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模式下的医学检验专业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5 09:48:57
/ 1

基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模式下的医学检验专业教学研究

朱雪姣 陈葵 周启芬 王发云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 云南 昆明 650101


摘要:本文针对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对策。首先,强调了“三基”教育的重要性,并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针对生源质量低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招生筛选、监督指导、实践教学等措施。针对考核评定方法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了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实践操作和综合素质评价等对策。最后,强调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提出加强教师培训、交流与合作以及青年教师培养等措施。本文旨在为提高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医学检验专业;理论与实践;考核评定

引言

医学检验专业是培养医学检验人才的重要学科,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医学检验事业的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与资格考试不协调、生源质量低、考核评定方法不合理等。这些问题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提高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一、基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模式下的医学检验专业教学研究内涵

(一)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模式

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模式是一种针对特定专业领域的考试制度,旨在评估考生在该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水平。这种考试模式通常由官方机构或行业协会组织,以确保标准和质量的统一。在医学检验专业中,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模式主要用于检验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以确保他们具备从事医学检验工作的资格和胜任力。这种模式不仅为教学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导向,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需求,还能有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实际能力,为教学质量提供客观的反馈。同时,通过与资格考试的对接,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行业要求,提高就业竞争力。

(二)医学检验专业教学

医学检验专业教学是培养医学检验人才的重要途径,其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医学检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医学检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医学检验专业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临床检验、生物化学检验、免疫检验、微生物检验等领域,涉及血液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二、检验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内容与资格考试的不协调

在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内容往往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忽略了对实际应用和专业技能的强调。这种倾向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充分理解和掌握实际工作中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从而影响了其通过资格考试的效率和效果。通过对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大纲与全国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四五”规划教材医学检验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比较分析,临床检验占51%、微生物检验技术占14%、免疫检验技术占 13%、寄生虫检验技术占11%、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占11%

image.png 

图1医学检验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比较分析

传统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较慢,难以跟上医学检验技术和行业发展的步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检验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而传统教学内容往往无法及时反映这些变化。

(二)生源质量低

在检验专业教学中,生源质量低是另一个存在的问题。由于医学检验专业的入学门槛相对较高,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然而,在实际招生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的入学基础较为薄弱,导致其在学习过程中难以跟上教学进度,影响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生源质量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对医学检验专业缺乏了解和兴趣,盲目填报志愿,导致其入学后难以适应专业学习的要求;二是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自我约束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导致学习成绩不佳;三是部分学生过于注重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得其实践能力较弱。

表1 2017-2021年生源质量低的原因和占比

image.png 

(三)考核评定方法不合理

在检验专业教学中,考核评定方法的不合理也是存在的问题之一。传统的考核评定方法往往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估。这种倾向导致部分学生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从而影响了其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和竞争力。部分学校的考核评定方法还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如评价标准模糊、评价过程不透明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考核的公正性和客观性,还可能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和不良学习风气的形成。

三、检验专业教学对策

(一)重视“三基”,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

应重视“三基”,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这是培养医学检验人才的基础,也是学生能够顺利通过资格考试的重要保障。在此基础上,应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确保学生既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备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操作,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学中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提高实践操作在考核中的比重,以引导学生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安排学生参加临床实习,学生可以亲身接触实际工作,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临床实习还可以帮助学生熟悉行业标准和操作规范,提高其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考核评价体系的改革

建立更加科学、全面和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应该增加实践操作在考核中的比重,以引导学生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该建立明确的评价标准和细则,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习效果。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如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以培养具备全面素质的医学检验人才。

(三)做好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进修。医学检验技术不断发展,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通过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和进修,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确保其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技能。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组织教学研讨、经验分享等活动,教师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同时,还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展教学研究和课程开发等活动,推动检验专业教学的创新和发展。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青年教师是师资队伍的新生力量,其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对于检验专业教学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本文对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重视“三基”教育、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做好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些对策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还可以为医学检验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谢娟,王英,李佩章,等.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教学模式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