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用综合护理对患者NIHSS、ADL评分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9 15:17:06
/ 1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用综合护理对患者NIHSS、ADL评分影响分析

熊浩杰

资阳市中心医院 四川资阳 641300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用综合护理对患者NIHSS、ADL评分影响。方法:2022-12~2023-12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因具体实施的护理手段不同将其划分为2个小组,比对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分析组30例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不同方案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分析组NIHSS低于比对组,ADL与护理满意度高于比对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效果确切,针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可改善其生活质量,调节神经功能,更易于患者认可与接收,值得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NIHSS;重症;高血压脑出血;NIHSS;ADL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通常由于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内小动脉破裂出血,该病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是引起中风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1]。高血压、动脉硬化、微小动脉瘤是引发重症高血压脑出血主要发病机制,疾病形成后可导致患者机体出现头痛、意识障碍、癫痫等症状,甚至引发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因疾病较为严重,为确保预后,规避相关风险可予以患者护理服务,其中综合护理效果确切。综合护理强调护理服务的连续性,护理人员提供持续的支持和指导,这有助于减少再入院率,提高长期治疗效果[2]。因此,本文就针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不同护理模式,重点分析综合护理效果与临床应用价值。

1基础资料与护理方法

1.1 基础资料

2022-12~2023-12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因具体实施的护理手段不同将其划分为2个小组,比对组30例,47-70岁,平均年龄(58.82±1.84)岁,男16例,女14例;分析组30例,48-70岁,平均年龄(58.87±1.86)岁,男15例,女15例;各组基线数据较比,无差异性P>0.05。

1.2护理方法

比对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加强对患者病房卫生的管理,遵医嘱予以患者药物,若有必要对患者开展营养支持等操作。

分析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①病情监测: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持续、密切的生命体征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如血压、心率、呼吸、意识状态等,确保患者在出现病情恶化时能迅速得到处理。②药物管理:护理人员负责患者的药物管理,遵医嘱予以患者抗高血压药、降颅压药、止血药等,对口服药物告知其正确化应用,不可私自对药物剂量增加。③营养支持:通过体重、血清蛋白水平、氮平衡等指标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了解患者的饮食史和营养摄入情况后制定个性化的营养计划,如果患者能够安全吞咽需提供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如果患者无法经口进食,可以通过鼻胃管或胃造口进行管饲,选择适合的肠内营养制剂,按时按量给予。当患者消化道功能严重受损或不能经肠道摄入营养时,可采用静脉营养。同时,督促患者禁止吸烟饮酒。④呼吸道护理:定期吸痰,保持呼吸道清洁,使用湿化器和雾化器,湿润呼吸道,稀释痰液。采用半坐卧位或床头抬高30°的体位,定期翻身。对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定期检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的固定和位置,定期更换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⑤引流护理:观察引流管的通畅性,告知患者引流管不可压折、脱落,并观察引流液情况,定期更换引流口纱布,观察是否有渗血等状况。同时,定期更换引流瓶。

1.3 观察指标

应用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对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价,总分42分,分值与神经功能为负相关。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对患者生活水平加以观察与评估,总分值100分,分值与日常生活水平为正相关。同时,出院后询问患者对本次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沟通能力、护理及时性等方面是否满意进行评价,总分值100分,分值越高则代表护理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SPSS 25.0统计对本文数据处理,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护理安全性%表示,X2检验,以P<0.05,说明数据比较存在差异性。

2结果

分析组NIHSS低于比对组,ADL与护理满意度高于比对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组间NIHSS、ADL、护理满意度的比较(±S,分)

小组

例数

NIHSS

ADL

护理满意度

比对组

30

16.51±1.02

85.15±3.21

83.67±3.16

分析组

30

5.41±0.49

92.00±4.79

91.91±6.06

t


53.727

6.507

6.604

P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性疾病,病情凶险,具有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通过实施全面、个性化和连续的综合护理,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能够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改善其预后,减少复发风险,予以其良好的护理服务体验[3]。

本次开展的综合护理模式中病情监测通过监测,可以及早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并发症,如颅内压升高、脑疝等,及时监测生命体征和神经系统体征,能够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如血压波动、意识水平变化;药物管理可规范药物使用,防止药物错误和不良反应,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和使用频率,确保药物发挥最佳疗效,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少不良反应;营养支持可通过合理的营养支持,维持体力,增强免疫力,通过高质量的营养支持,加速病情恢复和组织愈合;呼吸道护理能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痰液阻塞,确保气道通畅,预防因痰液积聚和呼吸道感染引起的肺部并发症;引流护理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引流过程中发生感染,通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监测病情变化,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通过本次研究所得结果也可充分证明综合护理效果与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用综合护理对患者NIHSS、ADL评分有着积极性影响,更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曹艳芬,李倩.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 自我保健,2023(16):202-204.

[2]冷艳娜.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后行综合气道护理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 医学美学美容,2021,30(11):153.

[3]蓝凤薇,果基木果,陈华婷,等. 综合呼吸道护理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术患者中的应用[J]. 甘肃医药,2020,39(7):65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