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护士机器人控制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31 17:41:10
/ 1

小护士机器人控制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王玉涵 孙莉通讯作者

山东协和学院 济南 250107

课题:2024年大学生实验室开放项目:小护士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024SYKF21)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尤其是小型护士机器人在医疗护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机器人能够执行诸如患者监护、药品分发以及初级护理等多项任务,从而有效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然而,为了确保这些机器人的高效运作并提升用户体验,设计一款友好且直观的人机交互界面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深入探讨了小型护士机器人控制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旨在为相关领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护士机器人;控制系统;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引言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在小护士机器人控制系统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直接关乎用户与机器人之间互动的方式与效果。一个出色的人机交互界面必须兼具易用性、个性化和信息传递的清晰度,以确保能够满足多样化用户群体的需求。因此,对小护士机器人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更能为实际应用带来显著的价值。

1小护士机器人控制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目标

1.1提升用户体验和操作效率

护理机器人控制系统的人机界面设计的核心目标是提升用户体验和提高操作效率。为实现这一目标,界面设计的简洁直观性至关重要,确保用户能够轻松理解并随时使用。清晰的图标和标签帮助用户迅速识别各功能模块,而合理的布局与色彩搭配则让界面更美观舒适,减轻用户视觉疲劳。此外,通过引入提示和智能指南功能,用户能更高效地完成任务。在提升操作效率方面,优化交互流程和响应速度是关键。减少用户操作步骤和难度,降低时间成本,简化整体操作流程。同时,优化系统响应速度,确保用户命令能够迅速得到反馈,从而显著提升用户体验。

1.2实现个性化定制和智能化服务

设计小护士机器人控制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除了着重于提升用户体验和操作效率外,还致力于实现个性化定制与智能化服务。为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我们将提供多样化的个性化设置选择,使用户能根据自身喜好和习惯调整界面布局、字体大小及颜色等,从而打造出最符合个人需求的界面,进而提升用户满意度。同时,在智能化服务上,我们将运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来提供更智能、便捷的服务。例如,借助智能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用户可通过简单的语音命令操控机器人。

2界面设计原则

2.1用户体验为中心

在为小护理机器人设计人机界面时,优化用户体验是设计的核心理念。这要求设计者必须深入洞察用户的需求、习惯和期望,以确保界面设计能够自然而然地融入用户的日常工作流程中。界面的简洁性不容忽视,设计时应避免功能过于复杂繁多,而应追求一个清晰直观的布局,使用户能够迅速找到并使用所需功能,这样既减轻了用户的认知负担,又提升了操作效率。例如,通过巧妙运用图标和简洁的文字标签,用户可以轻松地识别各项功能,避免在繁杂的菜单中迷失方向。同时,操作流程的直观性对于降低用户学习成本至关重要,设计应致力于使每一个操作步骤都简洁明了、易于掌握。

2.2可访问性与包容性

在现代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中,可访问性和包容性成为了至关重要的设计原则。设计不再仅仅满足主流用户的需求,更要全面考虑不同能力、背景及技术熟练度的用户群体。因此,界面需支持多样化的交互模式,如触摸、语音及手势等,以此迎合各类用户的操作偏好。例如,为视力受损者提供便捷的语音控制,或为行动不便者引入手势识别功能来操控机器人。同时,界面的文字和图标设计也需达到清晰易读的标准,确保足够的颜色对比度,从而使得色盲或视力障碍者亦能无障碍使用。

3小护士机器人控制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关键要素

3.1移动平台的机械结构

AS-R机器人适用于移动平台,其设计采用模块化结构,包括三个主要模块:电源、控制和传感器。这些模块通过螺栓相互连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机器人的整机设计独特,正面配备两个差动驱动轮,而背面则装有通用驱动轮,从而实现了稳定的三点支撑。电源系统巧妙地集成在机器人后部的“游泳池”区域,内含发动机驱动器、驱动器和锂电池,确保了高效的能源供应。控制系统被安置在外壳内,其中囊括了主板、电源、硬盘、计算机卡、按钮以及连接器等关键部件。机器人顶部的盒子里则装备了传感器系统、光盘、相机和无线网卡等先进设备。此外,机器人侧面设计了12个洞,用于安装5个超声波传感器和4个红外传感器,大大增强了其环境感知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负载部件如铝壳材料、车轮等均采用了高强度硬质铝合金,从而保证了机器人的结构强度和耐用性。

3.2控制系统设计

行走控制系统是通过三轴运动控制面板、直流伺服电机及其相应的驱动器来实现的。移动平台的控制系统主要负责机器人的前进、后退以及原地转弯等基本动作。为了与外界进行有效的数据通信,系统采用了标准的数据总线。此外,由于主机配置高端,不仅拥有强大的网络功能,还提供了丰富的硬件资源,这为用户未来的扩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护士机器人系统的运动控制核心是基于PCI的控制系统,该系统由工业控制机、运动控制面板以及执行电机和变频器等关键部件构成。在这里,每个电机的运动都受到运动控制面板的精确控制,从而确保机器人能够准确执行预设的动作。

3.3操作手的设计

操作手的设计在人机交互界面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深刻影响着用户与系统的交互效率和整体体验。在设计过程中,需综合考虑操作手的形状、大小、位置及其交互方式,以确保它们遵循人体工程学原则,从而为用户提供既舒适又高效的操作感受。操作手的形状应当简洁清晰,便于用户识别和记忆,同时采用直观的图标或符号来辅助用户迅速理解其功能,进而减轻用户的认知负担。例如,可以选用放大镜图标来代表搜索功能,或者利用齿轮图标来标示设置选项,这些图标应具备普适性,使得不同文化背景的用户均能轻松识别。此外,操作手的大小也应适中,既要确保其在各种设备屏幕上都清晰可见,又要保证用户在触摸操作时能够准确无误地点击。避免操作手过小导致用户难以精准触碰,也防止其过大而占据过多屏幕空间,进而影响整个界面的布局美观和实用性。

3.4消毒控制系统外设电路

消毒控制系统在机器人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主要负责机器人驾驶室内外环境的消毒工作。该系统可分为紫外线灯消毒和喷雾水消毒两大部分。紫外线消毒装置位于机器人前部,由紫外线柱和伺服电机组成,其有效照明范围覆盖风扇区域。通过电机的旋转,可以灵活调整紫外线的照射方向,以适应室内或室外环境。而消毒水的喷雾部分则主要依靠喷雾泵和水位传感器来运作,主要用于室外环境及辅助紫外线消毒,从而提升整体消毒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紫外线的波长约为100nm到400nm,比可见光(400nm-780nm)要短。特别是UVC波段的光,它具有广谱杀菌作用,能有效杀灭多种病毒、细菌和微生物。其原理在于,当细菌吸收紫外线后,其DNA链会被切断,进而破坏核酸与蛋白质的结合,杀灭核酸的生物活性,阻止其再生。因此,紫外线消毒在空气和水消毒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结束语

设计小护士机器人的人机交互界面是一个既复杂又需要精细考虑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依赖于技术上的支持和创新,更要求对用户的真实需求有深入的理解和洞察。通过持续的用户调研,不断的设计改进,以及反复的测试和优化,我们有望打造出一个既具有视觉吸引力又极具实用性的人机交互界面。

参考文献

[1]张阿振.小护士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22.

[2]GandanaEC.分析用于器械护士机器人应用的强化学习政策的未定义目标约束[D].上海交通大学,2020.

[3]匡振骠.器械护士机器人结构设计及其控制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

[4]辛绍杰,张欢欢.护士机器人的系统设计及机构参数仿真优化[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11,14(06):35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