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中医医院 四川广元 628000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穴位按摩联合饮食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肠道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92例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穴位按摩联合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肠道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胃肠道症状评分(11.25±2.3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5.62±3.18)分(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75.36±6.4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8.14±5.79)分(P<0.05)。结论:中医穴位按摩联合饮食护理能有效改善FD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穴位按摩;饮食护理;胃肠道症状;生活质量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以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或烧灼感等上腹部不适症状为主要表现,且无器质性病变。FD发病率高,病程长,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西医治疗FD主要采用质子泵抑制剂、促胃肠动力药等,但长期应用可能产生不良反应。中医学将FD归属于"胃脘痛""嘈杂"等范畴,认为与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等因素有关[2]。中医穴位按摩是一种无创、安全、简便的中医外治法,通过刺激体表特定穴位,可调节脏腑功能,改善症状。同时,合理的饮食护理对改善FD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穴位按摩联合饮食护理对FD患者胃肠道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为FD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92例F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23~65岁,平均(44.62±8.35)岁;病程3个月~8年,平均(3.25±1.46)年。观察组男23例,女23例;年龄22~67岁,平均(45.18±8.53)岁;病程4个月~9年,平均(3.38±1.5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罗马Ⅳ诊断标准,诊断为FD;年龄18~70岁;症状持续时间≥3个月;近1个月未使用影响胃肠道功能的药物;知情同意,能够配合完成研究。
排除标准:合并消化道器质性疾病者;合并严重心、肝、肾等功能障碍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精神疾病患者;近期有腹部手术史者;对研究用药物过敏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口服莫沙必利片,5mg/次,3次/d;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次,2次/d。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饮食指导、情绪疏导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穴位按摩联合饮食护理。(1)中医穴位按摩:选取中脘、足三里、内关、太冲、肝俞等穴位,每日1次,每次30分钟。按摩时动作要轻柔缓和,力度适中,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每次按摩后嘱患者休息10分钟。
(2)饮食护理:遵循"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原则,每日5-6餐,每餐7-8分饱。选择易消化、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蒸煮鱼肉、瘦肉、豆腐、蔬菜等。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腻、生冷食物。戒烟酒,避免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品。
两组均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1)胃肠道症状评分:采用Nepean消化不良症状指数(NDSI)评估患者胃肠道症状,包括上腹痛、上腹烧灼感、上腹饱胀感、早饱、恶心、呕吐等15个项目,每项0-4分,总分0-60分,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2)生活质量评分:采用功能性消化不良生活质量量表(FD-QO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包括饮食/睡眠、情绪状态、社会功能等维度,总分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胃肠道症状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NDS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DSI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 例数 | 治疗前 | 治疗后 |
对照组 | 46 | 28.73±4.62 | 15.62±3.18 |
观察组 | 46 | 29.15±4.85 | 11.25±2.36 |
t值 | 0.432 | 7.624 | |
P值 | >0.05 | <0.05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FD-QOL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D-QOL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 例数 | 治疗前 | 治疗后 |
对照组 | 46 | 52.36±5.18 | 68.14±5.79 |
观察组 | 46 | 51.98±5.24 | 75.36±6.42 |
t值 | 0.354 | 5.728 | |
P值 | >0.05 | <0.05 |
3 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西医认为FD与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精神心理因素等有关。中医学将FD归属于"胃脘痛""嘈杂"等范畴,认为其病机主要为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FD患者常伴有胃排空延迟、胃电活动异常、胃动力障碍等问题,这与中医所述脾胃虚弱的病机相符。同时,精神心理因素与肝气郁结、肝胃不和的中医病机也有相通之处。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医穴位按摩联合饮食护理能显著改善FD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后,观察组ND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FD-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中医穴位按摩联合饮食护理对FD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士玲,刘丽,刘莉.中医推拿按摩结合五行健脾汤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4,34(2):68-71.
[2]蔡志勇,李莹飔,方娟.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盐酸伊托必利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4,38(1):141-142+143.
[3]陈相,何妙玲.中医外治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24,39(6):1247-1248+F0003,F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