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成成中学 030001
“核心素养”经教育部提出之后,就立即引起了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及教育界专家学者的思考。但在当前新课程改革春风吹遍全国基础教育的时代背景下, 查阅当前文献资料可知,政治学科学术界对“核心素养”与“生活化教学”的内在联系关注甚少。“核心素养”作为青少年未来发展和适应社会必备的综合素养,必将是教育教学的应然追求,“生活化教学”更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结合“核心素养”理念探寻中学政治学科生活化教学的创新策略极为关键。本文将从“学科核心素养”和“思政课生活化教学”的基本概念入手,试图梳理学科核心素养和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关系。
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探究
所谓核心素养就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变迁,一个人所必须具备的在解决复杂现实的问题中拥有的关键且高级的能力。
作为核心素养的载体与体现, 朱明光教授在《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一文中提出了相比较“三维目标”,“核心素养目标”进一步凸显了“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的综合性、复杂性、实践性要求,文章中从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如何提炼政治核心素养以及如何阐述政治核心素养要素及水平等方面进行探讨了思想政治核心素养的相关内涵。
简言之,思想政治核心素养是为政治学科所独有的,并符合21世纪中国核心素养的素养。作为承担德育功能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相区别的学科核心素养应该是能够运用课程知识背后的综合思维能力,在面对复杂情境时所形成的学科思维体系。具体表现为: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四大学科核心素养。
中学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概念探究
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基于核心素养的引领,在学生接触到的几种生活环境当中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采取情景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活动型课程的方式,用生活促进教学,用教学提升生活,帮助学生更好的生活。
具体来讲,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就是在思想政治课堂上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探究与学生生活相关议题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在归纳演绎中让学生的生活经验得到进一步的升华,生成相应的学科知识。其获得的知识不仅能够通过纸笔测试,更能够通过生活的检验。最后使学生从无限的生活中获得更多的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一个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人,从而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运用。
学科核心素养与中学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内在联系探析
1.核心素养---课堂教学的最终指向
在现有高考评价体系之下,学校的教育仍然不可避免的强调分数的重要性,也就随之忽略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所以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青年学生过度的利己主义以及价值理性的迷失,中学思政课正面临着“5+2=0”的教学困境。面对这一系列的挑战,我们的思政课程需要新的教学出路,需要符合社会的发展及青少年核心素养的需要。
回顾过去的教学,尽管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然喊了十多年,但是仍然存在“真应试、假素质”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素质”口号的指向不明。
现阶段,随着核心素养的明确提出,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方向性已然明确,即要培养文出具有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三个方面六大素养的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也就表明,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2.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培育基点
李晓东教授在《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关键》一文中总结道:“学科核心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可以从素养和学科两个角度来理解。从素养的角度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基础性作用在学科意义上的呈现;从学科的角度来说,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育人功能与学科价值的有机结合,是该学科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价值所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离不开学科的沃土,也不能抛弃基础性的育人价值。学科核心素养应该是植根于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关注学生基础素质培育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所以说,利用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引导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是值得我们深究的内容。
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大方面,是结合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本质进行确定的。高中政治课肩负着德育课程的重大使命,这四个学科核心素养明显地回答了“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也为我国的公民培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发挥了核心素养的育人功能,成为核心素养在政治学科方面的培育基点。
3.生活化教学---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
一个相对稳定、必要、具有政治学科特征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这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思想政治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
与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相适应,当下的新课程标准(2017版)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要以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要目标,阐述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应与社会生活的主题相结合,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理论支撑的课程模块,这和我们的生活化教学是不谋而合的。思想政治的内容需要的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而生活化教学就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将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与课本的知识能力结合在一起,并运用所学,提升认知,将认知更好的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去。所以,我们更应该以生活化的政治课堂为切入点,强化生活化教学的实施,让学生更好的应运学科核心素养,从生活中来,回到更好的生活中去。
因此,针对各种要求标准的变化,教师必然要有一套新的教法,要从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使学生能够轻松,扎实地接受新知识。然而,就笔者自身所在的教学环境以及访谈其他一线教师后得知,教学内容脱离日常生活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用旧方法教新内容。新教材的内容立足于生活,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以生活情境为依托,选取了高中生应该有所了解的生活问题为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运用知识的能力。新教材在面对每一个知识的时候,总是通过一个生活实例来呈现,让学生们探究生活实例背后的理论,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然而面对这样的新的教材,很多老师依旧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拿起笔勾画重点并背诵。不仅课堂枯燥乏味,更是使得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但是“生活化教学”恰恰是将课堂教师营造的生活情境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从而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思考当中来,从而获得新的知识的理解,也能更好的运用到本来的生活情境当中去。
第二,用旧课堂炼新思维。核心素养要求以学生为根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独立人格的养成。可是旧的课堂依旧是老师的时间占用太多,以至于学生没有时间独立思考,“吃现成的东西”。久而久之,学生没有了主体性地位就会让课堂是课堂、生活是生活。反观“生活化教学”,恰恰贯彻了新理念,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的事情交给自己来做,不仅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更会将课堂和生活融入到一起,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
第三,用旧手段达新目的。新教材的目的就是将生活情景再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更好的将新知运用到学生生活当中去。但是不得不承认一些教师不愿运用新的多媒体等新的教学手段去迎合当代“数字土著”学生的发展特点,因而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寥寥,也不利于知识的最终运用和核心素养的培养。面对这一矛盾,生活化教学能够更好的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达到核心素养的最终指向。生活化教学将生活情境运用各种方式引入课堂,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进行思维层面的探究,能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好的感悟生活。
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是合乎逻辑并且有其存在的必然性。教师要在教学中认真贯穿“生活化”理念,做到让思想政治课真正回归生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