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阳江市第三人民医院 急诊科 529500
阳江市医疗卫生类科技计划项目 (项目名称:链式流程复苏联合气囊面罩在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急救中的应用研究)
项目编号:SF2023053
【摘要】目的:分析链式流程复苏联合气囊面罩在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23年2月~2024年8月收治的30例心肺复苏后持续昏迷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抽样分组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实施传统模式抢救,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给予以链式流程复苏联合气囊面罩,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急救后AB、P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C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后较好率、复苏有效率分别为86.67%(13/15)、93.33%(14/15),对照组预后较好率、复苏有效率分别为46.67%(7/15)、46.67%(7/15),观察组预后较好率、复苏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链式流程复苏联合气囊面罩在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理指标,提高急救效果,对于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链式流程复苏;气囊面罩;心肺复苏;昏迷;急救;应用研究
心肺复苏是一项关乎生命的重要急救措施,它为心跳骤停的患者提供重要的生存机会。然而,在心肺复苏后,一些患者会陷入昏迷状态,需要进一步的急救和护理以确保其生命体征的稳定和恢复。在这个过程中,联合气囊面罩作为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急救工具逐渐引起医学界的关注[1]。联合气囊面罩结合链式流程,为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的护理提供新的性。该技术不仅可以提供氧气以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还能在保护患者舌根的同时避免气道阻塞,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然而,对于联合气囊面罩在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急救中的应用研究仍然相对有限,其实际效果和临床意义亟待深入探讨[2]。在本研究中,以我院2023年2月~2024年12月收治的30例心肺复苏后持续昏迷患者为对象,对其实施链式流程复苏联合气囊面罩治疗,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23年2月~2024年8月我院收治的30例心肺复苏后持续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男女比例8:7,年龄范围20-80岁(58.25±5.57)岁;观察组:男女比例9:6,年龄范围20-80岁(57.65±6.64)岁;两组一般基数资料对比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模式抢救,逐项执行常规治疗手段,包括脑复苏、呼吸机辅助呼吸、抗休克、预防和控制感染、营养干预、亚低温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链式流程复苏联合气囊面罩,(1)检查反应和呼吸:轻轻拍打患者肩膀并呼喊其姓名,观察患者是否有反应和呼吸。(2)呼救:如果没有反应和呼吸,立即呼救并拨打急救电话。(3)胸外按压:将患者平放在坚硬平坦的表面上。将一只手放在患者胸骨中下1/3处,另一只手放在其上。快速用力向下按压胸骨,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频率至少100-120次/分。(4)开放气道:按压胸骨时,用一只手抬起患者下巴,另一只手指向后托起其头部,使气道保持打开。在进行气管插管后,需要暂停50-100秒以确认插管是否成功。同时,在此期间应实施电除颤,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给予去甲肾上腺素和胺碘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治疗。此外,还需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心率、呼吸、血压、脉搏以及血氧饱和度等。(5)气囊加压送气:使用气囊面罩覆盖患者口鼻。捏紧面罩,用嘴向气囊吹气,使胸廓上升。继续送气约1秒钟,直到观察到胸廓上升。(6)重复按压和送气:连续进行30次胸外按压和2次气囊加压送气,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苏醒。使用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AED)时,按照AED的语音提示操作。 如果没有气囊面罩,可以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 继续进行复苏,直到患者苏醒、急救人员到达或医生宣布死亡。定期接受心肺复苏培训,以保持熟练度。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0软件分析,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以t检验;计数以(n,%)表示,组间以x2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气指标
观察组急救后AB、PCO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C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血气指标(`x±s)
组别 | 例数 | AB(mmol/L) | PCO2(mmHg) | TCO2(mmol/L) | |||
入院即刻 | 急救后 | 入院即刻 | 急救后 | 入院即刻 | 急救后 | ||
观察组 | 15 | 28.41±2.25 | 22.99±2.21 | 55.99±5.21 | 41.95±2.45 | 21.41±2.25 | 28.99±1.21 |
对照组 | 15 | 28.43±2.22 | 25.57±2.17 | 55.57±5.17 | 48.65±2.52 | 21.43±2.22 | 25.57±1.17 |
2.2预后效果
观察组预后较好率、复苏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预后效果(n,%)
组别 | 例数 | 预后较好 | 复苏有效 |
观察组 | 15 | 86.67(13/15) | 93.33(14/15) |
对照组 | 15 | 46.67(7/15) | 46.67(7/15) |
x2值 | - | 5.400 | 7.778 |
P值 | - | 0.020 | 0.005 |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急救中,采用链式流程复苏联合气囊面罩的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在多个方面呈现出显著的优势[3-5]。观察组在急救后AB、PC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TCO2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这表明联合气囊面罩应用在急救中有助于维持患者的气体交换功能,提高气道通畅度,促进二氧化碳的排出,从而改善患者的呼吸情况[6]。此外,观察组的预后较好率和复苏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67%和46.67%,这说明采用链式流程复苏联合气囊面罩的急救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和复苏成功率。这是因为联合气囊面罩可以更有效地提供氧气、避免气道阻塞,并保护患者的气道通畅,有助于提高急救过程中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3]。研究结果表明链式流程复苏联合气囊面罩在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急救中的应用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改善患者的生理指标、提高预后率和复苏有效率。这为急救领域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救治手段,有望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为昏迷患者提供更为全面和有效的救治方案[7,8]。
综上所述,链式流程复苏联合气囊面罩在心肺复苏后昏迷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理指标,提高急救效果,对于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吕权坤,吴国新,陈盛安,等. 分片区院内急救快速反应小组在心肺复苏抢救中的应用[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4,19(1):4-7,27.
[2]蔡薇. 重症急救患者心肺复苏后影响神经功能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J]. 辽宁医学杂志,2023,37(3):25-27.
[3]章楠,邵俊,何利琴,等. 自动心肺复苏机的加入在院外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3,18(9):1159-1162,1175.
[4]张洪梅. 链式复苏护理流程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9):117.
[5] 陈懋,李峥,杨林,等. 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复苏效果及死亡率的影响[J]. 西部医学,2018,30(4):526-529.
[6] 顾奕,邵莉华,张洁,等. 链式复苏护理流程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健康前沿,2018,27(1):196.
[7]王希娥. 七步流程模式在急诊急救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24,11(1):117-119.
[8]贾齐胜,王浩,胥文建. 绿色通道模式下团队工作模式救治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诊处置效能、救治效果的影响[J]. 江苏卫生保健,2023,25(5):369-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