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化护理在提高胃癌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中的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4 09:53:23
/ 1

精准化护理在提高胃癌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中的应用研究

刘婷

陕西省森林工业职工医院 普外科 陕西西安 710300


【摘要】 目的 分析精准化护理在提高胃癌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进行开腹胃癌根治术的38例患者,随机予以分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精准化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较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提升更为明显(P<0.05)。结论 精准化护理的实施,能够显著提升胃癌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依从性,改善预后情况,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精准化护理;胃癌;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

胃癌属于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医治胃癌的主要方法之一。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对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展,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住院时间,对胃癌术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临床发现大部分胃癌患者术后下床活动的依从性不高,对预后效果产生不利影响[1]。因此,寻找有效的护理方式,提升患者的活动依从性极其必要。有报道显示,精准化护理能够有效提升胃癌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依从性。为此,本文针对我院38例该疾病患者的护理情况开展探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本院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进行开腹胃癌根治术的38例患者,随机予以分组。观察组,男/女为12/7,年龄25-70岁,平均(49.18±3.78)岁。对照组,男/女为13/6,年龄26-72岁,平均(50.13±3.91)岁。对两组资料对比后发现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指标及病情变化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庭成员进行健康教育宣导,口头指导患者的饮食结构,按照治疗计划指导患者用药等。

观察组接受精细化护理,按照以下曹组进行:(1)风险评估:术后,对患者进行早期活动的更显评估,判断其是否符合早期下床活动的标准。开展下床活动前,为患者佩戴智能手环,通过手环对患者的活动情况进行监测,同时应用掌式监护设备观察患者活动过程总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情况。(2)早期下床活动内容:初次下床活动,应用助行器协助患者完成相应下床动作,并向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强调每个动作的注意事项。手术结束后第一天,因指导患者下床训练 1 次, 时长为 5~10分钟, 行走步数以163~254 步为宜。手术结束后第二天,指导患者下床训练 2~3 次, 时长为 10~30 分钟, 行走步数以 412~710 步为宜;。手术结束后第三天,指导患者下床训练 3 次, 时长为 30~45分钟, 行走步数以 802~986 步为宜。训练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头晕、面色苍白无力、呼吸不顺畅的情况应立即停止训练。责任护士每天定时查看患者的活动数据,监督患者完成相应的训练[2]。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早期下床活动的依从性;(2)对比两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

1.4 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早期下床活动的依从性

据表格1中数据可知观察组早期下床活动的依从性更高(P<0.05)。

表1 对比两组早期下床活动的依从性[n(%)]

组别

n

依从

一般依从

不依从

总依从n(%)

观察组

19

13

5

1

18(94.74%)

对照组

19

7

6

6

13(68.42%)

X2

/

/

/

/

4.378

P

/

/

/

/

0.036

 

2.2对比两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

对表格2中数据分析发现,观察组经过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更为显著(P<0.05)。

 

表2  对比两组SF-36生活质量评分(  ±s,分)

组别

n

心理

生理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

19

16.13±2.01

21.98±4.51

16.19±2.43

22.56±4.93

17.08±2.21

22.11±4.76

17.09±2.56

22.48±4.66

对照组

19

16.15±2.09

19.03±3.18

16.22±2.46

19.56±3.28

17.10±2.27

19.37±3.36

17.18±2.59

19.84±3.16

t

/

0.030

2.330

0.038

2.208

0.028

2.050

0.108

2.044

P

/

0.976

0.026

0.971

0.034

0.978

0.048

0.915

0.048

 

3 讨论

胃癌手术后尽早下床活动是实现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对改善胃肠功能和防止并发症具有重大的作用。然而,目前临床上仍存在着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依从性低、预后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因此,寻找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临床关注的重点。

精准化护理能够就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全面性的护理,旨在提升预后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3-4]。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精细化护理的观察组早期下床活动的依从显著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且观察组生活质量提升更明显(P<0.05),这是因为常规护理缺少有效的监督,且护理内容不能满足患者的个体需求。而精细化护理则不同,其在术后先对患者进行早期下床活动的风险评估,提升了训练的安全性。通过智能手环、掌上监护仪器实时监视患者活动情况及活动过程中的身体状态,提升了患者床下训练的依从性。此外,在帮助患者有效的完成床下活动的训练任务同时,还能有效掌控患者的身体情况,便于护理人员就患者的实际状况及时调整训练内容与强度,这大幅度提升了训练效果,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对胃癌患者术后采取精细化护理能,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佩佩, 左丹丹, 骆赟飞. 医护一体化护理联合个性化营养干预在近端胃癌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24, 30 (02): 19-21.

[2]王露, 赵娟. 规范化营养治疗流程及护理在胃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工程, 2023, 30 (12): 1751-1752.

[3]严丽丽, 倪蓉, 祁建伟.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对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 9 (11): 187-189.

[4]黄晓文. 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术后恢复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23, 21 (25): 14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