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功能科 528211
项目名称:佛山市卫生和计生局医学科研课题
项目编号:20220075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引导穿刺活检在基层医院诊断肺周围型病变和胸膜病变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6月我院经CT检查发现肺周围肿块或者提示胸膜病变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造影组:超声造影引导穿刺活检,对照组:常规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每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病理诊断结果。结果:造影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理诊断结果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研究价值(P<0.05)。
结论:超声造影引导穿刺活检在基层医院诊断肺周围型病变和胸膜病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该方式的创伤性较小,可以有效将病灶内坏死的组织避开,有效提升穿刺活检的阳性率,值得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超声造影;穿刺活检;肺周围病变;胸膜病变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超声造影引导穿刺活检技术在诊断肺周围型病变和胸膜病变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超声造影通过将超声造影剂静脉注射,可以对组织微血管灌注情况实时观察,从而提升病变检出率,并初步判断病变的良性和恶性情况。在基层医院中,由于设备条件和医疗资源的限制,传统的诊断手段往往难以满足临床需求。而超声造影引导穿刺活检技术的引入,为基层医院提供了一种安全、准确、高效的诊断方法。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造影引导穿刺活检在基层医院诊断肺周围型病变和胸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6月我院经CT检查发现肺周围肿块或者提示胸膜病变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造影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19-70岁,平均数:35.12±2.35岁,病灶平均大小:7.60±2.30㎝。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18-71岁,平均数:34.25±2.54岁,病灶平均大小:7.40±2.20㎝。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1.2.1超声仪器与造影剂
使用GE LogiqE9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采用凸阵探头,频率范围在2.8至5.0MHz之间,配备穿刺引导架。在进行超声造影时,使用声诺维造影剂(上海博莱科信谊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于5mL生理盐水中悬浮59mg造影剂,充分振荡混匀之后后,于患者的肘部浅静脉快速注入2.4mL,完成后快速注入5mL生理盐水冲管,以确保造影效果。
1.2.2对照组
穿刺活检之前,进行血常规以及凝血功能等常规的检查。使用常规超声引导穿刺,在超声检查时,详细记录病变位置、形态、最大直径、回声特性及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同时观察病变内外的血管分布及血供状况,优选穿刺路径,尽量穿越病变内的彩色血流信号区或实性结构边缘。穿刺仪器以及操作方式与造影组相同。
1.2.3造影组
在患者接受穿刺活检前,进行常规检查,内容为血常规以及凝血功能等。使用超声造影引导穿刺操作,具体方法为:超声初评病变,造影细观灌注,辨无、乏、富血供区,选增强区为最佳穿刺路径,确保穿刺精准有效。穿刺时采用美国巴德自动穿刺活检枪(MG1522/BARD Magnum),配备18G穿刺针。穿刺前,行常规消毒、铺巾,局部麻醉使用1%利多卡因。超声探头包裹无菌保护膜,并尽量与胸壁贴合。根据超声造影的结果,在病变的彩色血流信号区域或实性结构区域、造影增强区域进行穿刺活检。取材长度为15~22mm,由样本质量决定穿刺针数,不超过3针。无增强区域的取材需进行特别标记。所取组织标本放入4%甲醛固定液中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穿刺结束后,用无菌纱布覆盖穿刺部位,患者需卧床休息,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有无胸痛、气促、咯血等症状,随访有无气胸、血胸等并发症[1]。
1.3观察指标
1.3.1对比两组患者发生咳血、气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3.2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
病理诊断标准:将穿刺组织送病理检验后,如经组织学检查可清楚诊断为恶性或良性,即诊断无误。如果因组织重量不够大而出现细胞变性或坏死现象,则不能诊断。穿刺结果的阳性率为成功得到明确细胞病变检查结果的组织所占百分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造影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研究价值(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例,%)
组别 | 例数 | 咳血 | 气胸 | 并发症发生率 |
造影组 | 40 | 1(2.50) | 0(0.00) | 1(2.50) |
对照组 | 40 | 2(5.00) | 2(5.00) | 4(10.00) |
c2 | 4.25 | |||
P | 0.01 |
2.2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
造影组穿刺阳性的患者为40例,阳性率为100.00%,对照组穿刺阳性患者为30例,阳性率为75.00%(c2=33.33,P=0.00),数据差异有研究价值(P<0.05)。
3讨论
超声造影引导穿刺活检作为一种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在基层医院对肺周围型病变和胸膜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医生可以实时观察病变区域的血流灌注情况,从而更精确地定位病变并评估其性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造影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病理诊断结果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研究价值(P<0.05)。分析原因是在肺周围型病变的诊断中,超声造影引导穿刺活检能够清晰地显示出病变内部的微血管灌注,有助于鉴别病变的良恶性。相较于传统的盲目穿刺技术,该技术提供了实时的图像指导,显著减少了误伤周围重要结构和血管的风险,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胸膜病变,超声造影能够准确地评估胸膜增厚的程度、部位及胸膜肿块,为医生提供详细的解剖学信息[2]。在超声造影的引导下,医生可以精确地选择穿刺路径,避免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提高活检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超声造影引导穿刺活检在基层医院诊断肺周围型病变和胸膜病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该方式的创伤性较小,可以有效将病灶内坏死的组织避开,有效提升穿刺活检的阳性率,值得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刘含,曹坤,任宏义,陆尊慧.超声造影引导下运用同轴穿刺针对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肺周围型病变的应用价值[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3,7(16):92-95.
[2]陈桐榜,苏益群,陈俐莹.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在周围型肺肿块及胸膜病变病理诊断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23,44(11):3050-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