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介入放疗二区 510000
【摘要】下肢动脉闭塞是常见、严重的临床疾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危及生命安全。介入疗法是该病的理想治疗方法,以经股动脉留置导管溶栓为首选,疗效得到肯定,然而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存在明显的负面情绪,且术后并发症风险高,不利于术后恢复。因此,认为系统、全面的护理在下肢动脉闭塞经股动脉留置导管溶栓治疗中占据了重要地。本文通过整理、分析相关文献资料,现对下肢动脉闭塞经股动脉留置导管溶栓护理体会进行综述,只在为该患者后续护理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下肢动脉闭塞;经股动脉留置导管溶栓;护理体会;研究进展
下肢动脉闭塞属于一种具有潜在致残性、致命性的外周动脉疾病,发病率较高,多位于腹主动脉以下,尤以髂动脉、股动脉、腘动脉为常见,可累及多节段[1]。下肢动脉闭塞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等特点,导致患者出现疼痛、动脉搏动减弱/消失、厥冷、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等症状,如若不及时诊治,容易造成肢体坏死,增加患者截肢、死亡风险。调查指出,下肢动脉闭塞致残率、致死率分别为10%~30%、15%~20%[2]。针对下肢动脉闭塞的治疗,通常采用介入疗法,如经股动脉留置导管溶栓,因疗效高、操作简便等优势,受到临床医师、患者的一致好评。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术后会再发生血栓形成、管腔再狭窄及闭塞等严重并发症,增加患者二次手术风险。此外,也有患者因对疾病缺乏认知、治疗转归的不确定性等方面问题影响产生负面情绪,降低治疗效果。近些年,患者健康需求的持续增高,对护理提出更高要求。为此,本文整理现有文献资料,并进一步分析他人研究成果,现对下肢动脉闭塞经股动脉留置导管溶栓护理体会进行如下综述。
1下肢动脉闭塞经股动脉留置导管溶栓护理需求
动脉留置导管溶栓是下肢动脉闭塞临床上最有效的治疗方式[3]。实践指出,动脉留置导管溶栓能够彻底清除、处理残余血栓,与药物直接作用于血栓处,促进血管再通有关,从而实现血管腔再通目标,改善症状,促进腿围恢复[4]。焦虑是下肢动脉闭塞经股动脉留置导管溶栓患者的常见问题,与麻醉、手术的担心及治疗后的不确定转归等原因有关,引起患者产生强烈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增加术中麻醉用药量、术后疼痛及并发症风险。此外,部分下肢动脉闭塞患者因高血糖、高血压等合并症影响,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差,血液黏稠、血液流速慢,增加股动脉留置导管溶栓治疗后血栓形成风险,影响术后肢体运动功能,甚至造成栓子脱落引发肺栓塞,危及生命。尹晓霞[5]等人指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为53.33%。结合上述分析,认为有必要做好下肢动脉闭塞经股动脉留置导管溶栓的护理措施。
2下肢动脉闭塞经股动脉留置导管溶栓的护理进展
2.1术前护理
术前护理是手术患者的重要医疗服务内容之一,有效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6]。关于下肢动脉闭塞的术前护理,以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为主,(1)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一项具有组织性、计划性等特点的活动,在护理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为此,评估患者对手术的了解程度、接受能力、受教育程度等差异,采取面对面、视频播放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包括疾病的病因、表现、危害性、治疗方法,重点强调股动脉留置导管溶栓的流程、应用现状、配合事项、可能获得的临床转归、术后并发症及应对措施等,并耐心解答患者疑问,保持语言通俗易懂、语调低、语速慢。心理护理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起到重要作用。股动脉留置导管溶栓患者术前负面情绪明显,影响手术进展,为此对其心理护理予以高度重视,主动与患者交谈,进行自我介绍,拉近彼此距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引导患者阐述内心对手术的看法、可能面临的困境,认真倾听,积极采取相应的疏导,如介绍同类手术成功案例,或邀请同类疾病手术成功患者现身说法,让家属多陪伴、关心呵护患者,予以更多情感支持。
2.2术中护理
术中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手术质量的前提,要求整个手术过程中配合默契、流畅、准确[7]。待患者手术进入手术室,详细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时长、麻醉配合事项及风险,并协助患者取手术体位,剪辑静脉通路,监测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等身体变化,同时配合麻醉室进行麻醉;器械护士配合手术医师进行手术区域消毒、铺巾,并根据手术进展,及时准确传递物品,配合医师完成手术。巡回护士及时补充手术物品的供给,并观察、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做好保暖措施(加温处理术中所有液体、使用加温毯等)。
2.3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对患者术后恢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病情监测、疼痛护理、导管溶栓护理、患肢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等,如下:(1)病情监测,除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之外,更要重视穿刺部位的压迫止血,密切监测、评估背部动脉搏动,患肢制动,并予以抗凝治疗,注意抗凝药物做到现配现用、用量准确、速度准确,不可与其他药物同路输注,定期复查凝血功能,评估患者溶栓效果,及时发现出血,予以对症治疗。(2)疼痛护理,疼痛是术后患者的常见问题,容易引起患者心情烦躁,甚至造成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及其他不适症状。为此,评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以及判断有无相关伴随症状,结合评估结果进行疼痛健康教育,让其了解其特点、原因、缓解方法,避免过度恐慌,影响病情恢复,并采取相应护理,如保持平卧位,放松全身肌肉;播放轻缓音乐;加强与患者交流,辅以心理疏导,使其正确舒缓疼痛。(3)溶栓导管护理,患者术后绝对卧床休息,置管侧肢体伸直制动,保持溶栓导管处于密闭状态,妥善固定溶栓导管,尤其是接头处、拐弯处,必要时辅以弹力绷带叠加固定,并增加病房巡视次数,用20mL生理盐水冲洗导管,促使导管通常,如若敷贴卷边、脱落,立即按照无菌原则进行更换。此外,嘱咐患者排便时不可用力,以防导管堵塞,增加不良事件风险。(4)患肢护理,由于术后患者组织缺血、缺氧,使其患肢皮肤发生改变,表现为皮肤温度降低、肤色苍白等,为此对其患肢护理予以重视,重视患者主诉,加强观察、评估患肢的皮肤颜色、温度、感觉、运动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做好保温操作,减轻患肢痉挛程度;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机体耐受度等情况,让其进行适当的屈伸训练,25min左右/次,2次/d。(5)并发症护理,下肢动脉闭塞容易造成患者出现明显的跛行症状,加重病情,甚至造成就诊延迟,而股动脉留置导管溶栓可有效保证患者治疗效果,但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仍较高,造成患者再次接受手术治疗[8]。因此,并发症护理成为重要的护理内容之一。在实践中,用Caprini 量表评估患者下肢静脉血栓风险,结合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护理,以减少血栓形成风险,如低危者,改变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避免久坐/久站等);中危者,保持平卧位,抬高下肢(约高于心脏平面30cm),屈曲膝关节,并进行床上功能锻炼,以及辅以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同时嘱咐患者多饮水;高危者,密切观察下肢情况,测量记录下肢周径,予以对症治疗;极高危者,在床头醒目之处悬挂“极高危”标识,并做好交接班,评估记录患肢皮肤颜色、温度等情况。巫鸽君[9]等指出,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量表的综合干预可减轻患者疼痛症状,降低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改善下肢功能。余涵[10]等人指出,经皮导管置管溶栓术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急性动脉血栓的有效治疗方法,辅以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依从性,还可增加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减轻负面情绪,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溶栓期,尽早康复出院。
总结
下肢动脉闭塞的发生,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及时采取股动脉留置导管溶栓,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辅以高质量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基于现有文献资料,本文认为下肢动脉闭塞经股动脉留置导管溶栓治疗患者对护理需求较高,从术前、术中、术后环节辅以系统、全面的护理,可有效保障患者康复效果。目前,关于下肢动脉闭塞经股动脉留置导管溶栓治疗患者的护理报道较少,护理内容缺乏规范化、标准化,为此今后仍需继续探究下肢动脉闭塞经股动脉留置导管溶栓治疗患者护理,以提升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崔永攀,孙建锋,梅菲.Rotarex血栓清除系统在下肢动脉栓塞中的应用[J].巴楚医学,2024,7(3):23-26.
[2]卫飞鹏,王国壮,惠满靖.药物涂层球囊联合血栓抽吸治疗亚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效果研究[J].海南医学,2024,35(1):35-39.
[3]刘婉.个性化护理对行动脉留置导管溶栓治疗急性动脉栓塞患者的影响[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3,45(04):286-287.
[4]玉磊.外科介入治疗下肢动脉血栓的疗效观察[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3,40(05):571-572.
[5]尹晓霞,孙有伟,王玉涛,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术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22,25(05):352-355+361.
[6]苏珍玉.全程优质护理在下肢动脉急性血栓患者DSA介入治疗中的干预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13):178-180.
[7]吴迪,刘彬,薛建超,等.术中程序化配合对下肢动脉血栓介入治疗的影响[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4,10(07):769-773.
[8]李鸿君,洪磊,刘丹,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列线图模型建立及验证[J].介入放射学杂志,2024,33(7):780-784.
[9]巫鸽君,朱楚琪,徐巧乐,等.基于Caprini血栓风险量表的综合干预在预防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术后VTE发生中的应用[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3,21(10):949-951.
[10]余涵,丁敏辉,蔡玲娜,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急性动脉血栓33例行经皮导管置管溶栓治疗的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22,44(1):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