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10000
【摘 要】:工程项目施工过程融合BIM技术和大数据,实现数字化管理,是建筑行业智能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将深入论述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数字化管理的有效举措,提出强化数字化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数字化施工进度计划管控、数字化物料管控和现场监测等策略,以期促进融合BIM技术的施工过程数字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BIM技术; 项目施工; 数字化管理; 管理研究
引言
我国建筑工程逐渐复杂化,社会大众对项目施工管理的效率、精准性提出更高要求。BIM技术具有全方位、协同性的优势,逐渐深入融入于项目施工管理,为施工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通过打造数字化的信息模型,BIM技术集成了多个领域的信息内容,以信息高效协同共享为项目施工各阶段提供了可靠的支持,本文将深入探讨BIM技术在项目工程施工中的数字化管理,希望能够有助于在施工管理中更充分地发挥BIM技术的优势作用,推动施工过程数字化管理效果的提高。
一、概念界定
(一)BIM技术
BIM技术是一种建立在数字模型基础上的信息管理系统,该技术通过打造、共享三维模型,将项目设计和施工,以及后续运营各个阶段的信息内容集成起来,是开展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的有效技术手段。该技术依托可视化、数字化平台,方便相关人员在项目工程的各个阶段使用、更新信息内容,便于各参与方利用该技术进行协同工作。
(二)数字化管理
数字化管理是指利用BIM技术等相关信息技术,对项目工程施工开展全方位的质量、进度管理,以提升项目的效率和效果。数字化管理涵盖项目工程设计、施工、质量管控、监测等各个步骤,依托数据分析工具等实现信息高效共享和传递。
二、BIM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数字化管理的有效路径
(一)数字化质量安全风险控制
应用BIM技术和大数据,开发智慧建造平台,利用该数字化平台进行对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的管控。项目团队能够在该平台的支持下基于数字环境及时发现和快速响应潜在风险隐患,对质量安全薄弱点进行深入分析,对不同建设周期的相关质量安全风险点进行深入排查,确定存在问题的区域。通过智能化分析,施工单位能够预见风险隐患,提前采取防范。应用轻量化BIM模型,全方位评估质量安全风险点,对潜在的质量安全问题获得更为直观、清楚地认识,结合工程数据和相关模型,对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可视化风险评估,得出更为可靠、科学的评估结果。再应用智慧管理平台,生成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报告中有关于质量安全隐患的细致说明,相关单位能够根据风险评估报告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为后续行动提供参考依据,更好地防范风险隐患问题。
(二)数字化进度计划管控
基于BIM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对项目工程施工的进度进行全面检测于管理,实现对工程实际进度的实时控制。利用BIM技术开展施工进度管理,实现更高效地数据采集和整合,对工程进度进行更直观、深入的分析和把握,从而灵活的调整施工进度,优化施工建设资源配置。在实际操作中,管理人员可以将BIM技术应用于数据采集,再导入至BIM软件,管理人员将整合来的关于工人活动、建筑材料使用、设备运行等各类信息内容传入至同一个平台,为后续统一分析和管控奠定基础。之后,将采集来的各种数据构建S形和香蕉曲线模型,通过模型反映工程项目的进度变化,工程进度的动态变化一目了然,也能够通过分析曲线模型发现当前在进度方面存在的潜在问题。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算法分析把握当前项目施工进度的发展趋势,确定可能导致施工延误的因素,并灵活地调整进度计划。
(三)数字化项目物料管控
依托BIM技术实现对项目工程的数字化物料管控,以此来更好地提升物料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也能够更好地保障施工进度,为后续管理提供可信赖的决策支持。管理人员借助于BIM技术,对项目工程的一些关键部位进行深入研究,通过BIM技术打造三维数字模型,模型中包含有关工程项目的各种物料信息,也能够直观地展示项目关键部位的设计和布局,并有与之相对应的相关物料的集合清单,以及各类物料的规格大小信息。通过建立该数字模型,打造全方位的建筑项目物料管理框架。之后,融合物联网技术,整合BIM模型、物联网传感器,生成二维码,给各类建筑物料加装电子标签,并对各种物料进行实时追踪和全面监测。通过开展智能化物料管控,每一个物料都能够在项目施工全部阶段保持可见,操作人员能够利用智能终端查询物料的状态以及物料的位置信息,再运用智能终端、电子标签,对建筑物料进行分类、分析,实现统一管控。借助于物联网技术,管理人员能够对物料流动情况、使用情况进行智能化管理,形成直观信息,提升物料管控的实时性、可视化,为管理团队提供更丰富、更可靠的数据支持,方便项目团队按照物料信息调整工作。
(四)数字化项目施工监测
数字化监测也是BIM技术融合下项目施工数字化管理的一个重要举措,该举措有助于提升项目施工现场各类数据监测的有效性,借助于BIM技术的强大工那个,对各类数据进行基整合和精准分析,从而更好地保障项目工程的建设质量,也方便管理者基于精确的数据内容进行科学决策。在开展数字化施工监测的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应用BIM、物联网等相关技术手段,整合项目施工的各种信息数据,并将之传输到智慧管理平台。应用物联网,对施工现场的各种信息进行采集,管理人员还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全面地搜集关于施工建设各个方面的信息,包括施工人员、运输车辆、机械设备等,以详实的数据作为分析施工现场情况的现实依据,为后续开展智能化监测管控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之后,对采集到的数据内容应当传输到智慧管理平台上,管理人员构建数字模型,以模型直观还原项目施工现场各方面的状态,提升数据和项目管理的关联性,将获得的数据进行透彻、深入的分析,以此来提升监测管理的有效性。要充分运用BIM技术监测施工人员、现场设备的现场环境,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车辆识别系统等对施工现场人员、运输车辆进行有效管控,替代传统人工登记,提升对现场人员和车辆监测的精确度和有效性、另外,管理人员还应当对项目施工现场的一些特殊设备进行管控,比如塔吊,应给关键机械设备安装单独的监测设备,监测设备应当和智慧管理平台关联,更精准、高效地对大型机械设备进行安全监测管理。在环境监测方面,需要对施工现场的扬尘情况、PM值、风速风力等进行监测,开展对施工现场环境的全面智能监测于管控,保证其符合环保要求。对于深基坑、高达模架等也可以进行变形监测,利用平台关联,对项目关键点进行数字化的质量监测与管理。管理人员操作平台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结束语
建筑行业是我国支柱性产业,是于国于民的大事。在建筑行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的背景下,相关单位应充分运用BIM技术和相关信息技术,强化对项目施工的智能化、数字化管控,以此来提升施工管理的精确度、可控性、有效性。本文首先对BIM技术和数字管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之后从质量安全、施工进度、建设物料、项目监测四个方面提出了优化数字化管理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为建筑施工数字化管理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些许帮助。
参考文献
[1]焦丽丽.基于BIM的绿色建筑施工流程优化路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3,13(5).
[2]王鹏.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研究[J].陶瓷.2023,(1).
[3]张茗涵.BIM技术在现代绿色节能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