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30121198706202880
摘要:建筑工程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质量控制技术作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手段,随着工程规模和复杂性的增加,传统的质量控制手段已经难以满足需求,需要不断探索和引入先进技术。因此,文章旨在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的质量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应用情况,探讨其在实践中的作用、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解决策略
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工程质量监督制度体系不健全
在当前技术条件与工程管理环境下,建筑工程质量的干扰因素趋于多样化,如何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与把握,形成完善可行且具有明确导向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是现代工程项目实施中的关键所在。纵观当前建筑工程监督管理实际,所实施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在约束力、导向性与执行力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其内涵要求、工作要求与标准规范等与工程项目建设的发展动向和规律不相契合,难以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行为的实施提供可靠保障。也正是因此,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活力明显滞后,项目参与各方的沟通路径存在明显短板。
1.2监督资源缺失问题
结合现阶段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可发现,监督机构存在人员技术力量不足、资源缺乏等问题,这限制了他们质量监管工作的有效落实。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转变监管思路,从项目导向监管模式逐渐转为资源导向管理模式。这意味着不再过度强调监管频次和全覆盖管控,而是要在监督中更加注重资源的有针对性使用,关注关键环节和风险点的监管。这种理念有助于提高监管的质效,确保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1.3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综合素养有待提升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新形势的变化及其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实操技能、从业综合素养等均提出了更高要求,若行业人员不能够与时俱进,及时充实更新自我专业技能,则势必会影响工作实效。从当前现状来看,部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对行业内的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与技术规范等掌握不全面、不深入,片面地认为只要按照既定方案完成工程质量监督任务即可,无形之中割裂了工程项目各类相关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加之个别人员责任意识、质量意识与风险意识淡化,影响工程质量与效益。
2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方法策略
2.1强化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
在质量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是推动技术进步和应用的重要驱动力。未来,应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推动先进技术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例如,可以借鉴无人机、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将其与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相结合,实现对施工过程的智能监测和管理。还可以探索新的质量控制手段,如虚拟现实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为监督人员提供更直观、全面的数据展示和分析。此外,要鼓励产业融合,促进科技企业、建筑企业和监督机构之间的合作,形成技术创新合力,共同推进质量控制技术的发展。
2.2引入现代信息化的工程质量监管系统
设计并构建一个依托于前沿数字化管理思维的工程质量监督智能框架,旨在创建一个高效、便利的工程质量管理服务平台。这个框架旨在梳理并强化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元素和各阶段的有序互动,以提升整体效率和协作效应。在现代高效的工程质量监控框架中,我们致力于提升对建筑施工技术数据的集成分析能力,通过构建精细的数据分析模型,模拟关键的质量控制节点,从而从多个维度和层次上优化工程质量监督的效果。我们构建了一个集成的工程质量预警监控平台,将技术管理、材料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设备管理等模块无缝融合。通过设定严谨的预设条件,精确地监控、解析和反馈各种可能的质量问题。这个平台采用动态策略,打造了一体化、协同运作且流程优化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每一阶段的质量控制都能实时响应,实现精准把控。
2.3合理运用科技监督管理手段
科技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是新型监管机制的核心。大数据、网络平台、人工智能等技术被融合应用,提高了信息处理速度和管理效率。这些手段能够迅速搜集、分析和传递信息,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决策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持。新型监管机制以“双随机、一公开”和“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构建了更加高效、透明的监管体系。信用监管是其基础,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质量监督管理数据库建立之后,可对建筑工程项目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监管机构可以更科学、准确地进行监管。这不仅有助于问题的早期发现,还提供了基于数据的决策依据。
高科技检测设备的应用是保障施工质量监管效率和准确率的关键。例如音视频和超声波等高科技设备能够有效检测结构和工程质量,确保工程符合标准要求,提高了监管的精度和有效性。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应用程序App的制作是另一创新举措。这些应用程序以模块化方式提供自我监管和信息交流功能,使监管更加便捷和互动化。此外,将建筑工程项目制作成3D模型有助于直观展示监督管理内容,并简化流程。通过虚拟模型,监管机构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工程进展和质量状况。科技化进程不仅提高了质量监督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还推动了监管的现代化。通过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监管机构能够更好地应对不断变化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挑战,提供更高质量的监管服务。
2.4加强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质量控制技术的应用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未来,应加强对质量控制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人才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一方面,要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强相关专业的教育和科研,培养更多的质量控制技术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不断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此外,还要加强团队建设,构建由专业人员组成的高效团队,形成人才互补、协作有序的工作格局,共同推动质量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5坚持整体化管理理念,构建闭环控制机制
建筑工程的稳固根基在于质量的卓越,工程质量的严谨监管不仅是推进项目高效实施的必要途径,更是体现创新管理策略的关键环节。因此,项目执行者应秉持全面的管理视角,紧密链接项目的起始、进行和结束阶段,确保每个阶段和步骤的质量监督都能无缝衔接并切实落地。优化施工现场的运营模式,将建筑品质、成本效益、技术创新和进度管理紧密结合,通过收集整理各类工程数据指标,遵循模块化和细分化的质量管理原则,构建一个以清晰流程为基础的全程监控体系。这一闭环系统有助于消解影响工程质量的不确定性因素,并将事后改进前置为预防措施,充分凸显事前管控的力量,从而确保工程质量监管的实效性和前瞻性。
结论
质量控制技术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关键手段,在施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用先进技术可以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全面监控和管理,保障工程质量的合格性和安全性。然而,在质量控制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如技术创新难题、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等。为了推动质量控制技术的持续发展,应强化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推动标准化与规范化,加强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通过持续努力和改进,质量控制技术将更好地发挥其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中的作用,为保障工程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林松霖.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索[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10):138-140.
[2]常静.探讨如何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高效开展[J].中州建设(电子版),2022(2):54-56.
[3]孙宁,许亚楠,连琨.主体结构检测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控制中的应用探讨[J].砖瓦世界,2022(13):220-222.
[4]宋颖,朱晓良.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工程机械,2021,3(2):98-99.
[5]孟学斌,张建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及策略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1,19(5):365-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