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中医医院 四川广元 628000
摘要:目的:探讨耳穴贴压配合穴位贴敷对老年上消化道ESD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ESD治疗的老年上消化道疾病患者4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配合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贴压配合穴位贴敷可有效减轻老年上消化道ESD患者术后疼痛,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耳穴贴压;穴位贴敷;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老年;上消化道疾病;术后康复
上消化道疾病常见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ESD是治疗早期病变的首选微创方法,但术后存在疼痛、胃肠功能紊乱等不适,老年患者恢复更缓慢[1]。中医耳穴贴压、穴位贴敷操作简单,在改善术后症状方面有独特优势,但在老年ESD术后康复中的研究较少[2]。本研究拟探讨耳穴贴压配合穴位贴敷对老年ESD患者术后疼痛、胃肠功能、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为促进老年患者康复提供新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我院接受ESD治疗的老年上消化道疾病患者42例。将纳入研究的4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年龄≥65岁;(2)经内镜及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上消化道早期肿瘤或癌前病变;(3)经ESD治疗;(4)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者;(2)精神认知功能障碍,无法配合研究者;(3)手术中出现穿孔等严重并发症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ESD治疗,均由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操作。术前禁食水6小时,常规肠道准备。术中先确定病变范围,于病变周围黏膜下注射液体使其隆起,沿病变边缘环周切开黏膜,剥离病变至肌层,电凝止血,术毕。术后予以抑酸、止血、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药物指导、饮食指导、并发症观察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配合穴位贴敷,具体如下:(1)耳穴贴压:选用苦瓜籽,用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耳部,按压耳穴,选取神门、皮质下、交感、肝、脾等穴位,用苦瓜籽贴于相应穴位并固定,指导患者每日按压3—5次,每次3-5分钟,连续7天。(2)穴位贴敷:选用云南白药贴膏(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3021569),常规消毒腹部,选取中脘、天枢、足三里、内关等穴位,将药膏贴于穴位,每日1次,连续7天,出现皮肤瘙痒等不适时及时更换或取下。
1.3 观察指标
(1)疼痛程度:于术后第1、3、5、7天,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腹部疼痛程度,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严重。(2)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记录患者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排便及进流食时间。(3)住院时间:记录患者术后住院时间。(4)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患者术后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术后第1天,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5、7天,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 例数 | 术后第1天 | 术后第3天 | 术后第5天 | 术后第7天 |
对照组 | 21 | 5.03±1.12 | 4.52±0.97 | 3.81±0.85 | 3.14±0.72 |
观察组 | 21 | 4.81±1.08 | 3.39±0.89 | 2.52±0.81 | 1.78±0.65 |
t值 | 0.638 | 3.901 | 5.015 | 6.493 | |
P值 | 0.527 | 0.000 | 0.000 | 0.000 |
2.2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首次排气、排便及进流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比较(x±s,h)
组别 | 例数 | 首次排气时间 | 首次排便时间 | 首次进流食时间 |
对照组 | 21 | 36.28±6.81 | 54.36±9.13 | 28.63±5.29 |
观察组 | 21 | 25.19±5.42 | 42.74±8.25 | 21.86±4.81 |
t值 | 5.749 | 4.250 | 4.372 |
P值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6.32±1.58)d,短于对照组的(8.46±2.2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6,P=0.001)。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出血、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穿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 | 例数 | 出血 | 穿孔 | 感染 |
对照组 | 21 | 2(9.52) | 1(4.76) | 3(14.29) |
观察组 | 21 | 0(0.00) | 0(0.00) | 0(0.00) |
χ2值 | 4.200 | 1.024 | 6.563 | |
P值 | 0.040 | 0.311 | 0.010 |
3 讨论
ESD是微创治疗上消化道早期病变的有效方法,但术后仍存在疼痛、胃肠功能紊乱等不适,尤其老年患者恢复更缓慢[4]。本研究结果显示,耳穴贴压配合穴位贴敷可显著减轻老年ESD术后疼痛,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5]。其作用机制可能为:耳穴贴压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脏腑经络功能,缓解疼痛,改善胃肠蠕动;穴位贴敷可经皮吸收药物,活血化瘀,理气和胃,与耳穴贴压协同作用,多途径促进康复。两种方法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应用。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观察时间较短,其长期疗效尚需大样本、长随访研究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王敏,张佩玲,沈献芳,李华.耳穴贴压配合穴位贴敷在上消化道肿瘤术后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9,25(5):679-682.
[2]梁诗涵.穴位敷贴配合耳穴压豆及情志干预对卵巢囊肿腹腔镜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腹胀痛、自我效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4,22(12):116-118.
[3]陈燕容.耳穴压豆配合穴位贴敷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4(1):0191-0194.
[4]杨雅星.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4(4):0016-0019.
[5]毕改芳.消化道肿瘤术后应用耳穴压豆配合穴位贴敷对胃肠功能的影响[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3,39(10):2058-2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