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4 10:16:54
/ 1

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

高娇 李花【通讯作者】

咸阳彩虹医院 内二科 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于我院糖尿病患者40例,运用单双数抽签法进行分组,单数为参照组(n=20,予以常规护理),双数为实验组(n=20,予以健康教育护理),评估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控制水平。结果:两组护理前血糖控制水平对比未体现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与参照组相比均较低(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应用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情况,改善其预后,具有可靠性。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效果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老年慢性病患者逐渐增多,而老年人群中糖尿病等慢性病较多见,糖尿病是由多种因素导致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体内的胰岛素无法有效利用,致使血糖升高。目前我国患有糖尿病患者约1亿,患病10年以上者约40%,大血管病变、合并心肌梗死、脑梗死或血栓的形成等并发症均致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较高,对患者健康及生活造成较大影响[1]。控制血糖是此病常见治疗手段,一经确诊后应尽早予以监测血糖并控制,成为临床阶段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避免引起各器官功能衰竭,影响其生命安全,但由于患者对糖尿病的知识了解不够透彻,常出现不遵嘱服药等现象,致使预后较差[2]。基于此,本文研究糖尿病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高血压患者40例,运用单双数抽签法均分为实验组、参照组,各20例,均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期间至我院心血管内科诊治;其中参照组男女比例12:8,年龄50-78岁,均值(55.51±3.24)岁;实验组男女比例10:10,年龄50-80岁,均值(55.39±3.13)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未体现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护理人员通过发放疾病健康手册为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询问患者日常生活习惯与爱好并记录在册,嘱患者需遵从医嘱用药,并进行低盐低脂饮食,少量多餐,改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实验组予以健康教育护理:1、心理指导与树立信心:糖尿病患者常常因为疾病带来的种种困扰而感到焦虑、沮丧。因此,心理指导是健康教育护理的首要任务。医护人员应通过耐心倾听、解释病情、分享成功案例等方式,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2、制定合理饮食计划: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活动量等因素,为其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计划中应包含适量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素,并控制总热量的摄入,以保持血糖的稳定。3、规律运动增强体能:适量的运动有助于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减轻体重、提高身体素质。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运动习惯,为其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推荐的运动形式包括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以及力量训练等抗阻运动。4、自我护理与监测:糖尿病患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自我护理能力,包括血糖监测、足部护理、口腔护理等。医护人员应教会患者正确的自我护理方法,并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自我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5、注射胰岛素培训:对于需要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医护人员应提供专门的培训,教会患者正确的注射方法、注射部位的选择与轮换、注射器的使用与保养等。同时,还应强调注射胰岛素的重要性,确保患者能够按时按量完成注射。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前、护理后血糖控制水平:包括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等。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以±s为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以%为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P<0.05为有差异。

2结果

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控制效果

护理前两组对比未体现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与参照组相比较低(P<0.05),详细见下表1。

表1 护理前后血糖控制效果(n=20,±s)

组别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h血糖(mmol/L)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参照组

8.36±2.21

7.85±1.38

10.59±2.62

8.97±2.35

14.71±4.25

9.51±2.28

实验组

8.29±2.14

6.38±1.54

10.48±2.56

6.24±1.26

14.53±4.18

7.32±1.56

t值

0.102

3.179

0.134

4.579

0.135

3.545

P值

0.919

0.003

0.894

<0.001

0.893

0.001

3 讨论

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我国是患有糖尿病人数较多的国家,2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体内胰岛功能未全面丧失,但体内胰岛素较缺乏或不足。若患者体内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则引起头晕、乏力等症状出现,对其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3]。

但由于糖尿病患者多为老年人,对此疾病的认知不清晰,后续治疗期间存在较明显的药物遗漏服用等情况,故采取健康教育干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糖尿病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4]。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前血糖控制水平对比未体现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与参照组相比均较低(P<0.05),究其原因: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掌握糖尿病的基本知识,了解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主动采取措施,如定时检测血糖、合理饮食、规律运动等,以维持血糖稳定,并教育患者正确使用血糖监测设备,定期检测血糖,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教授患者如何根据血糖变化调整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以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5]。

综上,健康教育护理的干预,患者血糖水平得以控制,疾病知识熟练掌握,具有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许忠琳,王建宏,张明媚.基于LERANS模式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10):1319-1323.

[2]刘萍.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5):129-130.

[3]张利巍.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2):369-370.

[4]韩宝珠,李珊珊,孙英杰,等.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13):75-77.

[5]袁伟,张丽霞,董婷婷.基于KAP模式的全程健康教育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3,29(13):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