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经济学院 会计学院
摘要:通过对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本文探讨了内部控制如何影响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从而决定其审计收费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与审计费用成正向关系,同时内部控制质量高可以减缓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对审计风险的正向影响。最后在更改被解释变量后,结果仍得到支持。
关键词:风险承担水平;审计费用
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水平、风险承担水平都不高,企业管理者对两者不太重视,因此,必须提供强有力的证据,让管理者知道,在审计成本上,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内部控制水平是如何影响到公司审计收费的。
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从审计视角分析考察了基于内部控制的调节效应下,审计收费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为今后学者进一步深入讨论究打开新的思路。
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是指企业能够承担风险水平能力的高低,包括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两个方面,近几年来许多学者也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这一方面进行了许多的研究。马楷纯(2022)认为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高会导致审计单位的连带责任增加。[1] 熊娜等(2020)也认为高风险承担水平的企业研发支出额一般也会更大。[2]因此,审计机构可能会增加审计成本,下面是本文的第一个假设:
H1: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对审计费用有正向影响。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包括管理层在内的全体员工未来合理利用企业的各项资源、达到既定的管理目标而实施的各种方法。席龙胜等(2021)发现企业的内部控制需要确保财报的质量[3]。王静怡(2021)则表示与内部控制质量低的企业相比,内部控制质量高的企业高管在决策中会减少短视行为的发生[4]。因此内科治疗高的企业日常活动中的经营风险相较而言就会更少一些,这样就会影响审计收费。于是本文提出第二个假设:
H2: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的企业会减少企业承担风险水平对审计收费的影响。
本文选择了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初选样本,经最后处理,共获得17099份有效的数据样品。
本文将利用stata17进行实证检验并分析,本文的数据除了有关内部控制质量的指数从迪博数据库获取,余下均来自CSMAR数据库。为了防止极端值影响实证结果,将所有的连续变量用stata17进行了上下1%的缩尾(Winsorize)处理。
审计收费(LnFee)。为了使实证结果更具有可信度,本文参考了邢立全和陈汉文(2013)的研究,采用审计费用的自然对数(LnFee)[5]。
企业风险承担水平(Risk)。综合前人的文献来看,将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分为政策行动、业绩指标、生存情况、看法指标四大类。与单个指标如投资强度、财务杠杆比较,对绩效变化情况的计算较为全面、客观,且易于获取。参考张鑫等(2020)的研究,本文采用滚动计算资产收益率(Roa)的波动性来衡量企业承担的风险[6]。分别选择了三年期(2007—2010、2008—2011等依此类推)和五年期(2007—2012、2008—2013等依此类推),再计算公司在每个窗口期内Roa的波动性。
内部控制质量(IC)。利用迪博数据库的内部控制指标对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若公司的内部控制质量超出了行业中间水平,则其内部控制的质量等级为1。否则用0表示。
为了实证检验在内部控制的调节作用下,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具体模型如下所示。
为了检验前面提出的假设,构建如下模型一:
在模型一中,解释变量是企业风险承担水平(Risk),被解释变量是审计费用(LnFee)。如果企业风险承担水平(Risk)的回归系数大于0,则验证了假设一。
为了检验内部控制对两者之间的影响,在上一个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如下模型二:
在模型二中,解释变量是企业风险承担水平(Risk),被解释变量是审计费用(LnFee),内部控制质量(IC)为调节效应。如果企业风险承担水平(Risk)的系数结果大于0,且IC*Risk前的系数小于0,则验证了假设二。
首先本文先进行了描述性统计,详细数据可见表2。从表2可以得出,审计费用(LnFee)的均值为13.720,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6.270和12.430,说明不同的上市公司审计成本仍有差别和波动。Risk01的均值和标准差为0.030和0.050,Risk02的均值和标准差为0.040和0.060。这表明,当前的上市公司高管们在做决定时,并不会冒险,他们会保持一定的理智,但也不能排除一些公司选择高风险。Risk01和Risk02的最大值为0.350和0.380,最小值都是0,这表明,不同的公司在风险容忍程度上也有差别,并不完全一样。内部控制质量(IC)均值为0.490,说明内控高和低的公司数量差不多。是否亏损(Loss)的均值是0.080,在上市公司中,92%的企业没有出现负值,仅有8%出现了亏损。审计复杂程度(Complex)平均数是0.500,表明该公司的财务情况有半数是比较复杂的。剩下的变量和之前学者的研究大致相同,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表3是主要变量的Spearman系数。Spearman相关系数介于-1.0到1.0之间,数值越大表明相关性越强,一般来说0.8以上表示强相关性,0.3以下是弱相关性。LnFee与Risk01的p值大于0.1,表明两者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说明不能通过Spearman系数准确说明两者关系。而LnFee与Risk02的Spearman系数为-0.021,即为显著负相关,这表明,这与本文的假设是矛盾的。因此,在后续的分析中,为了更好地研究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和审计费用之间的关系,需要控制其他变量的影响进行有效的分析。除此之外,LnFee与Big4的Spearman系数为0.434,证明审计单位的声誉将会增加被审计单位的审计费用。四大的审计收费比一般的会计师事务所要高。其他变量的Spearman系数都在合理的范围之中,说明本文模型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表 1 主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
在第(1)列和第(3)列这两列显示的是控制企业特征、所处行业及所在年度的回归结果。LnFee与Risk01、Risk02回归结果分别为0.616、0.525,且p均小于0.01,说明假设一成立。由于审计单位特征也会对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在第(1)列和第(3)列之上,第(2)列和第(4)列又增加了对审计单位的控制。其结果为0.533、0.392,且p也均小于0.01,相对于第(1)列和第(3)列来说结果有所下降。结合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假设一成立。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与审计费用成正向关系,而Lev、Growth、Roa、Soe、Excuhl的回归结果都为负,表示这些控制变量都不会影响审计费用。
现有的研究表明,内部控制好的企业会减低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然后就会降低审计费用。但是内部控制质量对于风险承担水平与审计收费的影响还未知。针对目前的研究,将内部控制质量划分成高、低内控及总样本做回归分析,以此来发现内部控制质量对于两者的影响,结果如表五。
从第(1)列和第(2)列的结果显著为正,说明了风险承担水平对审计收费有正向影响,而第(3)列可以看出,Risk01*IC的结果为-0.474且p小于0.01,这说明内部控制质量高的企业可以减少风险承担水平对审计收费的正面影响。再看到通过Risk02进行的分析,第(4)列p值不显著说明内部控制质量对审计收费没有影响,而第(5)列的结果则是同第(1)(2)两列。最后看第(6)列,Risk02*IC的结果为-0.536且p小于0.01,也说明了该结论。
所以,假设二也得到了验证,内部控制质量高的公司减少了风险承担水平对审计收费的正向关系。
本文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符合条件的17099个有效数据为研究的样本,控制可能对结果造成影响的数据的企业特征和审计单位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的结果是:
首先,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和审计收费存在正向关系,即企业承担风险水平越高的时候,审计单位的收费也会越高。
其次,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的企业越会减少企业承担风险水平对审计收费的正向影响。
1.管理者在做出决策的时候,不仅仅要考虑做出决策后带来的收入与成本,还要考虑支付的审计费用。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更合适的审计单位,不能盲目的看重声誉、金额大小。
2.企业在考虑审计单位对不同的水平会进行不同的做法下,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风险承担水平,这样才能获得更高的收益。
1.内部控制质量会对两者之间的正向关系起到一个缓解作用。因此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收费定价时,不仅仅要关注被审计单位的风险承担水平,在此基础上,也要注意到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质量及体系构建。
2.通过充分利用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结合其内部控制水平,我们可以有效地提升审计质量,从而更好地实现审计目标。对于自身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以此来减少资源及精力的投入。
马楷纯.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基于盈余管理的中介作用[J].经济研究导刊,20221(27).
熊娜,宋洪玲,江少波.企业风险承担、高管财务背景与投资效率[J].会计之友,2020(10).
席龙胜,万园园.企业金融化、内部控制与审计定价[J].财经理论与实践,2021(05).
王静怡.内部控制质量、信息披露质量与审计收费——基于深交所主板 A 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1(13).
邢立全,陈汉文.产品市场竞争、竞争地位与审计收费——基于代理成本与经营风险的双重考量[J].审计研究,2013(3).
张鑫,乔贵涛,王亚茹.企业风险承担是否提升了审计收费水平?[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20(1).
陈书亚.股权集中度、产权性质与审计费用[J].财会通讯,2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