
的具体现象,学生通过观察这些较具体的现象就能较快、较好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在探究”声能传递能量”时,利用套有塑料薄膜的圆筒正对点燃的蜡烛 ,敲动薄膜,
可以看到烛焰在晃动;在探究”振动发声”时,在桌面上放一些黄豆,当敲击桌面时 ,可以
看到豆子在跳动 。这样 ,学 生就能从 具体的现象中很好地理解较 抽象的物理知识 。再如,
人教版(新教材) 九年级第14 章第一节是压强。要学习压强首先要学习压力。在压力的教学
中,需要让学生区分物体的重力与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力,老师们采用各种方法进行讲述,但
总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中可进行如下小实验。
(1) 实验目的
探究物体的重力与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力的关系。
(2) 实验器材
2 个等高的方凳、1 根长1m 厚约5mm 的米尺、1 个木块(10cm ×8cm ×4cm) 、4 个200g 的钩码、胶带(宽约5cm) 若干。
(3) 实验准备
①将4 个钩码卧放在木块上用胶带固定住,组成一个重物。
②将重物用胶带固定在米尺中部。
(4) 实验步骤
①将2个方凳相隔适当距离放在讲桌上。
②将米尺架放在两个方凳之间。
③逐渐抬高米尺的一端,直到竖直。
(5) 实验现象
在上面的步骤②中,重物将米尺压弯,且弯曲程度随步骤③中米尺一端的抬高程度越来越小,竖直时,弯曲程度为零。
(6) 实验结论
当支撑面水平时,重物对支撑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物的重力;当支撑面的倾角逐渐增大时,重物对支撑面的压力逐渐减小; 当倾角增大到90°时,重物对支撑面的压力减为零。而重物的重力在整个过程中是不变的。
这个简单易行且效果明显的,此时,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的疑问就迎刃而解了。这样 ,教师就把较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学生理解起来自然也就容易多了。
四、充分利用物理小实验实现赏识学生、树立学生自信的目的
学生的学习不能只靠趣味性来支持 ,我们更应该欣赏的是顽强 的学习态度 、执着的探
索精神。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对学生的良好学习态度给予肯定 。使学生的学习由浮躁
走 向沉静、由感性走向理性 、由表面走向本质,这样才能使学生扬起 自信的风帆。特别是
对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对他们要不断鼓励 ,耐心指导,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
从而树立其自信心。比如,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是一个很简单的实验,我发现一个”差”生
第一个把实验做完 了,而且做得很规范,操作很正确。我对他说:”你真的很棒 ,老师也没
有你做得那么好、那么快。”从此,这个学生不管是做题还是做实验都更加细致认真了,慢
慢地成绩也好了起来,动手能力也逐步提高了。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充分利用小实验进行物理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长久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使学生有意识的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