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心脏怎么会“累”了?—— 认识心力衰竭及其防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9 15:17:06
/ 1

心力衰竭,心脏怎么会“累”了?—— 认识心力衰竭及其防治

冯敏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德阳医院 四川德阳 618000


心力衰竭,听起来就像是心脏工作过度,累得不行了一样。但实际上,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可不是心脏真的“累了”,而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令人闻之色变的话题,带你全面了解心力衰竭及其防治策略。

一、什么是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顾名思义,是心脏功能下降,无法有效地泵血以满足身体的需求。换句话说,心脏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无法像之前那样高效地完成它的“工作”——为全身输送血液。

具体来说,心力衰竭可以是急性的,突然发生;也可以是慢性的,长期发展而来。无论是哪一种,其结果都是心脏无法充分供应氧气和营养物质给身体的各个部位,导致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

二、心力衰竭的类型

心力衰竭主要分为两大类:收缩性心力衰竭和舒张性心力衰竭。

收缩性心力衰竭:

心脏的收缩功能减弱,导致泵血能力下降。

常见于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脏疾病。

心脏肌肉受损,无法有效地收缩,影响血液的输出。

舒张性心力衰竭:

心脏的舒张功能受损,导致血液充盈不足。

常见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心脏肌肉僵硬,无法充分放松,影响血液的回流。

心力衰竭的症状

心力衰竭的症状可谓是五花八门,但最常见的包括:

呼吸困难,尤其是在运动或躺下时。

疲劳和无力感,即使进行了轻微的活动。

腿部、脚踝和脚部的水肿。

频繁的咳嗽和咳痰,特别是白色或粉红色的泡沫痰。

食欲不振和恶心。

心跳加快或不规则。

突然的体重增加,由于体内液体潴留。

四、心力衰竭的原因

心力衰竭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最常见的包括:

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脏供血不足。心肌因此受损,泵血功能减弱。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使心脏承受过大的压力。心脏为了泵血需要更加用力,逐渐导致心脏肌肉肥厚和僵硬。最终导致心脏功能下降。

心肌梗死:心脏肌肉因冠状动脉堵塞而缺血。缺血导致心脏肌肉坏死,影响心脏的整体泵血功能。

心脏瓣膜病:心脏瓣膜功能异常,如狭窄或关闭不全。影响血液的正常流动,增加心脏负担。长期发展可导致心力衰竭。

心肌病:心脏肌肉的病变,如心肌炎、心肌病等。这些病变直接影响心脏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导致心脏泵血能力下降。

先天性心脏病:出生时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如心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这些异常使心脏在泵血时面临额外的挑战。长期发展可导致心力衰竭。

五、心力衰竭的诊断

诊断心力衰竭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医生综合运用多种手段:

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你的症状、病史,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心电图:记录心脏的电活动,帮助发现异常。

超声心动图:利用超声波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评估心脏的泵血能力。

血液检查:检测特定的生物标志物,如BNP(B型利钠肽),帮助诊断心衰。

胸部X光:观察心脏的大小和形状,以及肺部的情况。

心力衰竭的治疗

心力衰竭的治疗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努力。治疗的主要目标包括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和预防并发症。

药物治疗:

利尿剂:减少体内液体潴留,减轻水肿。

ACE抑制剂/ARBs: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

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降低血压,改善心脏功能。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减少体内盐分和水分潴留,减轻心脏负担。

正性肌力药:增强心脏收缩力,改善泵血功能。

非药物治疗: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通过植入设备,协调心脏的收缩,改善泵血功能。

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预防心脏骤停,提供紧急治疗。

心脏移植:对于严重心衰患者,心脏移植可能是最后的希望。

心力衰竭的预防

控制血压和血脂:定期监测血压和血脂,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健康生活方式:

戒烟限酒:保护心脏健康,减少疾病进展。

健康饮食: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控制体重。

规律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增强心脏功能。

管理压力: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管理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等,积极治疗,控制病情。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心脏问题。

结语

心力衰竭,这个听起来就让人心惊胆战的疾病,其实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充分了解它,积极预防和治疗,就能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记住,心脏的健康关乎生命的质量,让我们一起守护这颗宝贵的“发动机”,让它永远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