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9 15:12:17
/ 1

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分析

王学刚

青神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四川眉山 620460


[摘要]目的分析营养干预对改善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的评价。方法 参考《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方案(试行)》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125例学龄前儿童展开分析,分析营养状况并实施半年的营养干预,比较干预前后125例学龄前儿童的营养数值;干预前后的儿童家长知识知晓率。结果干预后,125例学龄前儿童身高、体重、血红蛋白指标指标均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营养数值差异显著(P<0.05);干预后,儿童家长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干预前后知识知晓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分析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予以个性化营养干预,可提高儿童营养认知,促进儿童养成健康的进食习惯,改善生长发育水平,预防营养不良,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营养干预;儿童营养;学龄前

 

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nutritional status)是指儿童平均营养水平,包括其营养摄入及均衡性的综合判定[1]。学龄前儿童营养知识匮乏,缺少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观念,这就导致即便是物质供应充足、社会保障机制和卫生状况极大改善的现在,不良饮食行为造成的营养不良仍然屡见不鲜。诸多研究发现,学龄前儿童广泛存在因偏食、厌食引发的贫血、低体重、发育迟缓问题,营养干预(Nutrition and health intervention)是针对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认知、摄入进行分析并干预的综合措施,以便更好的指导儿童合理膳食,让儿童实现健康成长。本文对125例学龄前采用以营养干预为主导的方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参考《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健康状况监测评估工作方案(试行)》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125例学龄前儿童展开分析,女53例,男72例,年龄3~8岁,均值(6.23±1.89)岁。纳入标准:认知及沟通无障碍;家长参与度高;充分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营养干预过程中请假超过1个月;代谢性疾病;免疫缺陷性疾病。

1.2方法

(1)健康教育:按照《《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22)》》[2]中膳食指导和饮食搭配标准进行教育,并指导家长如何识别食物热量、营养物质与微量元素。①内容:讲述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素需求、营养摄入对健康成长的作用,例如提醒家长应减少带子女在外就餐,因为多数餐饮都是根据“成人饮食特点”生产,油、盐等调味品较多,可能加大儿童超重肥胖发育风险;营养不良导致的缺乏性疾病的风险及预防;影响儿童进食的不利因素,例如严禁“餐桌教育”,在儿童饮食时间内,禁止引入其他学习、生活话题,儿童就餐时不谈问题,增加进餐欲望;

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维持健康饮食的技巧;食物交换法;②形式:以讲座、现场问询、建立联系卡等手段发放营养手册,每月进行1次抽查,分析儿童家长的掌握水平。③时间:为期半年,每月1次,每次60min的线下营养知识讲座。(2)建立档案:为每位儿童建立个性化档案,包括儿童身高、体重指标,评估营养情况,制订每日能量摄入表,结合儿童饮食喜好实施。(3)制定营养膳食:结合儿童饮食喜好,科学完成膳食搭配,备注食物成分、每日摄入量,指导家长学习,每月讲座时按家长反馈对食谱进行调整。

1.3观察指标

(1)营养数值:体重、身高在清晨空腹检测,血红蛋白用氰化高铁法检测;(2)知识知晓率:依据《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3]内容实施问卷调查,6个项目,每项7个条目,共42个条目,1~5级评分,每项评分>30分为知晓、<30分为未知晓。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营养干预前后营养数值比较

125例学龄前儿童营养干预前后营养数值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营养干预前后营养数值比较(±s)

组别

例数

身高(cm)

体重(kg)

血红蛋白(g/L)

干预前

125

112.36±2.36

22.58±6.23

117.36±5.26

干预后

125

117.85±2.58

26.77±6.89

126.78±6.04

t

-

17.554

5.043

13.149

p

-

0.000

0.000

0.000

2.2营养干预前后儿童家长知识知晓率比较

营养干预前后的儿童家长知识知晓率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表2营养干预前后儿童家长知识知晓率比较(n,%)

题目

干预后(n=125)

干预前(n=125)

x2

p

对健康的理解

118(94.40%)

86(68.89%)

27.280

0.000

维生素矿物质丰富的食物

111(88.89%)

78(62.40%)

23.614

0.000

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114(91.20%)

80(64.00%)

26.601

0.000

含钙丰富的食物

109(87.20%)

82(65.60%)

16.172

0.000

含铁丰富的食物

106(84.80%)

75(60.00%)

19.236

0.000

过咸食物的危害

118(94.40%)

84(67.20%)

29.319

0.000

3.讨论

学龄前儿童出现不良营养状况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类是因厌食、偏食导致营养不均衡、营养不良,另一类则是暴饮暴食、不合理膳食导致的营养过剩,无论是哪一种都将给儿童造成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影响生长发育,如身高、体重、智力等。

学龄前儿童处于成长发育最快速的阶段,也是影响其未来饮食习惯、生活行为的重要时期,如今,儿童营养问题已成为学龄前儿童最重要的问题,被学界广泛关注。毋庸讳言,整体来看,国内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并不乐观,尤其在一些乡镇地区,营养配置不科学、营养素摄取缺乏是常见问题[4],怎样通过经济、科学、合理改善儿童膳食营养水平,使其科学摄入,以预防缺乏性疾病的产生是本次研究的重点。

本研究所应用的营养干预其宗旨就是为了改善儿童体格发育、实际营养状况,并在争取儿童家长参与热情的基础上,为每位儿童制订了个性化膳食方案,结合其体格发育特点、饮食偏好,在确保营养摄入满足的同时,提高儿童依从性。本研究中,125例学龄前儿童干预后的营养数值、儿童家长知识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果证明,有效性的营养干预对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改善、健康成长有积极作用。在具体执行上,应着重了解儿童的饮食偏好、口味,从而制订个性化方案,加入儿童喜欢食物,提高参与度,保证营养摄入合理;随着营养干预的深入,儿童的营养指标也会变化,其干预内容也应按照儿童家长的每月反馈结果予以及时调整,使其更具针对性。当然,家长是决定儿童营养改善计划是否能顺利执行的关键,而家长意愿的强弱仍然在于是否充分理解儿童营养摄入的重要性以及营养干预是否“简单易行”。换句话说,在开展营养干预工作时,需始终基于家长“乐于接受”的背景下实施,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改善儿童营养状况。本研究与儿童家长均建立微信联系卡,定期为家长发送科学的营养指导,并对家长疑问进行答疑,以趣味性图片、视频的方式呈嵌入知识点,保证家长可以随时接受儿童营养的知识教育,能在任何闲暇时间进行学习,最终保障了干预效果。

针对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进行分析并予以针对营养干预有助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发育,提高家长认知,建议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苏丽贤,陈宏标. 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与监护人自评儿童体型、儿童饮食行为的关系[J]. 预防医学论坛,2021,27(11):845-847.

[2]杜松明,马冠生,《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 《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2016)》及解读[J]. 营养学报,2017,39(1):1-4.

[3]李荔,毕小艺,甘倩,等. 2019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地区学生餐剩饭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2,43(4):503-508. 

[4]束莉,李梦瑶,李晓璐,等. 安徽农村学龄前儿童缺铁性贫血及膳食营养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12):1793-1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