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储联备模式下的物资保供能力优化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31 18:05:14
/ 1

联储联备模式下的物资保供能力优化策略研究

吴小锋

国能思达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针对联储联备模式下的物资保供能力优化展开研究。通过分析当前供应链管理的挑战和需求,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策略。首先,探讨了物资保供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包括供应链的复杂性和风险管理的关键性。其次,结合实际案例和数据分析,详细阐述了在联储联备框架下如何优化物资保障能力,包括供应链协同、资源整合和应急响应机制的建立。最后,总结了这些策略的实施效果和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提升联储联备模式下物资保供能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联储联备模式、物资保供能力、供应链协同、资源整合、应急响应

引言

物资保供在现代经济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特别是在面临供应链中断和突发事件时。联储联备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供应链管理策略,通过资源整合和应急响应机制,显著提升了物资保供能力。本文旨在探讨该模式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与效果,通过文献综述和分析现有研究成果,揭示其在提升供应链韧性和灵活性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构建分析框架和理论模型,本研究将深入探讨如何优化联储联备模式,为未来供应链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指导。

一、联储联备模式概述

1.定义和基本原理

联储联备模式是一种现代化的供应链管理策略,其基本原理在于通过建立统一的物资储备和协同的供应链网络,以应对市场需求波动和突发事件。该模式强调资源的共享和整合,旨在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响应速度和整体效率。通过预先策划和资源配置,联储联备模式能够有效减少供应链中断风险,确保关键物资的及时供应和生产持续性。

2.与传统供应链模式的对比

传统的供应链模式通常是基于单一企业或少数核心供应商的独立运作,主要依赖于单一节点的库存管理和订单执行。这种模式在面对市场变化和突发事件时可能表现出较大的脆弱性,因为其缺乏整体协同和资源共享机制。相比之下,联储联备模式通过跨组织的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能够更有效地应对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提高了整体供应链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联储联备模式的引入和实施,对于现代企业和组织来说,意味着不仅仅是供应链管理的一种新策略,更是面对市场竞争和不确定性时的一种必要选择。随着全球供应链的日益复杂化和风险的增加,采用联储联备模式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供应链效率和灵活性,还能够降低面临突发事件时的损失和风险。未来,随着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不断进步,联储联备模式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供应链管理向着更加智能化、整合化和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

二、物资保供能力评估指标

1.确定和量化物资保供能力的关键指标

(1)库存水平和周转率

库存水平直接影响着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合适的库存水平可以缓冲市场需求的波动,同时避免因缺货而导致的损失。周转率则反映了库存的有效利用程度,高周转率通常意味着更高的资金利用效率和更快的响应能力。

(2)供应链可见性和信息共享

供应链可见性是指企业能够在整个供应链网络中实时获取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信息共享则是实现供应链协同和资源整合的基础,通过共享供应商、制造商和分销商之间的信息,可以提高对市场变化的预警能力和快速响应能力。

(3)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弹性

供应链的灵活性指在面对需求变化或者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调整和适应的能力。弹性则更侧重于供应链在承受冲击后恢复正常运营的能力,包括备用供应商、备货策略和应急响应计划等。

(4)交付性能和客户满意度

交付性能直接影响客户满意度和市场声誉。及时交付和准确交付是评估供应链绩效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交货准时率、订单完成率等指标来衡量。

2.分析不同指标对供应链弹性和响应能力的影响

(1)库存水平和周转率对供应链的影响

适当的库存水平和高效的周转率可以平衡供应链的成本和响应速度。合理的库存管理策略可以通过预测分析和库存优化工具来实现,从而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服务水平。

(2)供应链可见性和信息共享的重要性

供应链可见性和信息共享是提升供应链协同和响应能力的关键。通过技术平台和数据分析工具,企业可以实现供应链节点间的信息实时共享,从而更快速地做出决策并应对市场变化。

(3)灵活性和弹性的建设

灵活性和弹性是供应链抵御外部冲击和变化的重要保障。通过制定多样化的供应链策略,如多供应商策略、备货策略和应急库存管理,可以有效提升供应链的应对能力和恢复能力。

(4)交付性能和客户满意度的关联

优秀的交付性能直接影响客户满意度和市场声誉,是衡量供应链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精细化的订单管理和物流优化,企业可以提升交付准时率和服务水平,从而增强竞争优势和客户忠诚度。

三、联储联备模式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案例

1.医疗行业中的应用案例

(1)案例介绍:COVID-19疫情期间的医疗物资保供

在2020年COVID-19疫情爆发期间,许多国家和地区面临医疗物资短缺的挑战。采用联储联备模式的医疗供应链管理机制,通过建立跨地域和跨组织的物资储备中心,实现了紧急医疗物资的快速调配和分发。例如,中国的“火神山”和“雷神山”医院建设中,通过与各地医疗设备供应商和制造商建立的联储联备机制,迅速调配和供应了大量急需的医疗设备和物资,有效支持了疫情期间的医疗救治工作。

(2)关键策略和实施方式

跨区域协同与资源整合: 医疗联储联备模式强调各地区医疗机构和供应商之间的紧密合作与信息共享。通过建立统一的医疗物资需求预测系统和资源整合平台,实现了全国范围内医疗物资的动态调配和优化分配,避免了疫情期间的医疗资源浪费和短缺问题。

应急响应机制的建立: 在疫情爆发初期,各级政府和医疗机构迅速响应,建立了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和快速响应团队。这些团队具备快速调度和协调能力,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迅速调集和分发急需的医疗物资,确保了疫情期间医疗服务的持续性和质量。

2.食品和消费品行业中的应用案例

(1)案例介绍:季节性需求波动下的食品供应链管理

在农产品和季节性消费品市场,通过联储联备模式可以有效应对季节性需求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例如,欧美地区的冬季时蔬供应链管理,通过与不同气候区域的农业生产基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和联储联备机制,确保了冬季时蔬的连续供应和市场价格的稳定性。

(2)关键策略和实施方式

供应链预测与计划优化: 食品和消费品行业中,联储联备模式强调市场需求的预测和计划优化。通过利用先进的供应链数据分析和预测技术,可以实现对季节性需求波动的精准预测,并通过提前采购和合理库存管理来应对市场波动,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多源供应和应急备份策略: 在面对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时,食品和消费品行业采用多源供应和应急备份策略。例如,在遭受飓风或洪灾影响的地区,通过提前建立地区间的联储联备中心和物资调度机制,可以迅速调集和分发急需的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确保受灾地区居民的基本生活和安全需求。

3.技术和电子产品行业中的应用案例

(1)案例介绍:全球化供应链下的电子产品供应管理

在全球化市场竞争中,电子产品制造商面临着全球供应链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通过联储联备模式,电子产品企业可以建立全球化的供应链网络,通过与全球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和联储联备机制,实现了关键零部件的稳定供应和产品的快速市场推广。

(2)关键策略和实施方式

全球供应链网络的建立与管理: 电子产品行业中,通过建立全球供应链网络和区域化的联储联备中心,可以有效应对全球市场变化和地缘政治风险。通过跨国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共享,实现了全球供应链的灵活调配和优化配置,提高了产品的市场响应能力和供应链的整体效率。

技术创新和供应链数字化转型: 在面对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快速变化的挑战时,电子产品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实现了对产品生命周期和市场动态的实时监控和调整。通过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和数据分析工具,电子产品企业可以实现对全球供应链的实时控制和响应,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供应链的运营效率。

四、物资保供能力优化策略

1.供应链风险管理策略

在联储联备模式下,供应链风险管理是保障物资保供能力的关键。以下是几项关键策略:

(1)多源供应策略

建立多个供应源是降低供应链风险的有效途径。通过与多个地理位置、供应能力和可靠性各异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可以减少单一供应链节点因意外事件或市场变化而导致的物资中断风险。例如,在医疗物资采购中,不仅与国内供应商合作,还应与国际市场的供应商建立联系,以应对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和地区性疫情等因素的影响。

(2)需求响应能力提升

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和市场需求预测,提升供应链的需求响应能力。利用先进的物流和信息技术系统,监控市场需求变化并及时调整供应链策略,以确保在需求高峰期和突发事件期间,仍能快速响应客户需求,避免物资短缺和供应链中断。

(3)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

建立全面的供应链风险评估机制,并制定针对性的应急预案。通过定期风险评估,识别并分析供应链中的潜在风险,如供应商破产、自然灾害等,及时制定相应的风险缓解措施和应急响应计划。这种预防性措施有助于减少突发事件对物资供应的不利影响,保证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库存优化策略

(1)安全库存管理

建立合理的安全库存水平,既要满足正常生产和市场需求,又要能够应对突发事件和供应链中断。安全库存的设定应基于客户需求的季节性波动、供应链的实际可靠性和预期的供应风险等因素,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和需求预测技术进行动态调整,以最大程度地平衡库存成本和供应保障的风险。

(2) JIT(即时生产)和JIS(即时供应)策略

采用JIT和JIS策略优化库存管理。通过与主要供应商的紧密合作和信息共享,实现零库存或最小库存管理模式,以降低库存持有成本、减少废品和过期物资的风险,并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这种策略在高价值、易损耗和技术更新快的行业尤为适用,如电子产品和高端技术零部件的供应链管理中。

(3)ABC库存分析和管理

通过ABC库存分析,区分和分类管理库存。将物资按照其价值和重要性分为A类(高价值、低频率需求)、B类(中等价值、中频率需求)和C类(低价值、高频率需求)三类,分别制定不同的库存管理策略和补货周期,以实现库存成本的最优化和物资供应能力的最大化。

3.需求预测和规划策略

(1)数据驱动的需求预测模型

采用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构建数据驱动的需求预测模型。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市场趋势预测和客户行为模式识别,实现对未来需求的准确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调整供应链策略和库存水平,以确保在需求波动和突发事件中能够及时调整供应计划和生产排程。

(2)协同规划和信息共享

建立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协同规划和信息共享机制。通过与关键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的紧密合作,实现需求信息的及时共享和交流,减少信息不对称和订单滞后的风险,提高供应链的整体响应速度和市场敏捷性。这种策略在跨国供应链和复杂产品生产中特别有效,能够优化供应链的资源配置和生产调度,实现供需匹配和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五、技术支持与信息系统建设

1.支持联储联备模式的信息技术需求

在实施联储联备模式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提高供应链效率和响应能力的重要手段。以下是支持联储联备模式的关键信息技术需求:

(1)联网技术(IoT)

物联网技术在联储联备模式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物资和供应链各环节的实时监测和管理。通过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的部署,可以实现对物资运输、存储条件、库存水平等关键信息的实时采集和传输。例如,运用物联网技术可以监测物资的温湿度变化,预测货物的运输时间和到达状态,从而提高物资保供能力和供应链的可控性。

(2)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帮助企业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用于供应链的优化和决策支持。通过分析历史订单数据、市场需求趋势、供应商绩效等因素,可以优化供应链的库存管理、需求预测和供应计划制定。例如,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识别潜在的供应链瓶颈和风险点,及时调整供应策略,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高效运转。

(3)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在联储联备模式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可以提高供应链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通过应用AI算法进行需求预测、优化供应链网络设计、自动化库存管理和订单处理,可以有效减少人为干预和错误,提升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决策效率。例如,AI可以分析客户行为模式和市场趋势,精确预测未来的需求变化,从而帮助企业及时调整生产和供应计划,避免物资短缺和过剩。

2.现有技术在提升供应链效率和响应能力中的应用

(1)实时数据监控和反馈

通过实施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网络,企业可以实时监控物资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和状态。例如,冷链物流中利用温度传感器监测货物的温度变化,及时调整运输路线和存储条件,确保货物质量和安全。这种实时数据监控和反馈系统大大提升了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控性,减少了因物资损坏或丢失而导致的供应链中断风险。

(2)智能预测和优化

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企业可以实现对市场需求的精准预测和供应链的动态优化。例如,零售行业中的一些大型连锁超市利用大数据分析顾客购买历史和行为模式,实时调整商品的采购计划和库存管理策略,确保商品的及时补货和供应,提高销售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3)自动化决策和执行

在供应链管理中引入自动化决策和执行系统,可以显著提升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决策效率。例如,一些制造业企业通过引入智能化的生产调度系统和供应链执行平台,实现订单的自动分配和生产排程,减少人为干预和生产误差,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交付的准时性。

六、供应链中断应对与应急响应

1.设计应对供应链中断的应急响应计划

(1)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

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预警系统是应对供应链中断的第一步。通过分析供应链的关键节点、关键供应商、关键物资的风险,识别潜在的中断风险来源。同时,建立预警机制,监测市场变化、自然灾害、政策变动等外部因素,及时发现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的迹象。

(2)应急响应团队和责任分工

组建应急响应团队,并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团队成员具备应对紧急情况的培训和技能,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和决策。责任分工包括紧急采购、备用供应商联系、生产调度调整等。

(3)应急资源储备和备用计划

建立应急资源储备体系,包括备用库存、备用设备、备用生产线等。制定详细的备用计划和应急响应流程,确保在供应链中断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备用方案,减少中断对企业正常运营的影响。

2.不同类型供应链中断的应对策略

(1)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

面对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引发的供应链中断,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加强风险预警和预测能力,提前准备应急物资和人员;建立备用供应链网络,分散风险;与地方政府和公共救援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应对灾害影响。

(2)供应商关系管理

当关键供应商面临财务困境、市场竞争等问题时,可能会导致供应链中断。在日常供应链管理中,建立稳固的供应商关系网络至关重要。此外,定期评估供应商的健康状况和稳定性,制定多元化供应策略,可以降低单一供应商带来的风险。

(3)政策和法律变动

政策和法律的变动可能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供应链运作,例如贸易政策的调整、环保法规的变更等。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及时了解政策变动的影响,并与政府部门保持沟通,寻求合规的解决方案。同时,优化供应链结构,降低对政策变动的敏感度,也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3.应对策略的效果评估

评估应对供应链中断事件时的响应时间和效率,包括从中断发生到恢复正常运营的时间长度。效果评估的重点是分析各项应急响应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找出可能存在的改进点。分析应急响应过程中的成本和资源利用效率,包括应急物资的采购成本、备用供应链的激活成本等。评估成本效益比,优化应急响应策略,降低中断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事件后的经验总结和持续改进机制,不断优化应急响应计划和策略。建立反馈机制,收集各方面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完善应对策略,提升企业的危机管理和供应链抗风险能力。

七、联储联备模式下的供应链管理挑战

1.供应链透明度和信息共享

跨企业或跨行业的供应链透明度和信息共享是实施联储联备模式时的重要挑战。不同企业的信息系统可能不兼容,数据共享受到技术和隐私保护的限制,这可能阻碍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共享。

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和数据标准是解决信息共享问题的关键。企业可以采用区块链技术或安全的云计算平台,确保信息安全和透明度。同时,促进跨企业的合作和信任关系,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制定数据共享和保护的规范。

2.供应链风险管理和不确定性

联储联备模式要求企业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建立备用方案和应急响应机制,以应对供应商倒闭、自然灾害、政策变化等不可预见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开发综合的供应链风险管理策略,包括多元化供应商网络、建立应急库存、制定灵活的供应链设计和生产计划。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敏捷性,例如实时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以更好地预测和应对潜在的风险。

3.成本和资源优化

联储联备模式的实施可能涉及成本增加和资源投入,例如建立备用供应链、维护应急库存、更新信息技术系统等,这对企业的财务和资源管理提出了挑战。

优化成本管理和资源配置是应对挑战的关键。通过分析供应链的关键成本驱动因素,制定成本控制策略和效率优化计划。同时,考虑长远投资回报和风险分析,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实现成本与效益的平衡。

八、环境影响评估与可持续发展

1.环境影响评估的支持作用

联储联备模式通过优化供应链结构和资源利用,有助于减少环境负荷和资源消耗。首先,通过优化库存管理和需求预测,可以减少过度生产和废弃物的产生,从而降低碳排放和能源消耗。其次,建立灵活的供应链网络和应急响应机制,有助于在自然灾害或供应链中断情况下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风险。最后,推动供应商采用环保技术和可再生资源,促进整个供应链的绿色化转型,进一步降低环境影响。

2.实施中的环保策略

在实施联储联备模式时,应考虑以下环保策略:

(1)优化能源利用: 引入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减少供应链中的能源消耗,例如优化运输路线和使用节能设备。

(2)减少废弃物和污染: 设计闭环供应链,促进废物回收和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同时,推动供应商实施清洁生产措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排放和废弃物产生。

(3)生态系统保护: 在供应链设计中考虑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例如通过可持续土地管理和水资源管理,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压力和破坏。

3.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在实施联储联备模式的过程中,企业应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这包括:

(1)促进社会公平与公正: 建立包容性的供应链,关注员工福祉和劳动条件,确保供应链各环节的社会责任和公平待遇。

(2)社区参与和支持: 支持当地社区的发展,通过社区投资和教育支持,促进供应链对当地经济的积极影响。

(3)透明和道德经营: 坚持透明的业务运作和道德经营准则,确保供应链中各方的合规和良好商业行为,从而增强企业在社会和市场中的声誉和可信度。

结语:

深入探讨了联储联备模式在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分析其对供应链弹性、效率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我们揭示了该模式在应对不确定性和降低环境影响方面的关键作用。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球供应链的复杂化,联储联备模式将继续发展。我们展望其在智能化技术支持下,能够更加精准地预测需求、优化资源配置,并加强供应链网络的弹性和可持续性。这一发展趋势将为企业提供更大的竞争优势,同时推动全球供应链向更加智能、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华颖,高崎.联储联供模式下装备维修器材储存数量建模[J].现代防御技术,2021,49(06):112-117.

[2]张福德.加强基础管理 提高保供能力 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物资供应工作[J].铁路采购与物流,2007(05):38-39.

[3]黄宝华,姚方媛. 畅通配送流程 增强保供能力[N]. 贵阳日报,2022-09-16(005).DOI:10.28295/n.cnki.ngyrb.2022.002612.

[4]叶青松. 基于供应链管理的核电企业备品备件联储平台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19.

[5]张小光,吴琦,杜廷垚.大型钢铁企业关键备件联储联备供应链战略共享探讨[J].冶金设备,2022(S2):155-156+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