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豆配合中药热熨在急性肠胃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9 15:38:19
/ 1

耳穴压豆配合中药热熨在急性肠胃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赵茗玉

广元市中医医院 四川广元 628000


【摘要】目的:研析临床急性肠胃炎行耳穴压豆配合中药热熨的价值与意义。方法:择取我院2023年2月-2024年2月期间,临床收治的14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将其纳入本次研究,并严格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处理,予以不同护理干预,对比疗效。结果:临床接受耳穴压豆配合中药热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相较于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而言,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且症状消失时间更短(P均<0.05)。结论:临床针对急性肠胃炎患者的护理,可积极采用耳穴压豆配合中药热熨,不仅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同时还能大大提高临床疗效,实际价值显著。

【关键词】 急性肠胃炎;耳穴压豆;中药热熨;护理价值

在医学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中,急性肠胃炎作为一类普遍的消化道病症,其治疗与护理策略始终备受关注[1]。随着中医药学的不断传承与发展,其在急性肠胃炎护理中的应用逐渐显现出其独特价值。其中,耳穴压豆与中药热熨作为中医药特色疗法,已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耳穴压豆,作为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精准刺激耳部特定穴位,调节人体脏腑功能,进而实现治疗疾病的目的。而中药热熨则借助其温热特性,促进药物的有效吸收,缓解胃肠道痉挛症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于急性肠胃炎患者的症状缓解具有显著效果[2]。本研究旨在深入探究耳穴压豆配合中药热熨在急性肠胃炎护理中的实际应用价值,以期为患者提供更加科学、有效且安全的护理方案。

1. 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2023年2月-2024年2月期间,临床收治的140例急性肠胃炎患者,将其纳入本次研究,并严格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处理。其中,对照组70例,男女患者比例为36∶34,年龄20~61(30.56±3.20)岁;观察组70例,男女患者比例为38∶32,年龄19~63(31.58±2.24)岁。经临床对两组患者各项基线资料进行各自对比后发现,组间各资料差异并不显著,比对性良好(P>0.05)。

1.2 方法

本研究内所有患者均接受相同治疗,如:抑酸护胃、抗感染等[3]。

对照组:在临床治疗基础上,针对该组患者临床将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如:健康宣教、饮食护理以及用药指导等;

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患者耳穴压豆配合中药热熨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耳穴压豆:选取脾、胃、大肠、交感等重要穴位,首先利用75%的酒精进行彻底的清洗与消毒,确保操作环境的卫生与安全。随后,将王不留行籽精心放置在贴膜之上,并轻轻地将其按压于耳郭的相应穴位上。在按压过程中,结合适当的揉捏动作,直至耳郭产生胀热感,这一步骤有助于增强穴位刺激的效果。每次揉按的时间应控制在3分钟左右,每天进行两次操作,并持续进行3天,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持久与稳定。

中药热熨:利用吴茱萸、炙甘草、陈皮、厚朴以及苍术等药材精细研磨成粉末,确保成分均匀混合后,装入棉布袋中。随后,将此棉布袋置于蒸锅中,隔水蒸煮20至30分钟,直至药材的有效成分充分释放。待其晾至适宜温度后,将棉布袋热敷于患者的腹部患处,每次热敷时间为20分钟,每天进行两次热敷,持续干预两周。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依据临床相关疗效诊断标准,针对各组内患者实际疗效进行判定;(2)症状改善时间:分别记录各组别患者腹痛、腹泻以及呕吐的消失时间,进而展开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SPSS22.0分析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c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t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70

29

24

17

53(75.71)

观察组

70

38

26

6

64(91.43)

c2

-

-

-

-

8.654

P

-

-

-

-

0.001

2.2 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对比

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h)

组别

例数

腹痛消失时间

腹泻消失时间

呕吐消失时间

对照组

70

23.02±1.62

21.28±1.76

18.55±1.50

观察组

70

11.64±1.14

10.65±1.42

8.12±0.97

t

-

15.655

18.674

11.241

P

-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急性肠胃炎作为临床常见胃肠疾病,其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发热等。此病多由饮食不洁、病菌感染或不良生活习惯引发,严重时可影响正常生活,甚至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4]。随着临床护理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当前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肠胃炎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如通过适当的饮食调整和药物使用,减轻患者的腹痛、腹泻等症状。其次,护理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通过及时补液、控制感染等措施,避免患者因脱水或感染而加重病情。最后,护理还能促进患者的康复,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调整饮食结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5]。

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接受耳穴压豆配合中药热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症状改善时间方面均表现出显著优势。这一发现不仅证实了耳穴压豆和中药热熨在急性肠胃炎护理中的有效性,同时也为临床提供了更加有力的证据支持。耳穴压豆作为中医外治法的一种,通过刺激耳部特定穴位,能够调节人体脏腑功能,促进疾病康复。而中药热熨则利用药物的温热特性,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胃肠道症状。这两种方法的结合应用,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学的特色优势,为急性肠胃炎患者提供了更加全面、细致的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耳穴压豆配合中药热熨在急性肠胃炎护理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临床建议临床在针对急性肠胃炎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积极采用这一综合护理措施,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同时,临床也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关于中医药在急性肠胃炎护理中的研究和实践,为临床提供更加丰富、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手段。

参考文献:

[1] 谢芳芳. 耳穴压豆配合中药热敷包在急性肠胃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3,33(6):141-142.

[2] 何磊磊. 中医护理在小儿急性胃肠炎中的效果观察[J]. 健康女性,2021(42):183.

[3] 付丽. 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小儿急性肠胃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 母婴世界,2021(13):140.

[4] 赵宏南,朱军,宁薇薇. 在急性肠胃炎治疗中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影响效果评价[J]. 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8):205.

[5] 刘洋.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急性肠胃炎中的实施效果及对心理状态的影响[J]. 养生保健指南,2020(3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