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临床路径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4 10:30:20
/ 1

研究临床路径模式在耳鼻喉科护理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价值

杨爽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巴南医院 耳鼻咽喉科 重庆 401320


【摘要】目的 分析在耳鼻喉科护理实习带教中采取临床路径模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实习的20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期间采取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对比带教前后护生的护理核心能力。结果 带教后护生的职业素养、知识技能、病人照护、沟通合作、学习能力评分均高于带教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路径带教模式,能够针对耳鼻喉科的特点,制定科学的带教计划,针对护理实习生应提升的核心能力,给予综合化指导,使其具备较强护理水平,为进入临床工作做好准备。

【关键词】临床路径模式;耳鼻喉科;护理实习;带教

临床实习是护生进入科室工作前的重要环节,决定着护生的护理能力与专业技能,关乎着护生的日后发展[1]。耳鼻喉科作为临床重要科室,是护生实习学习的关键场所,通过护理实习带教能够帮助护生掌握相关疾病的护理方法,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但过去所采取的带教模式较为单一,大部分以口头灌输式教学为主,护生学习积极性较低,且能够学习的专业知识有限,因此如何改善带教现状,是当前耳鼻喉科护理实习带教的难点。临床路径模式可指出护理带教的重点,严格按照带教计划指导护生学习,减少了资源浪费,提高了护生的学习效果[2]。基于此,本次研究分析了临床路径带教模式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带教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实习的20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例(10.00%),女18例(90.00%);年龄:19-23岁,均值(21.37±1.52)岁;其中大专6例,本科14例。所有护生均在耳鼻喉科实习,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临床路径模式需要先梳理教学大纲,制定临床带教路径表,完善教学时间轴,按照周、月进行教学任务的制定,同时选择有丰富带教经验的护理人员作为带教老师。第1周,带教老师带领护理实习生参观实习环境,了解科室病房情况、各仪器设备与药品摆放情况、科室内的管理制度。第2周,演示仪器设备的操作、临床护理操作等内容,让实习护生初步了解科室护理重点。第3周,进行临床带教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第4周,带领实习护生学习耳鼻喉科专有的护理操作方法,包括鼻腔冲洗、耳鼻喉护理等等,提高实习护生的专业技能水平。第5周,指导实习生在病房内实践,了解耳鼻喉科常见的各种疾病、临床上采取的各种护理方法、患者常出现的并发症及相应的处理方法。增强实习护生对耳鼻喉科护理工作的理解。第6周,安排实习护生进行1例患者的实习,护理工作期间注意书写实习记录与心得,并针对护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帮助与指导,增加护生的实践经验,实现理论技能向实践技能的转换。之后的护理带教工作中,需要着重围绕着临床展开,不断提高实习护生的临床操作技能,直至护生能够独立操作,进行初级护理.

1.3 指标观察

评估实习护生的护理核心能力,包括职业素养、知识技能、病人照护、沟通合作、学习能力,各项满分20分,总分100分,分数与护生核心能力呈正相关关系。

1.4 统计学分析

SPSS 25.0版本软件处理数据,变量资料以“t”检验,定性数据用x2核实,分别以(±s)与(%)表示,P<0.05为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带教后实习护生的职业素养、知识技能、病人照护、沟通合作、学习能力评分均高于带教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带教前后护理核心能力评分对比(±s)

分组

例数

职业素养

知识技能

病人照护

沟通合作

学习能力

带教前

20

11.54±1.46

11.58±1.56

10.37±1.53

10.72±1.68

15.03±1.47

带教后

20

18.65±1.52

18.63±1.44

18.49±1.67

19.08±1.92

19.26±1.06

t

-

15.087

14.851

16.033

14.654

10.438

P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耳鼻喉科作为临床的重要科室,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掌握护理技巧,可独立完成护理任务。因此,在耳鼻喉科的带教工作中,需要明确耳鼻喉科护理工作的重点内容,结合护理实习生的学习情况,制定更为合理的带教方案,不断提高实习护生的专业能力。但过去所采取的带教方法存在多种不足,更强调与基础知识的传递,讲解实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未制定详细的带教流程,实习护生对护理知识的学习不全面,直接影响了带教效果[3]。临床路径带教能够通过对教学大纲的梳理,结合以往的带教经验,根据科室的重点带教内容,制定更为详细的教学路径表,合理安排带教任务,保障带教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实习护生的专业能力。实习护生在临床路径表的支持下,可循序渐进地掌握耳鼻喉科的护理专业知识,不断强化对护理操作技能的掌握,以便更早地服务于临床护理工作中,获取患者的认可[4]。本次研究为了验证临床路径带教模式的应用价值,将其应用到耳鼻喉科护理实习生中,结果发现带教后实习护生的护理核心能力评分均高于带教前(P<0.05),说明临床路径带教模式提高了护生的专业水平,原因是护生在带教过程中可明确实践学习的重点内容,在带教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能够更快地掌握临床护理操作技能,独立完成护理操作,成长为合格的护理人员。

综上所述,临床路径带教模式可提高临床带教质量,应用于耳鼻喉科护理带教工作中,可显著提高护生的专业能力与护理服务水平,获取更为优异的实习效果,值得推广采纳。

参考文献

[1]施华芳,李文婷.一对一临床路径式带教在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2,(3):104+106.

[2]赵功玲,谢菁.探讨临床路径模式用于耳鼻喉科护理实习带教的效果[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1,36(6):178-179+182.

[3]王品.临床路径应用于医院护理实习带教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30):154-155.

[4]徐桂芳,俞志茹,肖钺.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8):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