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与复苏护理:抢救生命的关键步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9 15:27:57
/ 1

心脏骤停与复苏护理:抢救生命的关键步骤

页字

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 四川成都 610299


心脏骤停是一种突发性、致命性的事件,心脏骤停发生后,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患者的生命将面临极大威胁。心肺复苏(CPR)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最关键的步骤,通过正确的复苏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本文将详细探讨心脏骤停的原因、识别方法、心肺复苏的步骤及其护理要点,帮助公众和医疗从业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的急救知识。

一、心脏骤停的原因和识别

1. 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

心脏骤停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但不限于:

(1)冠心病

冠心病是引起心脏骤停的主要原因之一。冠状动脉的阻塞可导致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最终引发心脏骤停。

(2)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脏的血供突然中断,导致心肌严重缺血和坏死,常伴有致命的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进而引发心脏骤停。

(3)心肌病

心肌病如肥厚型心肌病和扩张型心肌病可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增加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的风险。

(4)电解质失衡

严重的电解质失衡,如高钾血症或低钙血症,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

(5)药物或毒物中毒

某些药物或毒物,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抗抑郁药物和毒品,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

2. 心脏骤停的识别

快速识别心脏骤停对于及时启动急救措施至关重要。主要识别方法包括:

(1)意识丧失

患者突然倒地,失去意识,无法唤醒或无反应。

(2)呼吸异常

患者呼吸停止或出现极不正常的呼吸(如喘鸣样呼吸)。

(3)无脉搏

在大动脉(如颈动脉或股动脉)触不到脉搏。

二、心肺复苏(CPR)的步骤

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关键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 现场评估和呼救

(1)评估环境

确保现场环境安全,避免患者和施救者受到进一步伤害。

(2)确认心脏骤停

快速评估患者的意识、呼吸和脉搏,确认心脏骤停。

(3)呼叫紧急救援

立即呼叫紧急医疗服务(如拨打急救电话120),并获取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急救设备。

2. 开始心肺复苏

(1)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是CPR的核心步骤,旨在维持血液循环。具体操作如下:

将患者置于硬平面上,施救者跪在患者一侧。

将一手掌根部放在患者胸骨中部,另一手叠加在上方,双手交叉,手指抬起。

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进行按压,每次按压深度为5-6厘米。

按压时保持双臂伸直,利用身体的重心进行按压,确保按压的有效性和连续性。

(2)开放气道

在进行胸外按压的同时,需要定时开放患者的气道,确保通畅。具体操作如下:

采用仰头抬颏法,将患者的头部轻轻后仰,抬起下颌。

如果患者可能有颈椎损伤,可采用下颌前移法,避免头部后仰。

(3)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可以为患者提供氧气,维持生命。具体操作如下:

确保气道开放后,捏住患者的鼻子,深吸一口气,密封包住患者的口唇,进行口对口吹气。

每次吹气持续约1秒钟,观察患者胸部是否有起伏。

成人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按压:呼吸比为30:2)。

3.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AED是一种便携式设备,可以识别心脏骤停的类型,并自动给予电击治疗。具体使用步骤如下:

打开AED,按照语音提示操作。

将电极贴片分别贴在患者右上胸和左下胸。

确认所有人员远离患者后,按下电击按钮。

在电击后,立即恢复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继续心肺复苏。

三、心肺复苏护理的要点

1. 生命体征监测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护理人员需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等。通过监测生命体征,可以及时发现心肺复苏的效果和患者的变化,调整抢救措施。

2. 维持高质量的胸外按压

高质量的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护理人员应确保按压频率和深度的准确性,避免中断按压。同时,按压时保持双臂伸直,利用身体的重心进行按压,确保按压的有效性。

3. 气道管理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定时开放气道,确保通畅。对于存在气道梗阻的患者,需及时采取措施,如吸痰、气管插管等,确保氧气供应。

4. 心电监测和电击治疗

对于心脏骤停患者,护理人员需进行心电监测,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决定是否需要电击治疗。使用AED时,需严格按照操作规范,确保电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 药物治疗

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护理人员可能需要给予患者一些药物,如肾上腺素、胺碘酮等,以恢复心律和血压。药物的选择和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嘱进行。

6. 心理支持

心脏骤停的发生对患者及其家属来说都是极大的心理创伤。护理人员需给予患者和家属必要的心理支持,安抚情绪,提供关怀和鼓励,帮助他们度过危机。

四、心肺复苏后的护理

1. 生命体征的持续监测

在心肺复苏成功后,护理人员需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各项指标稳定。定期进行心电图、血液气体分析等检查,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和代谢状况。

2. 防止再发心脏骤停

对于心脏骤停后的患者,需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心脏骤停。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因和风险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方案,如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等。

3. 康复治疗

心脏骤停后的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康复治疗,以恢复体力和心肺功能。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锻炼,促进康复。

4. 心理护理

心脏骤停和心肺复苏的经历对患者及其家属来说都是巨大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帮助他们应对心理问题,恢复心理健康。

结语

心脏骤停是一种突发性、致命性的事件,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关键。通过普及心肺复苏知识、设置AED设备、建立急救志愿者队伍,可以显著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护理人员在心肺复苏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提供高质量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进行有效的气道管理、心电监测和药物治疗,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随着急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公众急救意识的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预后将不断改善,抢救生命的希望将更加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