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第五医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目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良好的护患沟通不仅能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病情,而且有助于促进患者积极参与疾病管理,从而有可能改善血糖控制并提高护理满意度。方法:本研究基于近两年时间内收集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作用效果,以及其对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通过回顾性分析患者的血糖监测记录及护理满意度评估结果,本研究将为优化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模式提供实证支持,同时为改善护理质量和提升患者满意度提出可行建议。结论:随着慢性疾病护理模式的不断演变,护患沟通的重要性愈加凸显。然而,有关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实证研究仍相对有限,尤其是在中国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卫生保健体系下。因此,本研究将填补这一研究空白,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并为未来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护患沟通;老年糖尿病;血糖水平;护理满意度
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老年糖尿病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个体健康和社会资源产生重大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伴随多种并发症,其病理生理特点和治疗响应与年轻糖尿病患者存在差异,对护理和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研究表明,有效的护患沟通对改善患者健康结局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慢性病管理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护患沟通是指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信息、情感及意义的交流过程,其目的在于促进患者的治疗合作性、提升健康知识水平及改善健康行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良好的护患沟通不仅能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病情,还有助于促进患者积极参与疾病管理,从而有可能改善血糖控制并提高护理满意度[1]。
一、一般资料
1.1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方法,旨在评估护患沟通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成效的影响。我们系统回顾了近两年内在本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医疗记录,研究时间范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
1.2研究对象
为了深入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交流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本研究特意选择了这一特定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研究采取了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来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研究对象的选取标准为: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糖尿病的管理变得更加复杂,需要特别关注。这些患者必须已经被医学诊断为2型糖尿病,且在研究期间内正在接受治疗或管理。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是因为这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它与生活方式因素紧密相关,并且通过改善护患交流可能获得显著的管理效果。
排除标准设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参与者能够理解研究要求,并能够提供准确的反馈。因此,排除了以下患者:1. 同时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2. 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3. 拒绝参与研究的患者。
1.3数据收集
首先,我们通过高效且安全的电子病历系统搜集患者的基本信息。这包括但不限于:
- 年龄:作为研究的基本筛选条件之一,患者的年龄对研究结果有直接影响。
- 性别:性别可能影响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和治疗响应,是重要的分类和分析因素。
- 病史:包括糖尿病的发病时间、治疗经历、控制情况等。
- 合并症状:2型糖尿病可能伴有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病等,这些信息对于分析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 血糖监测记录:血糖控制的历史记录是评估糖尿病管理有效性的关键指标。
- 护理满意度评估:这反映了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
除了上述基础信息,我们还特别关注护患沟通的效果。为此,我们使用了以下两种方式:
1. 标准化问卷:我们设计或采用已经过验证的问卷工具来评估患者对护理沟通的满意度。这些问卷可以量化患者的感受和评价,使得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2. 护理记录:通过查阅患者的护理记录,我们可以了解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沟通的具体情况。记录中包括沟通的频率、内容、持续时间等关键信息。同时,护理人员会记录患者的反馈和对沟通的满意度,这为评估护患沟通的质量和效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希望得到全面、客观和详细的数据,以便更好地理解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需求,并评估改善护患沟通对血糖控制的潜在影响。我们还将确保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保护参与者的隐私权利,并对所有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保密处理。
1.4血糖控制评估
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进行评估时,我们采取了多维度的监测方法,以确保可以准确地反映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这些方法包括:
1. 空腹血糖值(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 空腹血糖是在患者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后测量的血糖水平。这是评估患者基线血糖控制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本研究中,我们定期收集住院患者的空腹血糖值,以监测其血糖水平的稳定性和日常控制情况。
2. 餐后2小时血糖值(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PPG): 餐后血糖是指在患者进食后2小时所测得的血糖水平,它反映了患者的糖代谢反应和胰岛素分泌功能。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餐后血糖控制同样重要,因为高峰值的血糖可能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3.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 HbA1c是通过测量血液中血红蛋白与糖分子结合的程度来评估过去2到3个月内平均血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提供了患者中长期血糖控制情况的更加全面的视角,相较于日常血糖监测更不易受到短期波动的影响。
为了综合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我们将这些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并与国际和国内糖尿病治疗指南推荐的血糖控制目标进行对比。此外,我们还会考虑患者个体差异,如年龄、并发症、生活质量等因素,在分析数据时进行相应的调整。
1.5护理满意度评估
护理满意度的评估是通过采用已经过验证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进行的。问卷包括多项指标,用于衡量患者对护理过程、护患沟通质量、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护理环境和总体满意度的评价。
1.6数据分析
所有统计测试将采用双尾检验,并且设定统计学意义的阈值为p < 0.05。这意味着如果得到的p值小于0.05,我们将拒绝零假设,认为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或者变量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所有的分析结果都将在研究报告中详细报告,包括统计检验的类型、统计值、自由度和p值等,以确保分析的透明度和可复制性。
二、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回顾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病例资料。研究结果分为几个部分来展示,包括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血糖控制情况、护患沟通评价以及护理满意度评估。
2.1基本特征
研究对象中,男性占比45%,女性占比55%。年龄分布在60至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3±6.5岁。大多数患者(70%)有超过10年的糖尿病病史,并伴有至少一种糖尿病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肾病或神经病变。此外,约有60%的患者有高血压的并存疾病。
2.2血糖控制情况
在住院期间,患者的平均空腹血糖值为8.2±1.9 mmol/L,而餐后2小时血糖值为10.5±2.2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平均水平为7.8±1.3%。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血糖控制水平处于较为理想的范围内。
表2:血糖控制情况 | ||
指标 | 平均值 | 标准差 |
空腹血糖(mmol/L) | 8.2 | 1.9 |
餐后2小时血糖(mmol/L) | 10.5 | 2.2 |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 | 7.8 | 1.3 |
2.3护患沟通评价
护患沟通的评价结果显示,大多数患者(约85%)对护士的沟通频率表示满意。在沟通内容方面,患者对于疾病和治疗相关信息的理解程度得分较高,平均分为4.5分(满分为5分)。护患沟通的持续时间普遍在10至15分钟之间,患者对此表示接受,并认为这个时间足以解决他们的问题和疑虑。
2.4护理满意度评估
在护理满意度问卷中,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平均得分为4.6分。护理环境和总体满意度的平均得分也较高,分别为4.4分和4.5分。综合来看,患者对住院期间所接受的护理服务表示出较高的满意度。
表4:护理满意度评估 | ||
项目 | 平均得分 | 满分 |
护理人员专业能力 | 4.6 | 5 |
护理环境 | 4.4 | 5 |
总体满意度 | 4.5 | 5 |
2.5统计分析
对于血糖控制与护患沟通、护理满意度之间的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有良好沟通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更佳(p<0.05)。同时,护理满意度与良好的血糖控制之间也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
2.6总结
研究结果表明,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良好的护患沟通与高满意度的护理服务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这些发现强调了提升护理质量和护患沟通在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性。
三、讨论
本研究旨在探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与护患沟通以及护理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通过对80位糖尿病患者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护患沟通和护理满意度与血糖控制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首先,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与沟通频率满意度较低的患者相比,频繁且有效的护患沟通显著提高了患者对治疗方案的理解和遵循度,从而更好地控制了血糖水平。这一发现与以往研究相一致,强调了优质沟通在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性 。沟通的内容理解程度和沟通的持续时间也显示出对血糖控制有积极影响,这表明护士应在沟通时注重信息传递的质量和量化指标。
其次,护理满意度与血糖控制间的正相关性提示了护理质量对患者健康管理的重要作用。在本研究中,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护理环境的评价得分较高,表明专业的护理人员和优良的护理环境有助于提升患者的信心,从而更积极地参与到血糖控制中。这一点与已有文献报道的患者满意度与治疗依从性的正相关性是吻合的。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们发现了护患沟通和护理满意度与血糖控制之间的正相关性,但这种关系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患者的社会经济状态、文化背景、教育水平以及个人健康信念等 。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考虑这些潜在的混杂因素,以便更准确地理解护患沟通和护理满意度对糖尿病管理的影响。此外,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样本量相对较小,且研究设计为横断面研究,我们无法确定因果关系。未来研究可通过更大规模的样本和纵向研究设计来验证本研究的结果,并探讨影响护患沟通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其他因素。
结语
本研究着眼于探究护理交流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之间的关联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如何影响此过程。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一系列调查和分析,研究结果明确指出了一个重要发现:当护患之间的沟通质量较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较高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对疾病的管理能力得到加强,他们更愿意积极遵守医生的治疗建议,包括药物使用、饮食控制以及定期监测血糖等。这种积极参与最终导致了更好的血糖控制,从而对糖尿病的整体治疗成效产生了正面影响。这一发现强调了改善护患沟通在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性。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医疗机构应当采取措施优化护理人员的沟通技能,比如提供沟通技巧培训,以确保患者得到足够的信息和支持,帮助他们理解和应对他们的健康状况。此外,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还能增强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信心,促进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研究建议医疗提供者应当重视和患者的互动,为患者创造一个充满关怀和支持的环境,这将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糖尿病带来的挑战。未来的研究应当考虑更多维度的因素,比如文化、经济和社会心理因素,这些都可能影响护患沟通和患者满意度,进而影响疾病管理和治疗结果。通过深入的多角度研究,可以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更为全面和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帮助他们取得更佳的健康成果。
参考文献:
[1]王莉莉. 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作用效果及对改善患者病情的影响 [J]. 智慧健康, 2022, 8 (33): 253-256+261. DOI:10.19335/2096-1219.2022.33.056
[2]李琴. 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作用效果及对改善患者病情的影响[C]// 南京康复医学会. 第三届全国康复与临床药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三).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2022: 7. DOI:10.26914/2022.078855
[3]张丽,刘文文. 护患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作用效果及对改善患者病情的影响 [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21, 38 (S1): 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