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大医院 全科医学科 3624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次住院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4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将其中的34例再次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66例首次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对比分析可知,导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次住院的心血管风险因素主要为EF值、NT-proBNP、APB。结论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次住院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论述,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住院期间治疗效果,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次住院;心血管危险因素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巨大挑战。尽管目前有多种治疗手段,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仍面临较高的再次住院风险。其中,心血管危险因素在患者的病情进展和再次住院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聚焦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次住院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特别关注了年龄、平均动脉压、射血分数(EF值)、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以及心房扑动/心房颤动(APB)等因素。这些指标在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预后以及预测再次住院风险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深入分析这些危险因素,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预防再次住院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主要选择2022年3月至2024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从首次门诊起之后开始进行一年的随访,通常采用电话问询的方法,两组患者的初始资料并无显著差异。
1.2方法
平均动脉压的数据收集:在患者首次住院及随访期间定期测量血压,计算平均动脉压。平均动脉压=(收缩压+2×舒张压)/3。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治疗情况等。EF值(射血分数)的检查方法通常采用超声心动图等影像学检查手段,为了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需要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和解读。以EF值为自变量,再次住院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探讨EF值对再次住院的预测价值。NT-proBNP(N末端B型利钠肽原)的检测流程: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采用特定的检测方法测定NT-proBNP水平。并注意检测的时间点,如入院时、治疗后及随访期间,以便观察其动态变化。
1.3观察指标
分析判断再次住院患者与普通住院患者之间年龄、平均动脉压、EF值、NT-proBNP、APB数据差异,以此判断以上信息和再次住院的联系。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TATA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通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CHF再住院危险因素。
2结果
随访患者中,34例再次住院,其中观察组EF值低于对照组,NT-proBNP与APB均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两组患者EF值、NT-proBNP、APB对比
指标 | 对照组 | 观察组 | t值 | P值 |
年龄 | 65.32±1.35 | 68.95±1.46 | 3.25 | <0.01 |
平均动脉压 | 97.26±6.35 | 109.35±4.49 | 2.25 | <0.01 |
EF | 49.35 | 33.78 | 5.53 | <0.01 |
NT-proBNP | 209 | 568 | -1.83 | <0.01 |
APB | 804 | 1660 | -3.05 | <0.01 |
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EF值、NT-proBNP、APB升高是再住院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表2慢性心力衰竭再次住院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指标 | OR值 | 95%可信区间 | 标准误 | P值 |
年龄 | 1.21 | 1.00,1.54 | 0.11 | 0.071 |
平均动脉压 | 1.04 | 1.02,1.31 | 0.10 | 0.168 |
EF | 0.99 | 0.81,0.96 | 0.03 | <0.01 |
NT-proBNP | 1.03 | 1.00,1.48 | 0.01 | <0.01 |
APB | 1.11 | 1.00,1.44 | 0.02 | <0.01 |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具有以多方面的危害,患者常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症状,导致日常活动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频繁的住院治疗和长期的药物治疗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病情严重时可导致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本次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次住院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明确影响患者再次住院的危险因素,可以为临床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例如,对于EF值较低、NT-proBNP水平高的患者,可加强治疗力度和监测频率。并且有助于识别高风险患者,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患者再次住院的风险,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在了解危险因素后,可以更合理地分配医疗资源,将重点放在高风险患者的管理上,提高医疗效率。EF值降低反映心脏收缩功能减退,是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指标之一。低EF值患者心脏泵血能力不足,更容易出现病情恶化和再次住院。NT-proBNP是反映心脏功能的生物标志物。NT-proBNP水平升高通常意味着心力衰竭加重,与患者再次住院风险密切相关。如果APB指标异常,可能提示患者存在特定的心血管问题,增加再次住院的风险。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这些危险因素的监测和管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降低医疗负担。
综上所述,慢性心力衰竭对患者的危害巨大,本次研究通过分析EF值、NT-proBNP和特定指标APB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次住院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贾婉茹,项欣,王璐,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征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24,16(3):304-306.
[2]马俊杰,庞璐,刘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再次住院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J].微循环学杂志,2016(1):38-41.
[3]潘妙丹,何峥.心脏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作用[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21,27(2):16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