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加阿片类镇痛药在无痛胃肠镜中的麻醉治疗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7-24 10:03:26
/ 1

丙泊酚加阿片类镇痛药在无痛胃肠镜中的麻醉治疗效果

张强

华蓥市人民医院 四川 广安 638600


 

【摘要】目的:分析无痛胃肠镜中应用丙泊酚加阿片类镇痛药的麻醉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22年10月-2023年9月,100例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为样本,设定2个组别,每组50例,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以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以丙泊酚为麻醉药物,观察组以丙泊酚联合布托啡诺为麻醉药物,对比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更短(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以丙泊酚联合布托啡诺为麻醉方案,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临床应用过程中仍需加强对患者的监测。

【关键词】:无痛胃肠镜;丙泊酚;阿片类镇痛药

通讯作者:刘小勤

单位:华蓥市人民医院

科室:麻醉科

职称:执业医师

 

胃肠镜检查是侵入性操作的一种,会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造成严重的影响,若患者检查时意识清醒,会并发多种并发症,因此检查时对患者进行麻醉可满足更多患者的需求。当前麻醉药物的选择和麻醉方案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应用的关键为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在临床常用的麻醉药物中,丙泊酚的使用频率较高,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中,可使患者苏醒的时间缩短,但其镇痛效果欠佳,若增加使用剂量会使患者出现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严重时会导致呼吸困难[1],因此联合用药进行麻醉尤为必要。为了分析丙泊酚联合阿片类镇痛药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起止时间分别为2022年10月和2023年9月,于此期间筛选符合要求的样本100例,均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研究共设定2个组别,每组50例患者,分别以对照组和观察组进行命名,患者分组采用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了本次研究的进行。

纳入标准:①符合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适应症;②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充分知晓本次研究的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对研究相关药物过敏的患者;②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③合并慢性疼痛综合征的患者;④合并精神障碍的患者。

对照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例数分别为31例和19例;最小、最大和平均年龄分别为31岁、76岁和(52.18±7.39)岁;最小、最大和平均体重分别为51kg、81kg和(63.21±5.38)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Ⅱ级分别为27例、23例。

观察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例数分别为29例和21例;最小、最大和平均年龄分别为31岁、78岁和(52.23±7.36)岁;最小、最大和平均体重分别为51kg、83kg和(63.25±5.34)kg;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Ⅱ级分别为26例、24例。

上述信息录入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组间对比,P>0.05。

1.2方法

所有患者检查前均遵医嘱进行禁食、禁饮。

对照组患者进入检查室后取左侧卧位,并给予其低流量鼻导管持续吸氧,之后对患者进行麻醉诱导,所用药物分别为2mg/kg的丙泊酚和0.1ml/kg的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之后再给予患者每小时4-5mg/kg的丙泊酚进行麻醉维持。

观察组患者进入检查室后取左侧卧位,并给予其低流量鼻导管持续吸氧,之后应用2mg/kg的丙泊酚、5μg/kg的布托啡诺和0.1ml/kg的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进行麻醉诱导,之后再对患者进行麻醉维持,所用药物为丙泊酚,剂量为每小时4-5mg/kg。

两组患者的胃肠镜检查均在麻醉诱导后、且其睫毛反射消失后进行。若检查过程中患者出现体动,可追加0.5mg/kg的丙泊酚直至患者麻醉恢复平稳。

1.3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恢复情况(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进行对比。

(2)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以[n(%)]表示计数资料,并采用X²检验进行数据对比;以()表示计量资料,并采用t检验进行数据对比。所获得的数据均应用SPSS26.0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比,P<0.05时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麻醉恢复情况比较

表1中的数据对比结果显示:在麻醉恢复各项指标时间方面,均以观察组更短(P<0.05)。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恢复情况(,min)

组别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

苏醒时间

拔管时间

定向力恢复时间

对照组(n=50)

10.29±2.17

17.16±2.65

11.78±2.21

22.59±3.43

观察组(n=50)

6.42±1.25

13.08±2.13

7.74±1.75

15.36±2.27

t

10.927

8.486

10.134

12.429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由表2中的数据对比可知:在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方面,以观察组更低(P<0.05)。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n(%)]

组别

低血压

心动过缓

呼吸抑制

恶心呕吐

总发生率

对照组(n=50)

2(4.00)

2(4.00)

1(2.00)

2(4.00)

7(14.00)

观察组(n=50)

1(2.00)

0(0.00)

0(0.00)

0(0.00)

1(2.00)

X2

-

-

-

-

4.891

P

-

-

-

-

0.027

3.讨论

近年来,因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及生活压力的加大,我国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率较高,因而临床上胃肠镜检查的使用率较高。虽然胃肠镜检查对患者的创伤较小、操作时间短,但多数患者仍会出现胸闷、恶心和呕吐等不适,严重者会影响检查的顺利进行,因此临床上可给予患者一定剂量的短效麻醉药,使患者在短时间内进入镇静睡眠状态,检查可在患者无意识状态下完成,之后患者可迅速苏醒。

布托啡诺是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通过对κ受体的激动作用可发挥镇痛、镇静作用,抑制呼吸的作用较轻,在κ、δμ受体亲和力方面,布托啡诺分别为25、4和1,在内脏痛方面的镇痛效果较好,约3-5min起效,且镇痛效果可维持3-4h,与丙泊酚联合应用的麻醉深度更好[2],因此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麻醉恢复各项指标均更优。此外,布托啡诺可拮抗μ受体,使患者因完全μ受体激动剂残余效应引起的恶心和瘙痒等不适得到缓解[3],因此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

综上所述,以丙泊酚联合布托啡诺作为麻醉方案,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中的麻醉效果较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但有研究指出,布托啡诺主要在肝脏代谢,随着应用剂量的增多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会升高,且易使患者出现疲劳综合征,多数患者伴有乏力、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因此临床应用过程中需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

 

参考文献:

[1]张竹青.丙泊酚联合利多卡因在无痛胃肠镜麻醉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9):2856-2858.

[2]林涛.单纯丙泊酚与丙泊酚联合布托啡诺应用于无痛胃肠镜的对比研究[J]. 临床医学工程,2020,27(10):1323-1324.

[3]王亮,胡许平,廖超,等.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诊疗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内镜杂志,2023,29(6):2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