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评估人性化护理方案在减少慢性肾衰竭血透患者常见并发症方面起到的积极影响。方法:我院本次研究的疾病为慢性肾衰竭,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来我院血透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共计70例,根据来院就医的先后顺序将前3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案干预),剩余研究对象被划分至观察组(接受人性化护理方案干预),探究两组在心理状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SAS)及抑郁(SDS)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5.71%)较对照组(22.86%)低(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血透期间经人性化护理方案的科学干预后,消极心态有了明显的转变,常见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较低,临床应用效果确切。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血透;人性化护理;并发症;护理效果
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至终末期的病症均为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肾脏功能会出现大部分乃至全部性地丧失,相应的患者就会表现出内分泌功能异常、酸碱度失衡以及水电解质紊乱[1]。定期的血透可降低患者血液代谢时产生的有毒物质及废弃物,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但容易给患者机体带来一系列并发症。慢性肾衰竭患者血透期间经科学的护理干预可提升血透效果,优化患者的舒适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2]。本文就慢性肾衰竭患者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经人性化护理方案干预后的降低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0例来我院接受血透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成功入选了我院本次的医学实验,所以患者就医时间从2023年1月开始,一直持续至2023年12月,对照组及观察组组内研究对象数量均为35例,分组方案基于患者就医时间的先后顺序。
纳入标准:入选研究对象的临床症状符合我院关于慢性肾衰竭的标准,且符合血透的要求;此次医学实验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部分条例;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在此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上署名。
排除标准:患者合并有精神系统疾病;患者提供的基础资料存在缺失;患者未经同意自行退出此次医学实验。
对照组:组内男性患者有22例,剩余13例皆为女性;最小患者年龄为43岁,最大年龄为72岁,均值为(57.08±14.36)岁;病程区间为6至15个月,均值为(10.26±4.63)个月。
观察组:组内男性患者有20例,剩余15例皆为女性;最小患者年龄为41岁,最大年龄为74岁,均值为(57.24±14.51)岁;病程区间为4至17个月,均值为(10.09±4.76)个月。
将上述信息录入SPSS25.0软件中,结果为p>0.05,表示数据平衡。
1.2方法
1.2.1具体方案
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对组内研究对象发放血透健康知识手册,例行告知患者血透期间注意事宜等基础护理。
观察组为人性化护理: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倾听患者的心声及护理诉求,之后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对患者的消极心态进行引导,转移患者局限性的思维认知方式,培养患者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②认知护理:将血透流程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形式科普给患者,让患者明白血透期间的注意事项及其在延长生命方面发挥出来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减轻患者对血透的抵触情绪;护理人员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个性化问题,可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③并发症预防:做好穿刺部位肌肤的清洁卫生,穿刺结束后确保穿刺部位无出血、炎性反应,可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对患者穿刺部位上肢提前进行按摩,可优化穿刺部位肢体的血液循环以及肌肉性状,防止出现肌肉痉挛;制定适合患者营养状况的健康饮食,宜进食蛋白含量高、新鲜水果蔬菜及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健康食材,可强化患者的机体免疫力,改善营养不良的状况。
1.2.2效果评估
1.2.2.1心理状态。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水平,评估标准为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的心理状态水平越差。
1.2.2.2并发症发生情况。常见的并发症有静脉炎、肌肉痉挛及低血压。
1.3统计学处理
处理软件为SPSS25.0,数据类型为计数数据(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计量数据(心理状态),前者通过(%)以表达,施以X2检验表示检验结果,后者通过()以表示,施以t检验表示检验结果。如果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理状态
护理前对照组及观察组的心理状态指标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两项心理状态指标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表1心理状态(分,)
组别 | n | SAS得分 | SDS得分 | ||
护理前 | 护理后 | 护理前 | 护理后 | ||
对照组 | 35 | 56.21±2.43 | 47.03±3.14 | 57.52±3.04 | 48.96±2.54 |
观察组 | 35 | 56.59±2.28 | 41.68±2.79 | 57.81±3.29 | 43.16±2.28 |
t | 0.675 | 7.535 | 0.383 | 10.053 | |
P | 0.502 | 0.000 | 0.703 | 0.000 |
2.2并发症发生情况
22.86%及5.71%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数值经比较可知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表2并发症发生情况(例,%)
组别 | n | 静脉炎 | 肌肉痉挛 | 低血压 | 并发症发生率 |
对照组 | 35 | 4(11.43) | 2(5.71) | 2(5.71) | 22.86 |
观察组 | 35 | 2(5.71) | 0(0.00) | 0(0.00) | 5.71 |
X2 | - | - | - | 4.200 | |
P | - | - | - | 0.040 |
3讨论
慢性肾衰竭患者需要长期接受血透治疗,这样才能延长生存周期,血透会对患者机体带来不同程度的不适感,且容易引发营养不良等并发症,让患者长期处于较为消极、负面的情绪中[3]。常规护理措施未能考虑到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个体化护理诉求,因此难以得到患者的认可。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以慢性肾衰竭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方案,让患者血透期间的身心状态较佳,有利于规避多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得到了众多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认可[4]。
在本次研究中,针对不同的慢性肾衰竭血透患者,护理人员予以个性化的人文关怀,护患之间的沟通较为顺畅,消除了患者内心的顾虑,解开了心结,患者较大的精神压力得以减轻,治疗信心及依从性得以提升,因此观察组护理后的SAS及SDS得分均较低。护理人员的人性化护理措施让慢性肾衰竭患者身心舒适的同时,制定了针对性的并发症预防护理举措,将血透期间容易出现的多种并发症进行提前干预,规范了患者血透期间的不良习惯,健康饮食方案提升了患者的机体免疫力,科学的穿刺防护措施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概率,因此观察组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方案在转变慢性肾衰竭血透患者消极情绪及降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一线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红,尹建华,徐莉莉,等.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优质护理服务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心境障碍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 中国医药导报,2022,19(10):171-176.
[2] 沈燕,沈伟. 思维导图引导多维度阶段式护理干预模式对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干预效果[J]. 中国医药导报,2023,20(1):178-181,185.
[3] 史晓艳,周卉婷,何伦婧,等. 预见性护理在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管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17):3196-3200.
[4] 闫晓玲,戴述洋,任丹,等. 互联网模式下的健康教育在慢性肾衰竭患者维持性腹膜透析中的应用[J]. 河北医药,2023,45(14):2153-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