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县人民医院 湖北黄冈 438600
【摘要】目的:前列腺癌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引入体位护理,探究其干预优势。方法:2020.01-2024.01纳入的100例前列腺癌患者(均符合腹腔镜手术标准,分2组,50例/组),对比组、试验组分别采取常规、体位护理,对比差异。结果:试验组的SAS、SDS得分更低,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其干预后的SAS、SDS得分更低(P<0.05)。结论:体位护理可以减少体位摆放难度,还可以控制风险因素,促进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摆放和操作时间,还可以有效减少焦虑抑郁情绪,减少术后风险事件,其优势明显。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前列腺癌;手术体位护理;优势
前列腺癌近几年患病率显著提高,但前列腺作为一个相对特殊的身体器官[1],部分患者对此较为重视,虽然告知病情和治疗方式,但患者情绪波动相对较大,配合积极性相对较低,这给临床治疗产生一定困难[2]。且常规模式中,多采取截石位作为手术体位,其摆放难度大,且对身体存在一定不良影响,患者舒适度相对较低,或可影响整体干预效果。本文引入体位护理,选择改良人字体位,一是可以降低摆放难度,二是可以通过优化护理模式,控制风险因素,获取较好的干预效果,本文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0.01-2024.01纳入的100例前列腺癌患者(均符合腹腔镜手术标准,分2组,50例/组),对比组、试验组分别采取常规、体位护理。
纳入标准部分:18岁以上;符合手术条件;无沟通障碍;听力正常;认知正常;配合度较高;资料详细;无凝血障碍;免疫水平正常。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重症疾病;全身性感染性疾病;泌尿系统感染者;存在手术禁忌证;生存周期在10年以下者;精神疾病者;转为开腹手术者。
自然信息相似(P>0.05)。见表1。
表1自然信息[n/()]
组别 | n | 学历:大专及其以下/大学及其以上 | 年龄/岁 | BMI/kg/m2 |
对比组 | 50 | 28/22 | 58.59±6.33 | 23.25±2.65 |
试验组 | 50 | 23/27 | 59.30±6.56 | 23.51±2.85 |
X2/t | 1.000 | 0.551 | 0.472 | |
P | 0.317 | 0.583 | 0.638 |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
对比组:常规护理,主要以截石位为主,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根据患者文化程度,选择合适的讲解方式,让患者理解保持合适体位的重要性,让患者配合完成体位摆放;指导患者保持相对放松的状态,如果无法放松,可以通过呼吸放松法指导患者松弛身体每一块肌肉,也可通过播放音乐或聊天的方式,转移注意力,减少紧张等负面情绪,协助完成麻醉,指导患者保持截石位,一般让患者将臀部移到床脚,用相对柔软的垫子垫高,妥善摆放好双腿,一般将其放置在托腿架上,一般向外展45°,关节弯曲45°左右,将双手自然放置在身体两边,固定好;当手术开始时,可以调节手术床,将头部抬高30-40°左右,术中需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操作或调节体位,巡视手术,严格要求无菌操作,术后需要警惕异常指标,及时处理,以免出现重大不良事件。
试验组:手术室体位护理,截石位保持难度相对较大,且存在较大不适感,同时手术体位与手术成功率存在一定相关性,为获取较好的手术效果和减少不适感,本文分析手术情况和风险因素,优化传统护理模式,引入高效的体位护理,具体如下:(1)本文认为选择改良人字体位可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需要选择高质量的优化护理模式,一是观察患者受压部位,张贴压力贴,并放置柔软的垫子,以最大程度增大受压面积,减少压力性损伤,二是在体位指导中,应当让患者臀部尽可能靠近床背边缘,这样在麻醉操作时,可以减少移动频率,减少操作难度,也可减少风险因素,一般麻醉操作后,需要调节床板,将床板向外展35°左右,并使用软垫垫高一些,关节处也需要放置合适的软垫,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不适感,固定时,要保持合适的松紧度,不要过度捆绑,否则容易损伤患者皮肤,操作完成后,快速建立起静脉通道,调节为头低脚高位,一般在35°左右;(2)术中体位调整:腹腔镜手术为局限性较多的手术方式,需要建立气腹,为减少风险因素,可将穿刺器固定,让患者保持平卧位,整体操作流程应在无菌环境中,根据医生要求调整体位,术中需要观察患者受压皮肤颜色,做好皮肤护理工作,减少皮肤损伤,为减少不良反应和提高舒适度,术前需要评估患者身体状态,给出风险评估,强化相关护理,在手术期间需要多次核查体位,观察其是否摆放正确,观察其皮肤是否出现损伤,如果出现则需要及时调整。
1.2.2质量评估
分析手术情况(体位摆放时间、操作时间)、不良反应、负面情绪(焦虑、抑郁,分别用SAS、SDS量表进行评估[3])。
1.3统计学处理
处理软件为SPSS22.0,计数数据通过(%)以表达,施以X2检验表示检验结果,计量数据通过()以表示,施以t检验表示检验结果。
2结果
2.1手术情况和不良反应
试验组的SAS、SDS得分更低,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2。
表2手术情况和不良反应()/n(%)
组别 | n | 摆放时间/min | 操作时间/min | 皮肤损伤 | 神经血管损伤 | 头面颈部充血 | 下肢静脉血栓 | 不良反应发生率 |
对比组 | 50 | 9.36±2.06 | 158.65±21.03 | 4(8.00) | 3(6.00) | 3(6.00) | 1(2.00) | 11(22.00) |
试验组 | 50 | 4.03±1.13 | 128.95±20.23 | 0(0.00) | 1(2.00) | 0(0.00) | 0(0.00) | 1(2.00) |
t/X2 | 16.041 | 7.197 | 9.470 | |||||
P | 0.000 | 0.000 | 0.002 |
2.2负面情绪
试验组干预后的SAS、SDS得分更低(P<0.05)。见表3。
表3负面情绪()
组别 | n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SAS/分 | SDS/分 | SAS/分 | SDS/分 | ||
对比组 | 50 | 59.36±4.03 | 62.23±2.95 | 48.03±1.96 | 50.11±2.03 |
试验组 | 50 | 60.03±5.96 | 62.38±3.25 | 43.35±2.25 | 45.23±3.60 |
t | 0.658 | 0.242 | 11.090 | 8.349 | |
P | 0.512 | 0.810 | 0.000 | 0.000 |
3讨论
常规模式中,体位摆放时间相对较长,可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术中风险因素增加,术后也容易出现较多不良事件,且需要通过各项设备,无法满足体位调整需求,在手术操作期间,体位调节次数也相对较多,因此可较大程度延长临床手术时间[4]。引入体位护理,可以采取改良人字体位,其可以通过机械操作,可以及时更换手术体位,可以让主刀医生获取相对良好的手术视野,提高手术操作精密度,可缩短手术时间,也可控制风险因素。且体位护理中更重视患者感受,通过各项情绪疏导措施,也可有效疏导焦虑、抑郁等情绪,获取较好的应用效果。本文也发现,相比于常规模式,体位护理可以有效减少负面情绪,可缩短体位摆放和操作时间,可有效预防风险因素,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其应用效果突出,且手术安全性相对较高。
参考文献
[1]赵会平,张道秀,高宛生,等.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对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肿瘤基础与临床,2023,36(04):361-363.
[2]郭静,王新丽,荆中.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对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05):237-238.
[3]曾黎丽,杨艳,韦庆福.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手术体位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2):112-114.
[4]张业苹,王永江.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对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