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干预及营养指导在胸腰段脊柱骨折围术期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4 09:43:38
/ 1

运动干预及营养指导在胸腰段脊柱骨折围术期的应用

郑沙沙

陕西省森林工业职工医院 骨科一病区 陕西西安 710300


【摘要】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及营养指导在胸腰段脊柱骨折围术期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23年8月到2024年1月收治的8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患者手术治疗,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运动干预及营养指导,对比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SFI、VA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SFI、VA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在围术期采取运动干预及营养指导可降低疼痛程度,改善脊柱功能,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胸腰段脊柱骨折;运动干预;营养指导

胸腰椎骨折是指由于外力造成胸腰椎骨质连续性的破坏,是最常见的脊柱损伤,常合并神经功能损伤,甚至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临床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但由于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多伤情较重,术后恢复效果差,并且患者负面情绪严重,降低其生活质量,因此,在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同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至关重要[1-2]。本文通过收集我院2023年8月到2024年1月收治的8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对比分析运动干预及营养指导在胸腰段脊柱骨折围术期中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3年8月到2024年1月收治的8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23~65岁,平均(48.16±5.24)岁。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22~66岁,平均(47.65±4.83)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运动干预及营养指导。常规围术期护理体包括术前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沟通,缓解患者紧张、焦虑不良情绪;术中护理贯彻快速康复理念,实施合理麻醉方式,此外手术过程适当保暖,控制室温;术后护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此外术后疼痛护理,必要时可提供止痛药物,嘱咐患者.术后饮食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确保营养。

运动干预:术前骨折患者以卧床为主,因此开始运动训练以被动训练为主,术前依照神经内科临床路径护理,应用护理垫确保患者保持功能肢体位置,包括平卧位、健侧位和患侧位如果正确摆放,活动从大关节到小关节,幅度从小变大,循序渐进,直到患者达到完全屈曲和伸直,避免幅度过大。

营养指导,由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及基本情况制定营养食谱,患者入院后适当增加牛奶、鸡蛋、瘦肉等优质蛋白质和蔬菜水果的摄入,避免高盐、高油食物,依照患者腹泻和便秘等情况进行个性化饮食指导,每日热量摄入400-800Kcal大卡。

1.4观察指标

(1)两组干预前后脊柱功能、疼痛评分比较,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价疼痛情况,采用脊柱功能指数量表(SFI)评估患者脊柱功能[3]。

(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包括静脉血栓、褥疮、水肿、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22.0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取P<0.05表示有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SFI、VAS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SFI、VA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FI、VA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SFI、VAS评分比较(,分)

组别

例数

SFI

VAS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40

24.20±3.47

65.47±7.56

4.22±1.12

1.49±0.41

对照组

40

24.34±3.56

60.42±6.35

4.21±1.09

2.75±0.35

t

-

0.178

3.235

0.040

14.783

P

-

0.859

0.002

0.968

0.000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静脉血栓

褥疮

水肿

感染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

40

1(2.5)

1(2.5)

1(2.5)

0(0.0)

3(7.5)

对照组

40

1(2.5)

2(5.0)

1(2.5)

1(2.5)

5(12.5)

χ²


-

-

-

-

0.556

P


-

-

-

-

0.456

3讨论

为改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围术期给于患者运动干预及营养指导,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SFI、VA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SFI、VA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说明经过胸腰段脊柱骨折围术期给予有效的运动干预及营养指导,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手术疼痛,并且提高改善患者的脊柱功能,也说明术前运动能够提升患者血液流动,减轻血液堆积造成的凝血功能障碍,间接的通过营养和运动干预提升患者营养水平,提升患者对于手术的抵抗能力,促进术后康复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减轻术后肢体肿胀,降低疼痛程度,进而早日恢复脊柱功能[4-5]。

总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在围术期采取运动干预及营养指导可降低疼痛程度,改善脊柱功能,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 苏红,夏涛,谭蓥滢,等.三联预康复策略在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现代临床护理,2022,21(8):9-15

[2] 成霞,王翠娟,吴丹,等.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的干预效果[J].中华全科医学,2019,017(004):686-689.

[3] 苏豫囡,翟功伟,李方方,et al.加速康复外科联合系统护理在胸腰段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 2021, 37(01):63-68.

[4] 朱真.基于护理程序的整体护理干预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及疼痛程度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1,45(7):1149-1150

[5] 陆燕华,张樱严,沈奕雯,等.围手术期"6S"结合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精细化护理在上肢断肢再植的应用效果[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23, 46(06):697-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