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4-02 00:45:48
/ 1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尹漫

武汉创高建装股份有限公司 身份证号:420116199109161744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确保工程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关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深入分析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施工控制

1引言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涉及设计、施工、验收等多个环节,是确保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然而,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对于提高工程质量、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人员管理、施工材料管理、施工设备管理以及质量管理体系均存在显著问题。首先,人员管理不到位,质量管理人员配备不足且身兼数职,难以深入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同时,施工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责任意识薄弱,对质量重要性认识不足,培训内容和考核标准也过于简单。其次,施工材料管理存在缺陷。采购前缺乏充分调查,对施工材料性能、价格、质量和供应商资质了解不足。材料分配管理不当,导致利用率低和成本流失。部分单位为降低成本使用不合格材料,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再者,施工设备管理也存在问题。设备选用未充分考虑施工特点和性能需求,维护不及时,出现故障后维修不及时或缺乏替代设备。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操作不规范,影响设备性能和施工质量。最后,部分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缺失或不完善,运行不畅,沟通不畅导致质量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同时,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使得质量管理体系形同虚设。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对策

3.1加强人员管理

为有效加强建筑工程中的人员管理,可以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首先,增加质量管理人员数量是关键,确保每个项目都配备有足够的专业人员,专职负责质量监督和检查工作,从而避免工作形式化、表面化。其次,对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至关重要。通过系统、专业的培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此外,推行持证上岗制度也是有效手段之一。对从事技术复杂、精度高、难度大的工序的施工人员进行执业资格考核,确保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性。最后,建立奖惩机制,对表现优秀的施工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积极性和责任心;同时,对违反规定的人员进行处罚,以起到警示作用,维护良好的施工秩序和质量标准。

3.2强化施工材料管理

为强化施工材料管理,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可采取以下关键措施:首先,构建专业的材料管理团队至关重要。该团队应负责材料的采购、质量验收等环节的全程监督,确保材料质量符合工程标准。其次,加强材料采购前的市场调查同样重要。通过深入了解工程所需材料的性能、价格、质量和供应商资质等情况,可以确保选用的施工材料既符合工程要求,又具备性价比。此外,建立材料管理制度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该制度应明确材料的存放、领用和使用规范,以减少材料浪费和变质现象,提高材料利用率。最后,加强与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沟通同样关键。在材料替换使用时,应确保得到相关单位的允许,避免因材料替换不当而导致工程质量问题。

3.3完善施工设备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对于确保工程进度与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下是一系列旨在提升设备管理水平的策略,旨在通过精细化管理和高效运作,为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坚实保障。首先,设备选用前的深入分析是确保施工效率与质量的前提。通过对施工特点和需求的精准把握,能够选择出与施工任务完美匹配的设备,从而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也大幅度提升施工效率。其次,建立并执行严格的设备维护制度至关重要。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与维护,能够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故障,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这不仅减少了因设备故障导致的施工延误,还大大降低了设备损坏的风险,为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同样不可忽视。通过系统、专业的培训,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能够更加熟练地操作设备,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损坏和施工质量问题,为工程项目的安全与质量提供了双重保障。最后,设备故障应急处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同样关键。在设备出现故障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处理程序,及时维修或更换设备,确保施工不受影响。这一机制的建立,不仅提高了施工项目的抗风险能力,还为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3.4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为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稳步提升,可采取以下关键措施:首先,制定详尽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基础。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其次,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和监督至关重要。确保各部门之间沟通顺畅,形成合力,使质量问题能够及时发现、迅速解决,避免问题扩大化。再者,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考核机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定期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最后,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工作同样重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不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引入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确保建筑工程质量稳步提升。

4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措施的实施与保障

在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监督检查、推进信息化建设和深化合作与交流是至关重要的四大策略。首先,通过举办质量知识讲座、张贴宣传标语和开展质量月活动等形式,能够有效提升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将质量意识融入企业文化,形成全员关注质量的良好氛围,是确保工程质量稳步提升的基石。其次,加强监督检查是确保质量管理措施得到有效落实的关键。通过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和随机抽查等方式,对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质量问题,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以保障工程质量。再者,推进信息化建设是提高质量管理效率的重要手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质量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处理,能够迅速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同时,信息化手段还能助力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优化和改进,提高体系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最后,深化合作与交流有助于借鉴和学习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通过组织质量管理经验交流会、加强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合作,以及参与行业标准和规范的制定工作,能够推动行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5结语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确保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针对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加强人员管理、强化施工材料管理、完善施工设备管理、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等对策。同时,为确保质量管理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提出了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监督检查、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合作与交流等实施与保障措施。通过这些对策和措施的实施,有望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推动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在未来的工作中,应继续深入研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不断探索新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以适应建筑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加强与国际先进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其质量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推动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刘玉涵,李延罡.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3(07):41-44.

[2]沈庆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四川建材,2021,47(07):201-202.

[3]郭凯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居业,2020(01):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