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妇幼保健医院
摘要:目的:探究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应用更昔洛韦治疗的效果以及对EB病毒特异性抗体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2021年1月到2023年12月,于本院选取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一共30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治疗,观察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比较治疗效果和EB病毒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VCA-IgM与NA-IgG阳性率较对照组,观察组均较优,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应用更昔洛韦治疗的效果显著,对EB病毒特异性抗体产生的影响较大,应进行推广。
关键词:更昔洛韦;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病毒特异性抗体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属于常见儿科疾病之一,诱发原因为感染EB病毒,属于急性感染疾病之一。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症状可分为多种,包括淋巴结肿大、皮疹、发热等,临床症状不易被发现,因而极易被忽视,同时误诊率较高。由此可见,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鉴于此,此次研究选取30例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分析了更昔洛韦治疗的效果以及对EB病毒特异性抗体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1年1月到2023年12月,甄选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男性和女性8和7例,年龄(2-8)岁,平均(5.72±1.02)岁,病程介于1到7天之间,病程均值为(3.13±0.35)年;观察组男性和女性9和6例,年龄(2-8)岁,平均(4.71±1.02)岁,病程介于1到5天之间,病程均值为(2.50±0.27)年。对比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
纳入标准:(1)满足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相关诊断标准;(2)签署知情同意书,且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3)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1)免疫缺陷疾病患儿;(2)近期接受过相关资料;(3)属于过敏体质。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天津未名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30028,1瓶20ml),喷在患处,结合病情决定次数。
观察组采用更昔洛韦治疗,在100ml浓度5%葡萄糖溶液内加入5 mg/(kg/d)更昔洛韦,静脉滴注,1天2次。两组患者均进行10天治疗,即1周期。
1.3观察指标
1.3.1治疗效果。经治疗后体温正常,同时淋巴结缩小,肝功能正常,提示为显效;经治疗5天后体温正常,同时淋巴结无变化,提示为有效;不满足上述正常,提示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1]。
1.3.2比较EB病毒情况,具体指VCA-IgM与NA-IgG阳性率。
1.4统计学方法
SPSS23.0软件,(±s)资料,t检验;(n,%)资料,检验;如P<0.05或P<0.0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 | 例数 | 无效 | 有效 | 显效 | 总有效率 |
观察组 | 15 | 1(6.67) | 5(33.33) | 9(60.00) | 14(93.33) |
对照组 | 15 | 6(40.00) | 4(26.67) | 5(33.33) | 9(60.00) |
- | - | - | - | 4.658 | |
P | - | - | - | - | 0.031 |
2.2 对EB病毒特异性抗体的影响对比分析
VCA-IgM与NA-IgG阳性率较对照组,观察组均较优,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比较对EB病毒特异性抗体的影响[n(%)]
组别 | 例数 | VCA-IgM阳性率 | NA-IgG阳性率 |
观察组 | 15 | 2(13.33) | 13(86.67) |
对照组 | 15 | 8(53.33) | 7(46.67) |
- | 5.400 | 5.400 | |
P | - | 0.020 | 0.020 |
4讨论
临床儿科中,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十分常见,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且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2]。当前,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病机制仍不明确,但是可确定诱发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主要原因为感染EB病毒,通过患儿口腔,在咽部上皮细胞中增殖,且不断感染淋巴细胞,可能导致全身感染。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对患儿身体健康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所以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3]。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VCA-IgM与NA-IgG阳性率较对照组,观察组均较优。由此可知,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应用更昔洛韦治疗的效果显著,对EB病毒特异性抗体产生的影响较大,分析原因:更昔洛韦属于广谱抗病毒性药物之一,可通过特异性胸腺嘧啶核苷激酶磷酸化作用,继而对病毒NDA选择性合成具有抑制作用,可有效终止病毒延长,可减少复制[4]。与此同时,更昔洛韦的抗病毒谱广,可更有效地抑制EB病毒繁殖性,利于改善VCA IgM与NA-IgG阳性率[5]。
综上所述,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应用更昔洛韦治疗的效果显著,对EB病毒特异性抗体产生的影响较大,应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白晓莉,桂林艳. rhIFN-α1b与更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效果及对患儿细胞、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 [J]. 临床研究, 2024, 32 (06): 33-36.
[2]吉慧,史艳平,李霞,等. 清解合剂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儿童EBV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热毒炽盛型)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26 (01): 25-28.
[3]王成有.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效果及不良症状分析 [J]. 婚育与健康, 2024, 30 (02): 118-120.
[4]严梦曦. 更昔洛韦联合热毒宁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效果 [J]. 妇儿健康导刊, 2023, 2 (24): 74-76.
[5]石艳红,高勤在,徐培娟.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 [J]. 西北药学杂志, 2023, 38 (05): 16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