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项目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3 16:47:18
/ 1

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项目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研究

姜英

紫金矿业建设有限公司 福建省厦门市 361000

 

摘要:当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对建筑工程来说,风险管控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因此,要对建筑工程的项目风险管理工作重视起来,对潜在的风险进行预判、总结、分析,制定针对性的风险防控举措,使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提升。并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中,渗透风险管理理念,最大程度避免风险的发生。

关键词:工程建设管理;项目风险评估;应对策略

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通常涉及复杂的计划、预算和资源管理,同时还需要应对各种潜在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会对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成本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风险管理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帮助项目管理团队预见并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完成。

1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定义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是指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通过合理的组织、协调和控制各项资源,以实现项目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和体系。它涵盖了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各个环节,并涉及到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时间资源、财务资源等多方面的管理。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核心目标是确保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并在预算范围内实现经济效益。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特点包括系统性、综合性、协同性和动态性。它需要对项目进行全面的规划和组织,充分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协同运作。同时,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也需要灵活应对项目中的变化和风险,及时做出调整和决策。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减少资源浪费和成本超支的风险。它可以通过合理的计划和组织,提高施工进度的控制和协调,减少工期延误和资源闲置。同时,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也可以提供全面的信息和数据支持,帮助管理者做出科学决策和预测,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市场竞争力。

2加强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项目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2.1积极引入风险管理机构

引入风险管理机构,能够对建设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大多数风险得到有效规避。从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以承包商为基础的工程建设,通过第三方专业的风险管理机构,可以合理分配资金资源,全面把控建筑工程的建设进度,并以担保机制为基础,确保整个建设的顺利推进,防止风险的发生。风险管理机构需要对各方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和保障,全面分析合同内容,对可能涉及的合同风险进行逐字逐句地分析,对其中的职责条款要进行逐一的明确。实际在引入风险管理机构时,需要对他们的资质进行考察审核,并结合自身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专业的风险管理机构,不要一味追求机构权威,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类型的专业结构,考察风险管理机构的专业素养、能力水平、企业文化等,能够帮助企业有效规避风险。

2.2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涉及将风险责任转移给其他方,通常是通过合同或保险来实现的。以下是一些风险转移的常见方法。

2.2.1保险

购买适当的保险政策是一种有效的风险转移策略。通过保险,项目团队可以将某些风险责任转移到专业的保险公司。具体而言,工程一般责任保险是一种常见的保险类型,它可以覆盖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损失和意外事件。这包括工程现场的意外伤害、物料损失以及施工过程中可能导致的损害。购买这种保险有助于减轻项目团队承担的潜在经济风险,同时确保在不可预测的情况下有资金来应对潜在的损失。

2.2.2分包

将特定工程任务分包给专业承包商是另一种常见的风险转移策略。分包可以将一部分风险责任转移给承包商,因为他们通常对其分包任务的风险负有责任。这意味着分包商必须采取措施来确保其分包任务的质量、安全和按时交付,从而降低项目团队的风险。分包通常涉及专门领域的专业承包商,他们具有相关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可以更好地管理特定任务的风险。例如,电气工程可以分包给电气承包商,他们对电气系统的设计和安装有深入的了解。

2.3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为了有效降低风险对项目的影响,管理者需要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作为决策主导者的管理者需要具备明确的风险管理意识。只有管理者本身对风险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足够高,才能够引导施工团队重视风险管理,并在参与风险管理过程中约束自身行为。缺乏风险意识的管理者可能导致项目施工期间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从而增加风险因素的生成概率。因此,管理者需要从全面管理的角度出发,多角度、系统性地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带动项目各个主体部门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在项目计划阶段,管理者需要明确项目设计方案的具体要求,并要求设计团队制定预备方案。设计人员需要进行实地勘察,通过土质分析和气候判断等手段,设计出合理的施工方案,消除潜在的风险隐患。例如,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可能存在地质灾害的风险,因此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如加固地基或采用适当的地质处理方法。管理者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机制,及时获取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数据和信息,发现潜在的风险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例如,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需要密切监测和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出现材料强度不达标、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从而避免可能导致建筑结构安全隐患的风险。

结语

明确定义角色和责任、确保团队成员具备专业知识、促进协作和沟通以及制定时效性的应对策略和阶段性计划等策略都有助于提高风险管理的有效性。风险应对策略包括规避、转移、减轻和接受,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策略至关重要。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明智地管理风险可以降低项目失败的风险,减少潜在的损失,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因此,风险管理应该被视为项目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不断更新和调整以适应项目的变化和不断演化的风险因素。只有通过综合的风险管理和明智的应对策略,建筑工程项目才能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取得可持续的成功。

参考文献

[1]温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识别与应对[J].广西城镇建设,2023(05):51-54.

[2]林长春,程晓纲,王城,等.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09):247-249.

[3]邹建明.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12):58-60.

[4]张世阳,全博文.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城市建筑空间,2022,29(S2):836-837.

[5]宫光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风险及其防范策略[J].砖瓦,2022(09):106-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