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经济学院
摘要:大数据的迅猛发展深深的影响着会计行业,对会计的高等职业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推动着会计高职教育朝着更深层次发展,要求产学研和业财的进一步融合。本文就如何建设新时代的高职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新时代;大数据;会计;高职教育
一.新时代对会计高职教育的影响
大数据的崛起导致了对会计专业人员技能的新需求。大数据要求会计人员具备更强的数字技能,包括数据分析、信息技术、数据隐私与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会计软件、财务管理系统等数字工具的广泛应用,会计高职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现代财务软件和信息系统的熟悉度,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随着数字化程度的提高,大数据对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数据的发展使得会计职业与其他领域的交叉越来越频繁。
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一)行业新要求对会计教育体系的冲击
大数据要求会计专业人才具备更强的数字技能,包括数据分析、信息技术、数据隐私与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大数据的快速发展意味着会计专业人才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会计专业人才需要了解与信息技术、法律、市场营销等领域的相关知识,这要求会计专业人才具备更为综合性的跨学科素养。数据隐私与安全挑战,随着数字化程度的提高,数据隐私和安全成为重要问题。会计专业人才需要了解数据隐私保护的法规和标准,并具备保护财务数据免受恶意攻击的能力。管理大数据的能力,大数据时代产生大量数据,包括交易数据、用户行为数据等。会计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管理和分析大数据的能力,以提供更准确的财务报告和业务决策支持
(二)课程资源与会计教育改革不适应
会计领域的法规、标准和实践不断发展和更新。过时的教材和内容可能无法反映大数据时代的新要求,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知识缺口。大数据要求会计专业人才具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因此课程资源需要更强调实际案例、模拟项目和实习经验的融入。技术工具使用不足,大数据时代,会计领域涌现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工具。然而,有些课程资源可能未能充分整合这些技术工具的使用,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必要的数字化技能。跨学科整合不足, 大数据的发展促使会计与其他领域的交叉,使学生难以应对复杂多元的现代商业环境。课程缺乏灵活性和个性化,大数据时代,学生的学习路径和兴趣可能多样化,需要更加灵活和个性化的课程资源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缺乏国际化视野,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会计专业人才需要具备跨国公司运营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三)课程实施与校企“双元教育”连接困难
在会计教育中,课程实施与校企“双元”育人目标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传统的会计教育往往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强调会计原理、法规等基础概念。校企合作的育人目标更加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学生在实际工作场景中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实践经验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实习等形式得到增强。 传统的课程设置可能相对刚性,学生需要按照预定的课程体系学习。而校企合作更加注重灵活性,可能会根据企业的需求和行业的变化不断调整课程设置。 传统的会计教育可能更加注重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传统课程可能更加注重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校企合作倡导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传统课程可能在将学科知识与实际工作场景相连接上存在一定难度。 校企合作致力于将学科知识与实际工作场景更紧密地结合。
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
(一)加强产学研一体化
产学研一体化,将产业界的研究成果纳入到教学中,促进学术界和产业界的深度融合。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参与与企业相关的研究项目,将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行业讲座和培训,定期邀请企业专业人士来进行行业讲座,分享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实践经验。学校还可以开展企业定制的培训课程,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校企合作项目,推动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参与实际的项目中,与企业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这有助于学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实际操作技能。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更多实习机会,使学生在校期间有更多机会接触实际工作,提前适应职业环境。建立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推动双方在学科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深度合作。
通过这些方式,会计高职教育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培养更具实际操作能力的会计专业人才。产教融合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就业,也能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二)创设灵动课堂
创设灵动的会计教育课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科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以下是一些建议,可以帮助教师创设更加灵动的会计教育课堂:
引入真实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会计知识。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创设互动环节,例如小组讨论、学生演讲、问题解答等。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利用科技手段,如在线教学平台、多媒体教材、虚拟仿真等,提高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这可以使学生更加活跃参与课堂,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会计概念。安排实际的操作环节,例如会计软件的使用、财务报表的编制等。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会计原理,并培养实际应用的能力。游戏化学习,将游戏元素融入教学,设计有趣的学习游戏或模拟比赛。游戏化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并促进知识的深度记忆。安排学生进行企业现场参访,或邀请行业专业人士来进行嘉宾讲座。这样的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行业实际运作情况,拓宽他们的视野。将会计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例如经济学、管理学、信息技术等。这有助于学生形成更全面的视角,理解会计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这可以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不同难度层次的任务、个性化的辅导等方式实现。提供及时的反馈机制,包括课堂测验、作业评价等。学生通过及时的反馈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思辨性讨论,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通过以上方法,会计教育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科兴趣,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使课堂更具灵动性。
(三)加强业财税一体化建设教育
加强会计高职教育与业务、财务和税务的一体化建设对于培养更全面、适应性强的会计专业人才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措施,有助于实现业财税一体化建设。
设计整合业务、财务和税务知识的课程,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这三个领域的关联和相互影响。强调实际案例和业务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实际工作挑战。
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联合培训项目。通过与业界紧密合作,将企业实际业务融入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业务、财务和税务之间的联系。开设实践性强、综合性的实践课程,如财务报表分析、税务筹划实践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和模拟业务来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设财税实训中心,建设财税实训中心,提供模拟企业环境,让学生在这个实践平台上进行财务和税务业务操作,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促进会计教育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跨学科合作,如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等。这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理解业务、财务和税务的综合性问题。税务法规更新跟踪,教学内容要及时跟踪税收法规的更新,确保学生了解最新的税收政策和法规变化,培养他们具备应对法规变化的敏感性和适应性。
鼓励学生参与行业证书的培训,如注册会计师(CPA)、注册税务师(CTA)等。这些证书培训项目可以为学生提供更深层次的业务和税务知识。组织定期的学术交流会议,邀请业内专家和学者分享最新的业务、财务和税务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与实践的深度交流。
参考文献
[1]何炳荣.基于职业教育院校建设的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路径研究[J].经济师,2018,(08):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