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吉林省 130000
摘要:水利工程作为关乎国家民生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施工质量和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成为了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水利施工中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现状、优势、关键技术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为水利工程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施工方法,在水利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技术利用振动碾压实干硬性混凝土,不仅简化了施工流程,缩短了工期,还显著提高了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水利施工中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全面分析。
1 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1.1 技术原理
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利用土石坝施工工艺,通过振动碾压设备对干硬性混凝土进行压实的一种新型施工方法。该技术使用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掺和料、水、外加剂、砂和分级控制的粗骨料拌制成无塌落度的干硬性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防渗性能。
1.2 主要优势
相较于传统混凝土施工技术,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具有显著优势。它机械化程度高,施工流程简化,从而有效缩短了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由于水泥用量较少,且无需大量冰水、冷气进行冷却,显著降低了施工成本。此外,该技术所实现的混凝土密实度高,防渗性能好,极大地提高了工程的整体稳定性。最后,薄层浇筑和自然散热的施工方式进一步简化了施工步骤,降低了施工难度。
2碾压混凝土施工关键技术点
2.1 模板设计与安装
模板设计与安装是碾压混凝土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施工的速度和最终的质量。普定拱坝所采用的上下交替悬臂钢模板,是碾压混凝土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模板类型。这种模板以其结构简单、运行可靠、重量轻而著称,不仅便于安装和拆卸,还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在施工过程中,对模板框架的刚度、平整度等关键指标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以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同时,为了确保模板安装的精确性,还会采用全站仪等高精度工具进行深度校正,确保各项指标偏差都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从而保证碾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2.2 铺筑与碾压
铺筑与碾压是碾压混凝土施工中的核心环节,对施工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铺筑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铺筑厚度,以防止骨料分离现象的发生,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而碾压过程则通常采用20t的单钢轮式压路机,通过初压、复压和终压三个阶段来完成,以确保混凝土得到充分压实。在碾压过程中,搭接长度的控制也非常关键,一般为10cm至20cm,同时两端需留出1m的间距,以保证角部的紧实度。此外,还需根据水泥的初凝固和终凝固时间,合理安排碾压长度和碾压次数,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能够满足设计要求。通过这些精细的施工操作,可以确保碾压混凝土施工的质量,为整个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混凝土配合比与原材料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与原材料的选择是确保坝体耐用性、牢固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在设计配合比时,必须充分考虑坝体的结构特点和施工设计技术要求,精确选定水灰比、单位用水量、最佳砂率等关键参数,并进行严格的性能试验,以确保选择出最优的配合比。与此同时,原材料的质量控制也至关重要。水泥的标号、粉煤灰的质地、骨料的粒级以及外加剂的品质等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测,以确保它们完全满足施工要求。任何原材料的瑕疵或不符合标准都可能对坝体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碾压混凝土施工中,对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与原材料的选择和控制必须给予高度重视,以确保坝体的施工质量达到最高标准,从而保障整个水利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
2.4 养护与灌缝
养护与灌缝是确保混凝土强度和质量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养护过程中,必须重视保湿工作,通常采取覆盖塑料膜并定期洒水的措施,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从而促进其强度的提升。这一步骤对于确保混凝土达到预期的硬度和耐久性至关重要。养护期结束后,接下来的清缝灌缝工作同样重要,包括使用细铁丝仔细清理缝隙,以确保缝隙的清洁和准备灌缝。随后,采用热沥青进行灌缝,以有效填充缝隙并增强混凝土的整体性,对于防止水分渗透和潜在的结构问题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养护与灌缝工作的精细执行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关键,为水利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3 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尽管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但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首先,混凝土材料的质量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部分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往往会选择价格低廉的原材料,这种做法直接导致混凝土的质量下降,进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不仅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工程质量问题,对水利工程的长期运行造成潜在威胁。其次,环境因素在碾压混凝土施工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并未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忽略了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和气候温度等因素对施工技术的影响。这种疏忽可能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如地基不稳、混凝土开裂等,严重影响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最后,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也是碾压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一个问题。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施工工序和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导致施工质量不达标。这种管理上的松懈可能源于对施工技术的不熟悉、对工序的不重视或对质量标准的忽视。无论何种原因,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都将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4优化策略与建议
4.1 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
在碾压混凝土施工中,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原材料质量检测和控制体系,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每一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其满足施工要求和技术规范。这一过程中,不仅要对原材料的外观、规格进行检查,更要对其性能指标进行严格测试,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可靠。对于任何不满足技术规范和施工要求的材料,施工单位应坚决予以拒收,一律不得允许其进入施工现场。通过这样的严格把控,可以有效避免因原材料质量问题而引发的工程质量问题,为水利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确保每一批原材料都符合施工要求,为碾压混凝土施工的高质量完成奠定坚实基础。
4.2 加强施工现场勘察与管理
加强施工现场勘察与管理是确保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充分了解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和气候温度等因素,并评估这些因素对施工技术可能产生的影响。这样,施工单位就能在施工前做好充分准备,制定针对性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施工单位应确保施工工序和技术要求得到严格执行,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
4.3 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是确保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施工单位应重视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指导,通过定期组织技术培训和交流活动,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熟练度。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还能有效减少因操作不当而引发的质量问题。同时,施工单位还应积极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不断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通过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可以进一步提升碾压混凝土施工的整体水平,为水利工程的优质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5结语
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通过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加强施工现场勘察与管理、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加强施工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等措施,可以进一步优化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施工经验的不断积累,碾压混凝土施工技术将在水利工程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1]王红亮.水利工程大坝混凝土护坡现浇施工工艺研究[J].建筑与装饰,2020,(5):162,167.[2]卢卫胜.水利工程大坝混凝土护坡现浇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6):1718.[3]高嘉胤.探究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混凝土护坡现浇施工工艺[J].低碳世界,2019,9(5):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