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 基础医学教育部
摘要:本文从杂色纷呈的后殖民理论家群落里,本文论述了三位重量级的理论家,对他们思想理论的分析,有助于我们对后殖民主义理论更准确的把握,进而指出后殖民主义文化批评对我们实现文化战略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东方主义;文化杂交;模拟
一.引言
后殖民主义批评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色彩的学术思潮,它主要是一种着眼于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关系的话语。它充分汲取非洲反殖民主义话语、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福柯的话语权利理论的营养,并结合“文化研究”的成果对东西方关系进行再认识,从文化角度解读殖民,对“边缘”、“他者”、“属下”、“少数”等予以特别的关注,从而体现出强烈的“反话语”、“颠覆性”、“反中心主义”的倾向。
二.赛义德的东方主义
美国当代重要的批评理论家,后殖民批评理论代表人物爱德华·赛义德是巴勒斯坦人。在《东方主义》一书中,赛义德集中阐述了文化权力的作用以及社会语言对意图和生产的影响,话语与政治权力的关系。东方学是西方人站在西方优越于东方的前提立场上被描述与假设的一个结果。有关东方学的理论表述已脱离了它自身的真实存在,而成为了西方人强加给东方的一个文化身份。在这一过程中,东方已被不知不觉地“他者”化了。东方从一开始便失去了自己表述自己的权利,失去了话语的主动权,而成为一个被描述的对象,东方学也便成为西方实现对东方文化霸权扩张的有力的理论武器。
可见,东方主义是西方按照自己的文化话语对东方的理解和重构。赛义德提出东方主义这一概念,具有明显的警世作用,其目的是要超越那种非此即彼的僵硬二元对立的东西方文化冲突模式,强调那种东西方对垒的传统观念应该让位于新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第三条道路”。第三条道路是为了消灭所有中心使得多元并生共存,要消除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力求超越东西方对抗的基本立场,解构这种权力话语神话,使东方和西方成为对话、互渗、共生的新型关系构成。《东方主义》一书,在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领域中引起人们的广兴趣,但也遭致各方面的误解和攻击。在赛义德看来,《东方主义》不是一部宣传恐外仇外的、侵略性的东方种族主义的书,而是强调文化多元主义、批判西方坚持东方主义立场的人,促使民族主义退烧,坚持东西方对话的超越性的著作;是对东西方对立境况的批判,而不是对这一僵化误解境遇的肯定;是面对世界上的文化霸权去努力消解霸权本身,而不是要用一个话语霸权去取代或抗衡另一个话语霸权。
三.斯皮瓦克与霍米·巴巴
美籍印度裔女学者斯皮瓦克是第三世界妇女文化批评中首屈一指的文学理论家和文化批评家,西方后殖民理论思潮的主要代表。她善于运用女权主义理论分析女性所遭受到的权力话语剥离处境,运用解构主义的权力话语理论去透析后殖民语境的“东方”地位,运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殖民主义权威的形成及其构成进行重新解读,来解析权威的力量并恢复历史的真相,将其批判性颠覆性和边缘性的精神同自己本民族受殖民压抑的历史记忆联系起来,从而在历史话语剖析、关心第三世界妇女命运与对帝国主义批判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斯皮瓦克面对身为东方人、女性和第三世界成员的三重压力,深切的感受到鲜明的意识形态侵害,由此将自己定位为第三世界妇女的代言人,并以此角度重新书写历史。她认为处在中心之外的边缘地带的殖民地对宗主国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上的依赖使其文化记忆深深打下臣属的烙印,历史在被中心话语编辑的过程中受到认知暴力的挤压。在西方宗主国看来,历史成为被看的叙述景观,并在虚构变形中构成历史的虚假性。斯皮瓦克要重构真实的历史叙述,反对这种帝国主义的历史描述和将历史叙事虚构化的策略,致力于建立第三世界自身历史的新的叙述逻辑。将种族、阶级和性别作为分析的代码,使斯皮瓦克能相当深入地对殖民地权力话语加以政治揭露,对文化帝国主义的种族中心主义加以批判,进而为臣属的文化重新命名。在历史上和文学中,第三世界妇女都被打上了父权化殖民化的烙印,在男性权力话语中,第三世界妇女成为不在场的、无名的、不确定的空洞能指。在西方女权主义眼中,第三世界妇女也被说成是自恋型、虚构与的“他者”。斯皮瓦克坚持必须产生一种异质文化复员的方式,即承认第三世界妇女作为一种具有性别的主体,是具有个体个性的多样性的主体。作为第三世界妇女话语权力的捍卫者,她强调应该重新重视被霸权主义、父权社会压制的声音,将第三世界妇女的命运与意识形态发展联系起来,从不同国别的女性主义文本中解读其背后的生产支配作用、剩余价值实现过程和政治策略。
1949年出生在印度孟买,现为美国哈佛大学英语系教授的霍米·巴巴被认为是当今研究世界文化的权威,同时也被认为是“后殖民理论三剑客”之一。他强调西方霸权主义对东方文化的侵略,同时他也强调了东方人对西方文化入侵的抵制和反抗,并提出了一种解构主义的“文化杂交”理论和模拟论。他最早将混杂性的概念借用到了后殖民理论对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中。在后殖民研究中,巴巴认为殖民者对被殖民者的统治与压迫并不仅仅是权力的单向运作,实际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彼此交织、难以严格划界和区分的。混杂性是“由殖民行为所带来的两种文化接触地带所产生的跨文化形式”。在后殖民话语中,混杂现象既不完全属于殖民者一方,也不完全属于被殖民者一方,它一方面重复现有文化的起源,另一方面也在殖民压迫下又不断创造新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实践,以新的文化来抵抗旧的文化。被征服者在被殖民之后被迫不断地对殖民话语进行模拟,在模拟的过程中也不断从内部对其进行改造,在殖民意识中发现、撕开裂缝,打破二者之间的二元对立,在其中制造含混与杂糅,生成第三个空间,以抵抗本质主义、整体性的西方文化霸权话语。
四.后殖民主义文化研究的现实意义
后殖民主义理论主张从边缘性、非主流的立场出发,批判西方中心论、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偏见,批判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文化霸权。这些在西方社会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对近年来西方主流文化逐渐强大起来的右翼新保守主义、新种族主义倾向,无疑起到了十分积极的批判和制衡作用的。同时后殖民主义批判主张一种解构的立场,通过解读文本中模糊和含混不清的部分,来剖析批判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意识形态,揭露普遍性知识和“真理”所隐藏的西方偏见。后殖民主义主要依靠和借鉴的是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理论,在分析和阐释非西方国家文化的时候,拓展、扩大了“后学”的批评视野和理论空间。当前,中国正在走向现代化,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面对全球化和本土化,如何完成新的文化话语转型,怎样重新认识自我文化身份,以及怎样重构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要打破二元对峙的局面,消除西方中心或东方中心的二元对立,解除一方压倒或取代另一方的紧张关系。以开放的心态,多元并存的态度,共存互补的策略面对东方与西方。即应该让世界充分地了解中国,也应让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这才是中国参与世界性话语并破除“文化霸权”话语的基本前提。后殖民主义的文化批评强调的文化是平等对话,指出民族文化之间没有优劣之区别。这要求我们在进行东西方对话时,一方面不要患文化“失语症”,开口必言西方,忘记甚至抛弃自己丰富的文化遗产;一方面不要妄自尊大,盲目地将西方文化一通批评,从而达到提高自己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
[2]李应志,罗刚.后殖民主义人物与思想[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7
[3]陆杨.文化研究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
[4]赵一凡.西方文论关键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1
[5]刘捷,邱美英,王逢振.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