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广厦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泰安市 271000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生产管理与风险防范策略是确保施工过程安全、高效进行的关键。本文综述了当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了施工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因素,包括人为、技术、环境和管理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安全生产管理策略,如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检查与监督以及应急管理与救援体系。同时,本文探讨了风险防范措施,包括风险识别与评估、风险控制与缓解措施以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应用。通过实施这些策略和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程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风险防范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和风险防范是施工过程中的重中之重。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施工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加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策略,对于提高施工安全水平、保障工程质量和进度具有重要意义。
1.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主要安全风险因素分析
1.1人为因素
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技能水平、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施工安全。首先,安全意识不足是导致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工人往往因为缺乏足够的安全知识和对潜在危险的认识不足而忽视安全规程。其次,技能水平不足也是一大隐患,未经充分培训的工人可能无法正确操作机械设备或执行施工任务,从而增加事故风险。此外,工人的行为习惯,如不按规定佩戴安全防护装备、在高风险区域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等,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诱因。
1.2技术因素
不合理的施工设计或施工方案可能导致结构不稳定,增加坍塌风险。使用不合格或老化的建筑材料和设备,以及缺乏有效的维护和检修,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此外,施工技术的落后或不当使用,如高空作业、爆破作业、深基坑开挖等高风险作业,如果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安全措施,将极大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技术文档的不完善或错误,也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的误解和操作失误,从而引发安全问题。
1.3环境因素
恶劣的天气条件,如强风、暴雨、雷电、高温或严寒,都可能影响施工安全,增加事故风险。地质条件复杂或不稳定的施工现场,如软土、滑坡易发区、地震活跃带等,也会对施工安全构成威胁。此外,施工现场的布局不合理,如交通流线混乱、材料堆放不当、照明不足等,都可能导致工人受伤或设备损坏。周边环境的影响,如邻近建筑物、交通要道、居民区等,也需要在施工安全管理中予以考虑,以避免对第三方造成伤害或损失。
1.4管理因素
管理不善可能导致安全规程和标准得不到有效执行,安全培训和教育不到位,安全检查和监督不严格,以及应急预案和救援措施不完善。项目管理层的重视程度不足,安全管理体系的不健全,以及安全文化建设的缺失,都会直接影响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此外,施工进度和成本的压力,可能导致安全措施被忽视或削减,从而增加事故风险。管理人员的能力和经验不足,也可能导致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评估不准确,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策略
2.1安全教育与培训
安全教育与培训是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针对新员工和转岗员工,应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和岗前培训,确保他们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则和操作流程。定期组织安全知识更新培训,针对施工中常见的事故类型和预防措施进行讲解,提高员工对潜在危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此外,对于特种作业人员,如高空作业、电工作业、起重作业等,必须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具备相应的操作资格。同时,利用模拟器、虚拟现实等现代培训技术,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和趣味性。安全教育与培训还应包括应急救援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员工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
2.2安全检查与监督
建立定期的安全检查制度,包括日常巡查、周检、月检等,确保施工现场的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持续的监督和执行。采用随机抽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检查的实效性和威慑力,防止安全管理中的形式主义和敷衍塞责。此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视频监控等,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同时,加强对安全检查人员的培训和考核,确保他们具备专业的安全知识和检查能力。建立健全的安全问题反馈和整改机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并跟踪整改情况,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2.3应急管理与救援体系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坍塌、触电、中毒等各种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和责任分工。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技能,确保在真实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行动。此外,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如消防器材、急救包、安全绳索等,并确保这些设备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用。同时,与当地医疗机构和救援队伍建立合作关系,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的外部支援。建立事故报告和调查机制,对发生的事故进行彻底调查,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建筑工程施工风险防范措施
3.1风险识别与评估
风险识别与评估是建筑工程施工风险防范的首要步骤,它涉及到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的识别、分析和评估。首先,通过历史数据分析、专家咨询、现场勘查等方法,全面识别施工现场的潜在风险因素,包括人为、技术、环境和管理等方面的风险。其次,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如风险矩阵、故障树分析(FTA)、事件树分析(ETA)等,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其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后果。此外,建立动态的风险评估机制,根据施工进度和条件的变化,定期更新风险清单和评估结果,确保风险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3.2风险控制与缓解措施
对于高风险活动,如高空作业、爆破作业、深基坑开挖等,应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并通过技术改进和管理优化,降低风险水平。采用工程控制措施,如设置安全网、防护栏、警示标志等,以物理隔离的方式保护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此外,对于无法完全消除的风险,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提供合适的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眼镜等,确保工人在高风险环境下的安全。同时,建立风险监控和预警系统,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风险状况,及时发现异常并采取应对措施。加强与相关方的沟通和协调,如业主、监理、设计单位等,共同参与风险管理和控制,形成合力。
3.3安全技术措施的应用
推广使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如自动化施工机械、智能监测系统等,减少人工操作的风险,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利用信息技术,如建筑信息模型(BIM)、物联网(IoT)等,实现施工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提前模拟施工场景,优化施工方案,减少施工中的不确定性。此外,应用安全监测技术,如传感器、无人机巡检等,实时监控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同时,加强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创新,如新型防护材料、智能安全帽等,不断提升施工安全的技术支撑能力。
结束语
在建设工程的实际施工中,要根据不同的因素,采取可靠的措施对安全风险进行管理,以减少或避免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的发生,确保任何一个施工环节都能对建设工程进行安全检查,为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从而保证大规模工程实现的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林惇意,林萌鑫,王爱芳.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24,(06):40-42.
[2]林强.关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研究[J].散装水泥,2024,(03):222-224.
[3]谭飞飞.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探究[J].江西建材,2024,(05):31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