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护理预防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11-14 12:41:12
/ 1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预防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

刘丽

安州区人民医院 四川 安州区 62265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长期卧床患者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护理预防对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方法:以2023.7-2024.7为本次研究时间区间,从该时间区间内我科室收治的长期卧床患者中选择70例进行研究调查,利用患者到院挂号奇偶数分组为观察组(持续质量改进护理预防方案)和对照组(常规护理预防方案),每组病人35例。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关节活动度、下肢灵活度、下肢体伸展度,均比较高(P<0.05);观察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概率比较低(P<0.05)。结论:长期卧床患者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其下肢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使患者的关节活动度、下肢灵活度、肢体伸展度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能够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概率,推荐临床上积极运用。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长期;卧床;下肢深静脉血栓

 

    卧床患者占各个医院患者中较大比例,卧床患者由于长期卧床,极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属于卧床患者比较常见及高发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有关研究指出,这种疾病病发率超过50%-70%,在我国的病发率为37%[1]。如果患者得不到及时干预,极易发生肺栓塞等更加严重并发症,直接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为此,卧床患者务必要做好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工作,给予卧床患者科学的护理措施极其必要。本文研究分析长期卧床患者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护理预防对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23.7-2024.7为本次研究时间区间,从该时间区间内我科室收治的长期卧床患者中选择70例进行研究调查,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病人35例。纳入标准:①患者知晓本次报告方案,并签署同意书;②符合卧床患者标准。排除标准:①合并传染性疾病者;②合并肝肾功能障碍者;③意识障碍或者沟通障碍者。对照组:年龄范围:36岁-53岁,中间值(48.40±4.50)岁;观察组:年龄范围:34岁-55岁,中间值(48.45±4.55)岁。比较2组卧床病人一般资料(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常规护理预防方案。内容:护理人员对患者体征进行监测;给予其皮肤清洁;帮助其翻身,协助其饮食和大小便等。

1.2.2观察组

持续质量改进护理预防方案。内容:(1)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使其提升专业能力和技能,并且定期进行考核,不合格者需要继续学习直至考核通过。对于重点环节要加强管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人施教,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落实弹性排班制度,加大中午班和夜班护理人员的投入,使护理工作质量和安全得到保证。(2)加强病房管理工作,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卫生、整齐、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病房内物品要规范放置,张贴标识,保持病房设备、设置性能良好,能够正常使用,保持病房环境的安全、有序。(3)护理人员日常工作行为要进行规范,保持仪表整洁,面带微笑,态度和蔼。让患者感受到人性化服务,体现患者知情同意与隐私保护的责任,执行操作前施行告知义务。(4)定期举行例会,对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总结,分析问题发生原因,提出整改方案,并做好本科室护理质量控制及持续改进方案。各科室护士长定期对本科室护理质量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价,对检查整改情况进行及时跟踪和检查。

1.3观察指标

(1)对比2组患者下肢运动能力评分。判定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采取本科室制定的肢体运动功能量表,内容包含节活动度、下肢灵活度、肢体伸展度,三个方面,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越强。

(2)对比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1.4统计学整理

整理本次数据通过SPSS26.0统计学开展,表示计量资料由(±s)进行,检验采用t;表示计数资料由[n(%)]进行,检验采用X2。如果(P<0.05),代表差异明显。

2 结果

2.1对比2组患者下肢运动能力评分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关节活动度、下肢灵活度、肢体伸展度,均比较高(P<0.05)。如表1:

表1:对比2组患者下肢运动能力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关节活动度

下肢灵活度

肢体伸展度

研究组

35

81.75±3.25

85.20±4.78

76.89±2.35

常规组

35

75.50±2.30

80.19±2.55

73.49±3.15

t

-

4.1822

6.501

8.297

P

-

0.000

0.000

0.000

2.2对比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概率比较低(P<0.05)。如表2:

表2 :比较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n(%)]

组别

例数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观察组

35

1例(2.85%)

对照组

35

6例(17.1%)

X2

-


P

-


 

3 讨论

有关研究指出,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是上肢的4倍[2]。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存在不同的类型、体征和症状,往往给早期诊断和治疗带来延误。为此,临床上要加以重视,把卧床患者作为预防的重点对象,及时观察期下肢是否存在肿胀现象,以便早发现,早治疗[3]。长期卧床患者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培训,使其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加强病房管理工作,不仅保持病房的卫生、清洁和舒适,还要保证病房设备的安全及正常使用;定期对倍科室护理质量工作进行检查及评估,并做好本科室护理质量控制及持续改进方案。

本次研究结果得出,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关节活动度、下肢灵活度、肢体伸展度,均比较高(P<0.05);分析,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的下肢功能。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概率比较低(P<0.05)。分析,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概率。

综上,长期卧床患者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干预对于预防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使患者的关节活动度、下肢灵活度、肢体伸展度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能够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概率,推荐临床上积极运用。

 

参考文献:

[1]陈洪, 刘小娟, 缪培培. 预防性护理服务模式用于老年长期卧床鼻饲患者中的效果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 2022, 38 (29): 115-117.

[2]罗秀云. 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 基层医学论坛, 2022, 26 (30): 129-131.

[3]何玉清. 气压治疗仪对急诊重症监护室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J]. 医疗装备, 2022, 35 (16): 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