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工程造价控制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31 16:40:58
/ 1

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工程造价控制策略探究

莫俊辉

广东人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在建设工程管理过程中,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且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的核心环节,有效的工程造价控制策略对于预防预算超支、减少资源浪费和降低项目风险具有关键作用。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工程造价控制策略,以期为实际工程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工程造价控制的核心在于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有效监管,旨在确保施工成本被控制在预设的合理范围内。在工程项目启动之前,对预期成本进行精准预估至关重要,一旦实际工程成本消耗与预估之间存在显著偏差,必须迅速识别并计算这种偏差,进而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这不仅是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基础,也是保障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关键步骤。

1.建设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控制存在不足

1.1投资决策阶段

在项目的初始投资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往往被忽视。这是由于对项目技术细节和市场潜力的过度关注,导致对项目成本缺乏深入剖析和评估,使得项目在后续实施过程中极易出现预算超支和资源的不合理消耗。并且,由于成本效益分析的不足以及风险评估的全面性缺失,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将难以达到预期标准,这导致对项目的整体效益产生负面影响。

1.2设计阶段

在工程项目的推进过程中,设计阶段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然而,当前一个显著的问题在于,设计师在构思设计方案时,往往对成本的考量不足,而过度关注设计目标的达成和技术标准的满足,忽视了成本控制对整个项目的深远影响。这会导致设计方案的成本远超预期,迫使项目团队在后续阶段进行频繁的调整和优化,不仅浪费了项目的时间和资源,还可能对项目的推进速度和最终呈现的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1.3没有完全采取国际通用工程量表报价

在工程项目报价过程中,存在部分项目未能遵循国际通用的工程量表报价规范,而是选择了非标准化或地域性的报价策略。这种偏离标准的方法使得成本估算的准确性受到影响,因为不同的报价体系之间存在差异,进而引发工程造价的不稳定波动。这一状况对项目成本控制构成了显著挑战,迫使项目团队在后期进行额外的调整和修正,不仅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也加剧了项目的风险水平。

1.4工程开展和竣工结算阶段

在工程实施及竣工结算阶段,若环境控制机制不完善,将直接影响成本的核算与记录准确性。若未能及时追踪并监控实际施工情况,将导致对工程进展与成本变动的掌握不够精确。同时,缺乏有效的变更管理策略也会加剧成本控制的难度。这种环境控制的缺失会严重阻碍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为项目的成本核算与整体管理带来诸多挑战。

2.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工程造价控制策略

2.1决策环节的管理

在项目决策环节,将直接关系到项目的成本投入与可行性,因此,全面的成本效益分析和风险评估必不可少。首先,深入的成本效益分析是基石,它不仅涉及对投资与预期回报的考量,还涵盖了对各项成本来源与预期支出的剖析。这个过程是为了确保项目的投资回报率能够匹配预期,从而为项目的经济可行性提供坚实支撑。其次,风险评估环节亦不可忽视,包括对市场波动、政策调整以及技术层面的不确定性等多个方面的考量,并预测这些潜在风险对项目进度和成本可能造成的影响。通过风险评估,项目团队能够预先制定风险缓解与应对方案,减少不确定性对项目成本构成的威胁。

在决策阶段,明确界定项目的预算框架和目标是至关重要的,这包括总体预算、各阶段分项预算以及关键成本指标等。明确的预算设定有助于确保投资决策与预算规划的协调一致,有效防止预算超支和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此外,项目的长期运营和维护成本也需纳入考量,以确保项目在其生命周期内能够保持经济性和可持续性,为项目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2设计环节的管理

在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管理策略的关键在于确保设计方案在预算框架内实现,同时充分考量成本效益。因此,加强设计师与工程师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显得尤为关键。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与工程师进行深入交流,充分了解不同设计方案对成本结构的影响,并根据预算限制进行灵活调整和优化。为确保成本估算的精确性,应借助测量和计算技术,根据精确的工程量清单和全面的成本数据库来确定工程项目所需材料、人工和设备的数量。此外,市场因素如材料和劳动力价格的变动以及市场供需情况对成本有着直接影响。因此,设计阶段还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以更准确地反映实际成本。

在设计阶段,经济实用性的考量同样不可忽视,选择既能满足项目功能和质量要求,又能有效控制成本的材料和工艺,这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性能、价格、获取难易程度以及工艺的施工难度和效率等多方面因素。通过优化材料和工艺的选择,可以在设计与成本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增加。

2.3投标环节的管理

为确保投标材料的精确与全面,报价过程必须严格遵循预算指导,确保项目的经济效益。投标文件应详细的阐述项目的关键要素,包括工程量清单、技术规范、施工图纸以及合同条款等核心信息,使供应商和承包商能够全面理解项目细节,并据此做出准确合理的报价。文件中还应清晰界定成本控制的标准和界限,促使投标方在报价时充分考虑成本因素。

在投标流程中,对供应商和承包商的筛选工作需非常严谨,结合价格因素、质量保障、技术实力、施工经验以及信誉等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考量。

在投标报价时,应严格执行预算的要求,投标方需仔细研究投标文件中的成本要求,并依据工程量清单和预算限制来进行成本估算。报价应全面包括各项必要成本,并合理考虑风险与不确定性因素。

2.4施工现场的管理

工程计划是施工现场管理的基石,其详细规划了工期、任务分配及资源调配。因此,施工现场管理团队需密切协作,确保实际施工进度与计划紧密契合,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工作进度,有效规避延误可能带来的额外成本和风险。

为了保障施工质量的稳定与提升,需构建完善的施工监测与检查机制。通过设立严格的监督体系与定期、不定期的检查制度,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监控,确保施工质量符合预定的质量标准。监测与检查的内容应包括结构强度、材料质量、施工工艺等多个维度,并重点关注合规性和安全性等核心要素。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减少返工和修复工作,从而有效控制成本。

在施工现场管理中,应建立全面的安全管理体系,涵盖安全培训、操作规程、安全设施等多个方面。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和现场监督,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有效减少施工事故和意外事件的发生,降低项目的潜在成本。

2.5竣工环节的管理

在工程项目进入竣工阶段时,工程造价管理集中在综合验收、结算工作、成本核算以及经验总结等多个方面。

综合验收环节旨在对项目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评估,确保其在质量、安全性和功能性上均达到既定标准,并同时审核成本控制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是否有非必要的费用支出,以确保项目能够满足初始设定的各项关键要求,更是为项目后续的长期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验收过程中,对施工文档和记录进行详细的核查,以确保成本支出与项目实际完成情况相吻合。

结算工作是对工程项目各项成本的详尽核算和清算,涵盖了从材料费用到劳务报酬,再到设备租赁等各个方面的成本。在结算过程中,需精确计算每一项成本,并对合同规定及实际完成情况进行一一比对。对于可能产生额外费用的变更和索赔等事项,应进行细致审核和评估,以确保结算结果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竣工阶段需对项目的成本效益和风险控制进行总结评估,并从中提炼出宝贵的经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不仅有助于优化当前项目的成本控制和风险管理,同时也为未来工程项目的决策和实施提供宝贵的参考依据。

结语

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要全面把控项目的各个环节,从规划、设计到施工等,确保费用得到严格控制。为了有效实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必须充分准备,严格执行项目预算,并对工程量进行细致核算。通过加强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确保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提升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乔子霁.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策略分析[J].建筑与预算,2021(09):26-28.

[2]宋芳,王进.基于建设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过程结算[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3,22(12):160-162.

[3]孙凌志,王克青,贾壮普.建设项目过程结算管理研究[J].建筑经济,2022,43(03):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