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通病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4-01 20:05:24
/ 1

住宅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通病及对策研究

周贺杰

天津鲁能广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宅建筑工程数量急剧增加,人们对住宅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然而,在住宅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仍存在诸多通病,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住宅的使用功能,还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住宅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通病,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提升住宅建筑工程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住宅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通病;对策

1引言

住宅建筑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安全。然而,在住宅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仍存在一系列通病。这些通病不仅影响了住宅的美观性和实用性,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加强住宅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消除质量通病,对于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2住宅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通病分析

2.1设计方面

在设计住宅建筑工程时,部分设计单位存在设计质量不高和设计深度不足的问题。具体来说,一些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和使用需求,导致设计方案存在诸多缺陷。这些缺陷可能表现为结构布局的不合理、荷载计算的不准确以及节点处理的不细致等,这些问题在施工阶段往往难以察觉,但会在住宅使用过程中逐渐显现,严重影响住宅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同时,部分设计单位过于追求设计进度,忽视了设计深度的重要性。施工图纸中缺乏必要的细部构造图和节点详图,使得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难以准确理解设计意图,容易导致施工偏差和质量问题的出现。因此,设计单位应提高设计质量,注重设计深度,确保设计方案既符合实际需求,又便于施工操作,从而保障住宅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2.2施工方面

在住宅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技术不规范以及施工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部分施工单位为降低成本采购劣质原材料,施工过程中不严格遵守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且施工管理松散、责任不明确,导致住宅出现裂缝、渗漏等质量通病,严重影响住宅的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和美观性,亟需加强质量监督和检查机制,确保施工质量。

2.3管理方面

部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质量管理制度方面存在不完善之处,缺乏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流程和质量责任追究机制,使得质量管理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同时,部分质量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难以准确理解和判断施工图纸及技术规范,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从而导致质量管理工作出现偏差和漏洞,严重影响住宅建筑工程的质量。

3住宅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通病原因分析

3.1设计方面原因

随着建筑市场的蓬勃发展,设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部分设计单位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忽视了设计的质量和深度,导致设计方案存在诸多缺陷和漏洞。同时,设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难以承担复杂的设计任务;还有部分人员责任心不强,职业道德缺失,对待设计工作敷衍塞责,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住宅建筑工程的质量。

3.2施工方面原因

随着建筑市场的持续发展,施工市场竞争呈现出无序状态。部分施工单位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采取低价中标、恶意竞争等不正当手段,这使得在施工过程中难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和施工技术的规范执行,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通病。同时,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难以应对复杂的施工任务;还有部分人员责任心缺失,职业道德淡薄,对施工质量漠不关心,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了住宅建筑工程的质量。

3.3管理方面原因

部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对质量管理工作重视不足,质量管理意识淡薄,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导致质量管理工作难以有效推进。同时,即便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偏差和漏洞,如缺乏有效的质量监督和检查机制,对违规操作现象处理不够严格等,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住宅建筑工程的质量。

4住宅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对策

4.1加强设计管理

为了提高住宅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设计单位需着重从两方面入手。首先,要提高设计质量。设计单位应加大对设计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其专业素质和责任心,确保设计团队能够高质量地完成设计任务。同时,应加强对设计方案的审核把关,通过多轮评审和优化,确保设计方案既符合住宅建筑工程的实际需求,又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其次,要深化设计深度。设计单位应注重对施工图纸的细化和完善,确保图纸中包含详尽的细部构造图和节点详图,为施工提供准确的依据。此外,还应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和支持,及时解答施工人员的疑问,确保能够准确理解设计意图,并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从而有效避免因设计问题导致的施工质量隐患。

4.2加强施工管理

为了确保住宅建筑工程的质量,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需从多个方面入手,严格把控各个环节。首先,要严格原材料质量控制。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原材料采购、验收和使用的全链条管理,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同时,加大对原材料的质量检测和试验力度,一旦发现不合格原材料,应立即进行处理,防止其流入施工现场。其次,要规范施工技术操作。施工单位应重视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通过定期培训和提高待遇等方式,增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确保能够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进行操作,减少施工偏差和质量问题的发生。最后,要加强施工管理监督。建设单位应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加强对施工单位的日常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单位能够按照合同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施工。同时,加大对施工现场的巡查和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并处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确保住宅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有力保障。

4.3加强质量管理

为了确保住宅建筑工程的质量,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需从制度和管理人员两方面入手。首先,要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控制流程和质量责任追究机制,为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要加强对质量管理制度的宣传和培训,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能熟悉并严格执行这些制度和要求,形成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良好氛围。其次,要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素质。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加大对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力度,通过定期培训、交流学习等方式,不断提升专业素质和责任心。同时,要加强对质量管理人员的考核和评价,确保能够胜任质量管理工作,为住宅建筑工程的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4.4推广先进技术和工艺

在住宅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和材料革新。通过积极应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新型墙体材料以及智能化施工设备等,可以显著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水平。这些先进技术和材料的应用不仅能够优化施工流程,还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和能耗,为住宅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绿色施工理念的推广也至关重要。在施工过程中,应采用环保型施工机械,减少施工噪音和粉尘污染,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能源的节约。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与破坏,提升住宅建筑工程的环保性能和可持续性。

5结语

住宅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通病直接关乎住宅的使用功能与安全性。本文全面剖析了设计、施工及管理等方面的通病,并提出了针对性对策,旨在提升工程质量。未来,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对住宅质量需求的提升,质量管理将面临更多挑战。需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同时,完善制度建设,强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为质量管理提供有力保障。此外,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持续提升我国住宅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练强成. 住宅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通病及对策研究 [J]. 居舍, 2024, (35): 120-122+165.

[2]顾飞冲.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通病及防治对策 [J]. 住宅与房地产, 2020, (24): 136.

[3]张志钦.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通病及防治对策 [J]. 建材与装饰, 2020, (15): 17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