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武进区湟里中心小学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数与运算”的结构化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教学评一致性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数与运算”教学中实施结构化教学策略。通过对苏教版教材的分析,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提出了明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设计结构化学习材料、实施情境教学活动以及构建一致性评价体系等策略,旨在促进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数与运算”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数与运算;结构化教学;苏教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核心素养的整体性、一致性和阶段性,指出运算能力是核心素养中“会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的主要表现之一。运算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更要重视其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然而,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内容碎片化、学生认知结构不完整等问题。因此,从教学评一致性的视角出发,实施结构化教学策略,对于解决这些问题、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所属学段与学科特点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关键时期,尤其在数学学习方面,学生开始构建系统的数学认知结构。数学,作为一门逻辑严密、体系完整的学科,其知识与技能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在小学阶段,这种内在联系尤为显著,是学生理解数学本质、掌握数学方法的重要基础。在数学的众多领域中,“数与运算”无疑是核心与基础。它涵盖了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以及这些运算之间的关系,构成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这些运算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技能,更重要的是理解运算背后的数学原理和逻辑关系。苏教版教材在编排上充分考虑了数学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为实施结构化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精心设计的章节和例题,苏教版教材不仅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数与运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运算的本质和规律,形成系统的数学认知结构。
小学阶段是实施“数与运算”结构化教学的关键时期,苏教版教材则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的编排特点,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运算的本质和规律,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评一致性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数与运算’结构化教学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在结构化教学策略中,明确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首要步骤。教学目标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导向,也是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基准。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至关重要。教师应深入研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解并把握“数与运算”领域的核心内容和教学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苏教版教材的特点,将课程标准的要求具体化为可操作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应具体、明晰,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同时,教学目标应与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保持高度一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和例题,确保教学活动能够直接指向目标的实现。在评价方式方面,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观察、作业分析、口头测试等,以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判断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此外,教师还应注重教学目标的动态调整。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反馈和学习成效,及时调整教学目标,以确保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教师应首先明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关于“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要求,如理解余数的概念,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等。结合苏教版教材的特点,将这些要求具体化为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余数的含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步骤,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围绕这些目标设计教学环节和例题。例如,通过具体情境引入有余数除法的概念,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加深对余数的理解;再通过例题练习,让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同时,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观察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作业分析学生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口头测试学生对余数概念的理解程度等,以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此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反馈和学习成效,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如发现学生对余数的理解存在困难,可适当增加相关例题和练习,以巩固学生的理解。
(二)整合教学内容,构建结构化知识体系
在“数与运算”的结构化教学中,整合教学内容是关键。教师应深入分析苏教版教材,提炼出整数、小数、分数运算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首先,教师应明确各类运算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整数运算与小数运算、分数运算的共通之处,以及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通过梳理这些联系,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运算知识的整体框架。其次,教师应注重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在教学中,不仅要教授学生具体的运算法则,还要引导学生理解运算背后的数学原理,学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例如,通过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例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深化对运算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分数乘法》一课时,在教授《分数乘法》时,教师应首先回顾整数乘法与小数乘法的知识,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乘法与它们之间的共通之处,如乘法的分配律、结合律等。通过对比和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起运算知识的整体框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只是乘法运算在分数领域的一种应用。接下来,教师应注重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可以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例题,如计算一块蛋糕被分成若干等份后,每份的重量或面积等,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深化对分数乘法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设计结构化学习材料,促进知识内化
在“数与运算”的结构化教学中,设计结构化学习材料是促进学生知识内化的关键环节。教师应注重学习材料的层次性,确保材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例如,在教授分数运算时,可以先设计一些简单的分数加减运算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分数的基本概念;再逐渐引入分数乘除运算,引导学生探索运算的规律和方法。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学生逐步建立运算知识的认知结构。同时,学习材料应具有关联性,能够串联起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综合性的例题,将整数、小数、分数的运算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不同运算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转化。
例如,在教学《小数加法和减法》一课时,在准备学习材料时,教师可以先设计一些基础性的小数加减法练习,这些练习应简单明了,旨在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小数的基本概念和加减法的基本规则。随着学生对小数加减法逐渐熟悉,教师可以逐渐提高练习的难度,引入需要进位或借位的小数加减法,以及涉及多个小数相加或相减的复杂题目。同时,教师还应设计一些综合性的例题,将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分数运算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不同运算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转化。例如,可以设计一些涉及货币计算、长度测量等实际问题的例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小数加减法进行计算,并理解运算结果的实际意义。
(四)实施情境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在“数与运算”的结构化教学中,情境教学活动是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策略。通过设计富有吸引力的情境,教师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具体的生活场景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境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在情境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为了确保情境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情境,确保活动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和除法》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超市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选购商品、计算总价的过程中,自然地运用小数乘法和除法。这样的设计不仅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了数学知识,还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为了确保情境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应提前准备好相关的道具和材料,如商品卡片、价格标签等,以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和参与感。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让学生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构建一致性评价体系,促进全面发展
评价体系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评一致性的视角下,教师应构建与教学目标一致的评价体系,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全面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同伴评价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需求。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评价的反馈作用,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和进取心。
例如,在教学《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时,教师应设定与教学目标紧密相关的评价标准,不仅关注学生的运算准确性,还要重视学生的解题策略、思维过程以及情感态度。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分析、口头测试等形成性评价方式,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发现存在的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在课程结束时,通过终结性评价,如单元测试或项目作业,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此外,鼓励学生进行同伴评价,这不仅能增进同学间的相互了解,还能让学生从不同视角审视自己的学习表现。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数与运算”教学中实施结构化教学策略,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教学评一致性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数与运算”教学中实施结构化教学策略。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设计结构化学习材料、实施情境教学活动以及构建一致性评价体系等策略的实施,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数与运算”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未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继续探索和实践结构化教学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和保障。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差异,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学服务和指导。
参考文献:
[1]章春玮.在指向深度理解的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中感悟运算的一致性——以“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为例[J].理科爱好者,2024,(03):169-171.
[2]雷祥华.小学数学“数与运算”结构化教学路径[J].家长,2024,(17):26-28.
[3]吴丽娜.小学数学“数的概念与运算”结构化教学实践研究[J].甘肃教育,2024,(08):47-50.
[4]叶妙妙.小学数学“数与运算”结构化教学路径分析[J].华夏教师,2024,(03):82-84.
本论文系《指向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数学“数与运算”主题结构化教学实践研究》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