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第五医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目的:通过探讨干化学法、尿沉渣法及联合检验在尿常规检验中的作用效果,为以期临床研究提供相关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5月本院的90例尿常规检验病人,并将其分成3组。A组给予干化学法检验方法。B组尿沉渣法,C组采用联合检验法。对比三组检验效果。结果: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联合检测定量红细胞及定量白细胞阳性率与干化学法、尿沉渣法相比明显较高,P>0.05。实施联合检测对红细胞的敏感性为93.33%,特异性为83.33%;对白细胞的敏感性为86.67%,特异性为80.00%。联合组的漏诊率、误诊率和错误率分别为3.33%、6.67%和10.00%,高于尿沉渣方法组和干化学组。结论:尿沉渣镜检法检验能够提高检查的准确性,但操作较为复杂,二者均存在优缺点,而实施联合检验的准确性更高。
关键词:干化学法;尿沉渣法;联合检验;尿常规检验
常规检查是医院最常见的检验项目,也是反映人体健康的基础。尿常规是最基本的检查项目之一,它能够直接地反映出患者在用药之前以及用药期间的尿液变化,能够快速地反映出患者的泌尿系统代谢等问题[1]。尿常规也可以用来诊断其他系统性疾病,尿液来源于血液,凡是能导致血液组成发生变化的疾病,都会导致尿液组成的改变。例如:糖尿病、急性胰腺炎、黄疸等疾病,还有妇科以及产科疾病的诊断,例如:绒毛膜癌等[2]。医学上的尿常规检测又称尿液分析,它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尿液常规分析方法,能有效反映人体多个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尿液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和代谢终产物,并且还富含各种活性物质[3]。作为医学病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尿常规检查为临床上肾脏、肝脏、内分泌系统等人体多种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有效的对症知识,而有效地观察对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尤为必要。尿常规是一种无痛性肾脏活检,具有取材简便、检测手段成熟、效率高等优点,被称为“无痛性肾脏活检”[4]。而临床上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是两种常见的尿液常规检测法,应用于尿液常规检测中能够取得明显的检测效果。但是由于两种检测方法的原理不同,所以对尿液检测的针对性也有所不同[5]。所以,为了提高临床检测的准确度,应该将这两种检测方法结合起来。如果对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还不能确定的尿液样本,还应该利用显微镜检测法重新进行检测,以提高诊断的准确度。本研究拟用干化学法和尿沉渣法以及联合检测方法探讨其在尿常规检验中的效果,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本院诊治的尿常规患者90例临床资料。采用单纯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将90名尿常规病人分成三组,每组30人。A组包括14名男性和16名女性,年龄在6-12区间,平均为(8.78±1.74)。在B组中,其中男性17名,女性13名,年龄6-13岁,C组中男女各有15例。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需要对病人进行尿液常规检查。
(2)排除标准:病历资料不完整的患者;严重器质性疾病者;药物过敏;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生命体征不稳的患者;有长期服用免疫药物者;怀孕或哺乳的女性,有较重的内科疾病的女性;认知、精神、意识障碍患者。
该研究得到了伦理委员会的认可与批准。
1.3方法
A组:用于化学方法测定:将选择好的尿液20ml放入一根试管中,将其摇匀,然后放入一张分析纸条上,待5秒后,将纸条取下,用天津普瑞仪器公司的干化学分析仪和试剂进行测定。根据与干化学法仪配套的使用说明书,对整个测试过程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B组:使用Hyson Mechem仪器(UF-50Oi)、GEB-800干尿分析仪和复式试纸测量干尿的化学成分。早晨,取病人尿液20ml,用可丢弃的容器,作为测试容纳。在1500转/分的转速下,离心5分钟后,除去上面的透明液体,采集0.2ml的尿液沉淀,并将其放置在分析仪中,根据该分析仪的操作规程,分析检测的结果。
C组:同时收集病人的尿液,分别用于化学方法和尿沉渣方法检查。根据尿沉渣镜检结果作为“金标准”,采用日本一家公司的“光学显微镜”对尿液进行了检查。
1.4观察指标
(1)对三种方法的尿液常规中的红细胞和白细胞的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2)将干化学方法和尿沉渣方法结合进行检测,对比其灵敏度和特异程度。血细胞和白细胞分别为7ug/L和10ug/L,均为阳性。红细胞和白细胞分别为3/Hp和5/Hp,尿沉渣镜检为阳性。(3)比较各种尿常规检查方法在漏诊率和误诊率上的差异,即漏诊率=漏诊率/全部病人数×100%;误诊率为:误诊患者数/总患者×100%;漏诊率和误诊率之和即为错误率。
1.5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两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3组红白细胞阳性检测结果对比
3组检测结果比较分析:C组联合检测法测的定量红细胞和定量白细胞阳性率均较A组、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1。
表13组红白细胞阳性检测结果对比[n(%)]
组别 | 定量红细胞 | 定量白细胞 | ||
阳性 | 阴性 | 阳性 | 阴性 | |
A组(n=30) | 8(26.67) | 22(73.33) | 9(30.00) | 21(70.00) |
B组(n=30) | 5(16.67) | 25(83.33) | 7(23.33) | 23(76.67) |
C组(n=30) | 3(10.00) | 27(90.00) | 2(6.67) | 28(93.33) |
X2 | 4.562 | 7.351 | ||
P | <0.05 | <0.05 |
2.2三组检测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状况分析
实施联合检测红细胞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3.33%、83.33%;白细胞的敏感性为86.67%,特异性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三组敏感性、特异性比较[n(%)]
类别 | A组 | B组 | C组 | |||
敏感性 | 特异性 | 敏感性 | 特异性 | 敏感性 | 特异性 | |
红细胞 | 63.33(19/30) | 56.67(17/30) | 70.00(21/30) | 63.33(19/30) | 93.33(28/30) | 83.33(25/30) |
白细胞 | 53.33(16/30) | 50.00(15/30) | 66.67(20/30) | 60.00(18/30) | 86.67(26/30) | 80.00(24/30) |
2.33组漏诊率、误诊率与错误率对比
联合组漏诊率、误诊率与错误率优于尿沉渣法组与干化学法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3组漏诊率、误诊率与错误率比较[n(%)]
组别 | 例数 | 漏诊率 | 误诊率 | 错误率 |
A组 | 30 | 3(10.00) | 4(13.33) | 7(23.33) |
B组 | 30 | 4(13.33) | 5(16.67) | 9(30.00) |
C组 | 30 | 1(3.33) | 2(6.67) | 3(10.00) |
3讨论
尿液是生物体内排出的含有代谢终产物的废液,作为人类多种疾病的辅助诊断技术,尿常规检测是临床上进行健康体检及检测相关疾病或并发病治疗效果的进展程度提供相关依据的重要手段[6-7]。尿常规检查是一项严格的技术程序,因为由于不良因素的介入,检查结果往往不能准确反映患者的症状。尿常规检查是临床健康评估的重要工具,可确定合并疾病或并发症的治疗进展,提供基线数据[8]。尿液生化分析有助于诊断尿路或相关疾病,确定患者尿液中胆红素、酮体、糖、血红蛋白和蛋白质的水平[9-10]。在临床上,用于化学方法对尿中的红细胞进行定量分析,主要是用氧铁和血红素来进行定量分析,对于白细胞的定量分析还是有一定的限制的,这种方法主要是用酯酶的反应来进行定量分析,但由于酯酶的价格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有很大的误差[11]。尿沉渣检验可以对病人的尿沉渣物进行有效的观察,分析其中的寄生虫、细菌等成分,样品检验的结果假阳性比较高,而且在细胞分离的时候,也会出现红细胞蛋白溢出,出现细胞破裂,造成结果的偏差[12-13]。
本研究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和联合检测法的结果表明,联合检测法的红细胞定量阳性率与尿沉渣法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定量阳性率与干化学法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检测法具有两种检测方法的优点,因此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假阳性和诊断不足的发生率较低。综上所述,在临床检验尿常规时,采用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进行检测,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能够显著地提高疾病的检出率,其准确性也更高,可为后续的临床管理提供准确的依据,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军杰.联合应用干化学法与尿沉渣在尿常规检验中的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7, 28(3):2.DOI:CNKI:SUN:HKHT.0.2017-03-038.
[2] 薄蔚.探讨干化学法与尿沉渣结合用于尿常规检验中的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 10(19):2.DOI:CNKI:SUN:JXUY.0.2018-19-023.
[3] 葛文彬.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联合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与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31):2.DOI:CNKI:SUN:YYXK.0.2016-31-043.
[4] 石伟.尿常规检验中尿沉渣镜检和干化学法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03):127.DOI:CNKI:SUN:WMIA.0.2017-03-112.
[5] 侯宗贤.分析尿常规检验中联合应用干化学法与尿沉渣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 2022(011):020.
[6] Rong L .Effect of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dry chemical method and urine sediment in routine urine test[J].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 2018.
[7] 任焱刘江勇何捷.研究分析在临床尿常规检验中应用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联合检验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20, 020(067):178-179.
[8] 胡赟.干化学法与尿沉渣联合检测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51):2.DOI:10.3877/j.issn.2095-8242.2016.51.004.
[9] 魏萍,冯宇剑.AVE752与AVE764C结合使用在尿常规检验中的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3, 34(1):123-125.
[10] Lamchiagdhase P , Preechaborisutkul K , Lomsomboon P ,et al.Urine sediment examination: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manual method and the iQ200 automated urine microscopy analyzer.[J].Clinica chimica act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chemistry and applied molecular biology, 2005(1/2):358.DOI:10.1016/j.cccn.2005.02.021.
[11] Budak Y U , Huysal K .Comparison of Three Automated Systems for Urine Chemistry and Sediment Analysis in Routine Laboratory Practice[J].Clinical laboratory, 2011, 57(1-2):47-52.DOI:10.1515/CCLM.2011.737.
[12] Budak Y U , Huysal K .Comparison of three automated systems for urine chemistry and sediment analysis in routine laboratory practice[J].[2023-09-11].
[13] 郭淑芳.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查中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 17(15):1.DOI:CNKI:SUN:WMIA.0.2017-15-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