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双流区黄水镇卫生院 四川成都 610206
西药是指现代医学中使用的药物,通常是以化学合成的方式制成,或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出来。相对于祖国传统中药而言,西药具有更加精确的剂量和化学结构,通常以毫克计。西药的种类非常广泛,包括解热镇痛药、心血管类药物、呼吸类药物、抗菌药物及抗病毒药物。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得许多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治疗,西药作为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在医学领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药物的正确使用至关重要,不当的用药方式不仅可能降低药效,还可能带来不良反应和健康风险。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疾病的西药治疗方法,并提供正确使用这些药物的指南。
一、呼吸系统疾病:感冒和流感
通常所说感冒是指普通感冒,而流感是指流行性感冒。一般而言,普通感冒症状较轻而流行性感冒症状比普通感冒重。
常用药物:
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泰诺)、布洛芬(艾德维尔),用于缓解发热和头痛。
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达菲),主要用于流感的治疗,需在症状出现的48小时内使用。
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开瑞坦),马来酸氯苯那敏用于缓解鼻塞、流涕等过敏症状。
正确使用指南:
按时服药:严格遵循药物说明书或医生建议的剂量和时间服用,不可随意增减剂量。
注意副作用:解热镇痛药物可能引起胃肠不适,抗病毒药物可能导致恶心、呕吐等副作用,若出现严重不适,应及时就医。
避免混合用药:不能同时服用含有相同成分的多种感冒药,以免过量造成机体损伤。
慢性疼痛
慢性疼痛的病因复杂多样,表现症状也大相径庭,在临床治疗中很难界定统一的标准,需要根据患者情况灵活做到个体化。
常用药物:
非甾体类抗炎药:主要通过抑制前列的腺素的合成来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如布洛芬、奈普生等。
阿片类药物:该类药物属于强效镇痛药,具有成瘾性,仅用于急性剧痛和晚期癌症疼痛,如吗啡、哌替啶等。
抗抑郁药:对长期疼痛伴有精神忧郁,情绪低落,等症状患者需要合用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加巴喷丁等。
抗癫痫药:苯妥英钠和卡马西平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药物。
镇静催眠药:以苯二氮䓬类最常用,如地西泮,硝西泮等。
正确使用指南:
避免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长期使用该类药物可能导致胃肠道出血、肾损害等,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谨慎使用阿片类药物:阿片类药物有成瘾风险,应严格按照医生处方使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综合治疗方案:结合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多种方法,全面管理慢性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三、内分泌代谢疾病:糖尿病
糖尿病是自身胰岛素代谢障碍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患者多表现出高血糖的相应症状,发现后需及时治疗控制血糖水平。若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后期易出现白内障、糖尿病足等并发症。
常用药物:分为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
胰岛素:主要用于1型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帮助控制血糖。
口服降糖药:
双胍类: 如二甲双胍,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生成,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效果。。
磺脲类:如格列美脲、格列喹酮,可刺激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
a-葡萄糖甘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米格列醇,主要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从而降低餐后血糖。
胰岛素增敏剂: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主要增加肌肉及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发挥降血糖作用。
SGLT-2抑制剂:如恩格列净、达格列净,可减少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糖尿排泄。
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可促进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延缓胃排空,抑制食欲。
GLP-4抑制剂:如沙格列汀,可促进胰岛素分泌。
正确使用指南:
监测血糖:定期测量血糖,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药物剂量和饮食。
按时注射胰岛素:若使用胰岛素,需按时注射,并注意注射部位的轮换,避免局部皮肤问题。
注意低血糖反应:了解低血糖的症状(如头晕、心慌、出汗),随身携带糖果或葡萄糖片,以备不时之需。
四、心血管疾病:高血压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患病率高,而且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常用药物:
利尿剂:如氢氯噻嗪,通过排钠利尿,产生温和而持久的降压作用。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减慢心率,减少心排血量从而降低血压。
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减少钙离子内流,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依那普利、赖诺普利,主要扩张血管,缓解或逆转心血管重构,从而发挥降压作用。
血管扩张药:如硝普钠,能直接松驰小动脉和小静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迅速降低血压。
正确使用指南:
定期监测血压:保持每日或每周定期测量血压,记录数值,便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个体化用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治疗药物和用药剂量,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抗高血压治疗。
坚持长期用药:高血压患者必须坚持长期不间断用药,切忌中途随意停药,更换药物应逐步替代。
五、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包括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等,每种抗菌药物都有不同的抗菌谱,要合理选用抗菌药必须确定病原菌。可根据临床表现作出诊断,初步确定所选药物,然后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必要时进行联合药敏试验,进一步调整。
常用药物:
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环丙沙星,用于细菌感染的治疗。
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特比萘芬,用于真菌感染的治疗。
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奥司他韦,用于病毒感染的治疗。
正确使用指南:
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只能用于细菌感染,不得用于病毒感染。使用前需确诊感染类型,遵医嘱用药,完成疗程,避免细菌耐药。
关注药物相互作用:抗真菌药物和抗病毒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避免不良反应。
监测副作用:抗感染药物可能引起肝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等,应定期监测身体状况,若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结语
西药治疗在现代医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药物的正确使用至关重要。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监测副作用,并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和综合治疗方案,全面管理疾病。通过科学合理的用药方式,我们可以有效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维护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